辣椒汽车·热点聚焦:瑞幸事件后,宝沃想复活的指望,又变得扑朔迷离了。
在被浑水做空后,4月份瑞幸断臂求生,“自爆”伪造交易相关销售额约为22亿元。作为瑞幸掌舵人,陆正耀的另一项产业神州租车,也一度遭遇了股票暴跌54.42%的惨痛。
被波及的不仅是神州租车,还有被神州接下来的宝沃。就在一年前,神州优车以41.09亿的价格收购了宝沃67%的股权,成了福田的接锅侠。
不幸的是,随着瑞幸事件的爆发,神州的宝沃收购欠款也已经拿不出来了。就在4月10日,在回应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关于对神州优车股份有限公司的问询函》的公告中,神州优车竟然声称:“公司短期内暂不收购北京宝沃股权”。同时,神州与福田商定,宝沃汽车用所拥有的机器设备及相关资产,用于抵偿神州欠付福田的约40亿债务。
当年福田把宝沃抛给神州,或许就是因为在2016到2018年的三年时间里,亏损了40.14亿元,成为福田拖累业绩的一个烫手山芋。如今兜兜转转一圈后,被福田甩出去的锅,又被神州甩回来了。本想借着神州二度复活的宝沃,再次陷入严重危机。
第一次复活
福田曾经对宝沃,是抱有强烈期待的。
宝沃的前身可以追溯到1919年,由德国工程师卡尔-宝沃创立。一组辉煌的数据是,鼎盛时期的宝沃,曾占据德国汽车出口市场60%的份额。但因为经营不善,1961年最终破产。
半个世纪后的中国,以商用车起家的福田汽车,试图进入乘用车市场。一个最明显的例子是,就在2011年,福田一口气发布蒙派克、迷迪、风景等8款新车,甚至喊出了2020年国内乘用车市场第一的目标。
然而雷声大雨点小,几款乘用车的销量常年在千辆徘徊。在这样的背景下,福田将目光瞄向了已经在沉沉历史中死去50多年的宝沃。终于在2014年,福田以500万欧元的价格买下了宝沃的品牌所有权。
对重金引进的新物种,福田是下了不少功夫的。
在营销口碑上,即便遭遇媒体和大众的质疑,福田依旧将宝沃包装为与奔驰、宝马、奥迪齐名的德系豪车,喊出了BBBA的口号,即奔驰、宝马、宝沃、奥迪并驾齐驱之意。
在资金上的投入也毫不吝啬。根据新浪科技的报道,福田在2015年成立北京宝沃,投入了120亿元在北京密云建设了号称按照德国工业4.0标准打造的柔性智能工厂。
初期重金砸下去后,确实听到了回声。2016年宝沃推出的首款SUV车型BX7,在当年斩获了30015台销量,对新品牌而言这显然是不错的成绩;2017年,第二款车型BX5销量同比增长47.86%,高达44380台。但是在2018年中国车市遭遇自1990年来出现首次下降时,宝沃汽车的销量同比下滑了25.84%。
销量下滑只是导火线,事实上宝沃前两年的销售增长也是建立在巨额亏损之上的。
福田汽车披露的数据显示,2016年至2018年的三年时间里,宝沃的净亏损分别达到4.84亿元、9.85亿元以及25.45亿元。短短三年的时间里,宝沃亏掉了40.14亿元。
香饽饽变成了烫手山芋。
于是在2018年10月,福田弃车保帅将宝沃67.7%的股份挂牌出售,想撂担子了。经神州优车作保,该部分股权被长盛兴业以39.7253亿元收购。2019年3月,神州优车子公司以41.0911亿元买走这67.7%的宝沃股份。
换句说话,宝沃这只拖后腿的锅,福田总算丢给了接盘侠神州优车。
今年1月20号,北汽福田发布公告,2019年北汽福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预计为3.6亿元左右。就在一年前福田还亏损了35.7亿元。卸下包袱福田终于一身轻。宝沃之后,福田又集中精力回到了商用车的老轨道上。制定了三年行动计划,并提出“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聚焦商用车”战略。
二度“复活”
从表面上看,被陆正耀接手的宝沃似乎将焕发新一轮生机。
渠道方面,陆正耀宣称要打造“千城万店”,无限贴近用户,下设了“旗舰店、专营店、授权店”三级店面。同时在消费者端,为解决用户痛点,推出了深度试驾、零首付购车、90天内无理由退车等服务。
在营销手段上,陆正耀保留了福田喊出的“德国品牌”这一口号。央视主持人郎永淳、汽车界“网红”于虎拍摄的洗脑广告,也被搬进了电梯里的视频广告。“德国工业4.0智造,79%航母级钢材,三次征战达喀尔,好!贵!”手段较福田有过之而无不及。
一番操作下来,陆正耀团队看上去似乎很有想法和创新。但内行人却感到这有点像做快消品,因为仅靠制造热闹揽客,以为借此就可以快速敛钱,这其实已经颠覆了汽车界以品牌文化为核心的营销模式,并不符合汽车的营销规律。
打开宝沃的官网可以发现,自从陆正耀接盘后,已经很少有品牌之类的活动和宣传了,这与汽车行业的运作,相去甚远。如果不是有陆正耀这个大牌背书,如果是在以前,可能会被嘲笑为外行。如果宝沃鼎盛时期的德国李老板复活看到这种情景,估计马上就会把现在的运作团队全炒鱿鱼。
但乘联会数据显示,相较于2018年,北京宝沃2019年的销量同比增长65.58%,达到5.45万辆。在2019年中国汽车行业全年销量同比负增长8.2%的情况下,北京宝沃仅在年末的2019年12月20日推出一款新车BX3,其销量的增速,却跑赢了丰田、吉利、大众等主流车型,堪称逆袭。这样的成绩,对宝沃来说绝对是亮眼。
难道宝沃的上述神操作,真的非常有效,真的征服了普通消费者?但很快,真相就出来了,宝沃被曝出了关联交易。宝沃虽然销量大增,实际上是被已经是自家东家的神州租车买下的。
神州优车下设三大业务板块,包括电商板块的“买买车”业务、出行板块的专车业务以及金融板块的“车闪贷”业务。其中“买买车”业务包括新车、二手车在内的汽车销售。神州财报显示,2019年神州租车车队规模达到148894辆,而2018年这个数字仅为135191辆,同时2019年神州租车处理的二手车数量为29203辆。而根据腾讯棱镜深网的报道,2019年神州租车的新采购车辆高达42903辆。
棱镜的进一步报道还指出,2018年神州租车前五大供应商占车辆采购量约31.5%,其中最大供应商占比只有8.7%。但是到了2019年,最大供应商的采购量占比却高达60.52%。
而这位最大的供应商,恰好就是宝沃。
神州租车也在2019年财报中回应道:“公司购买了大量带有回购协议的宝沃车辆,以保证车辆残值。”
腾讯棱镜深网此前还报道说,2019年神州租车就向北京宝沃支付了约24.46亿元用于采购新车。“买买车”业务实际成了宝沃销量的重要推手。
这说明被陆正耀接手后的宝沃,并没有赢得更多普通消费者的青睐,宝沃依旧不改烫手山芋的本色。
2019年8月,神州优车在收购宝沃半年后发布2019年半年度报告,报告显示上半年神州优车亏损 6.52亿元,去年同期实现盈利1.44亿元,同比大跌550.28%。对此,神州只是在公告中不痛不痒地声明:亏损原因是汽车新零售模式正处于市场培育初期,在渠道建设、品牌建设等方面对宝沃的资金投入较大。
陆正耀的算盘
陆正耀向来被誉为资本运作的高手。一直以来,陆正耀给自己总结了一套资本运作万能公式“陆式资本术”—看准风口、成立公司、巨额融资、烧钱扩张、迅速谋求IPO。然后是拉高估值、迅速套现离场,只是这后面的话,他没有说而已。
前车之鉴就在眼前。神州租车在上市6个月限售期内,股价一直徘徊在发行价。随着解禁期的到来,其股价就从11港元涨到历史最高峰的22港元,3个月实现翻番。根据东方财富网的报道,在2015年6月至2016年3月,合计9个月的时间里,陆正耀和神州租车的其他投资人开始疯狂抛售神州租车42%的股票,套现16亿美元。留下神州租车一地鸡毛,股价从IPO发行价的8.5港元/股,暴跌至如今的2.26港元/股。
同样的手法也被复制到瑞幸。今年2月的浑水报告称,瑞幸咖啡的管理层通过瑞幸咖啡股权质押融资高达25亿美元。
而继神州优车、神州租车、瑞幸之后,宝沃显然是陆正耀看中的“第四个资本故事”。
据每日汽车报道,陆正耀所说的在全国建立35个库存中心、“千城万店”,更像是一种变相融资。根据神州宝沃的招商政策,经销意向者只需缴纳10万元至30万元不等的保证金即可申请加入销售网络。一位宝沃经销商也说到,“10万至30万元的保证金虽然不高,但真能开起1万家门店的话可以带来至少10亿现金流。”
而所谓的1成首付、90天无理由退货、3天深度试驾等政策,也暗藏玄机。每日汽车指出,1成首付意味着高利息,而90天无理由退车不是无条件退车,该结算的费用还是会结算的。
陆正耀接手后的宝沃,确实手段高明,既能让人看到一派热闹,又能变着花样圈钱,然后等着IPO......。
一直以来,陆正耀始终在践行:只要故事编得好,没有资本搞不到;只要剧本编得真,没有锄头挖不动。从神州汽车到瑞幸,从瑞幸到宝沃,陆正耀选择的赛道始终都是重运营模式。不难看出,也正是这样的模式,才满足陆正耀设计的“登堂入室—野蛮扩张—盆满钵满”的剧本。
只可惜,瑞幸事件的突然爆发,这回陆正耀没有把故事演完。
命运多舛的宝沃,再次面临续命危机
随着瑞幸事件的发酵,眼下陆正耀也与神州租车进行了紧急切割。据东方财富网报道,4月16日,神州租车公告华平资本将通过Ameber Gem持有神州租车27.22%的股份,也就说华平资本将超过陆正耀成为神州租车的第一大股东。
而试图让宝沃复活的先前大股东福田汽车,也更加紧张起来。
据猎云网报道,福田汽车曾于今年1月、4月两度发布公告,称向王百因的长盛兴业转让宝沃汽车67%股权的39.73亿交易款中,有14.81亿交易款逾期。此外,宝沃汽车还有向福田汽车应付的股东债务为46.7亿。福田汽车和神州优车在此前商定,宝沃汽车用所拥有的机器设备及相关资产(评估值约40亿)抵偿欠付的约40亿债务。这也就意味着,神州优车收购的宝沃汽车目前已经不再拥有自家的工厂,需要向福田汽车租赁工厂设备。
换言之,神州岌岌可危,福田拿不到钱,只好又拿回宝沃资产。曾经被福田甩掉的锅,现在又不得不接回来。
经过一番折腾之后,宝沃现在又回到了福田手中,无疑令人大跌眼镜,其未来又将是怎样的命运呢?当初福田花了大约4年时间试图复活宝沃,不仅没有成功,还把自己拖累的元气大伤。好不容易找了个接盘侠,结果戏没有演好,甩出去的锅如今又被甩回来了。那么复活后又被弄的遍体鳞伤的宝沃,还会有人接盘吗?如果没有人接盘的话,福田自己还有能力继续让这个洋品牌复活吗?
可怜的宝沃,这个曾经辉煌过的德国洋品牌,现在又到了命运的危机时刻。特别是在目前车市不景气的大环境下,已经有不少车企都开始面临生存问题了,宝沃能否再借尸还魂续命下去,也就显得更加玄乎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