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英国BBC拍摄了一部叫做《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的纪录片,通过各种角度剖析了杜甫的作品,表达了对杜甫的致敬。很多人都表示这部片子拍得很好,不过也有一些人对这部纪录片的名字产生了争议,把杜甫称为中国最伟大的诗人,那么把“诗仙”李白置于何地呢?难道是瞧不起李太白?其实这些都是一些趣谈,BBC之所以选择以杜甫为主人公都是有道理的,因为从内容可以明显感受到杜甫的家国情怀和普世善良,而相比之下,李白则是一个显得比较自我的人。
或许有很多人不以为然,认为李白也有很多忧国忧民的作品,那么我们不妨来看看李白是如何“自恋”的。比如李白的诗作《南陵别儿童入京》中有一句尤为经典,“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诗词大会也曾把这一句当作了题目,而问题则是“蓬蒿人”的正确理解是什么?暂且不论大家是否知道正确答案,但是在诗词大会这种人才济济的场面,百人团中居然有34个人选择错误,因为正确答案是:贫居之人,所居荒野之处多蓬蒿。
在我们的印象中,古人都是非常高尚、谦虚的,然而李白却异于常人,将自己的欲望明确地摆在脸上,公然的写在作品中。李白可不是大家想象中的孔圣人,他写下这首诗的背景是他终于得到了唐玄宗的赏识,诏他入朝为官,得知这个消息之后,可把李太白得意坏了,等了这么久,终于等到了出人头地的一天,于是他欣喜地写下了这首诗。
阅读全诗,大家可以发现李白真的是一个很张扬狂妄的人,得到官位的他摆起了酒席,与儿女们高兴的嬉闹起来,而当他跟家人告别时,通过“著鞭跨马”一词可以看出他心中完全没有任何不舍的情绪,反而还数落了妻子一番,你不是瞧不起我李某人吗?这下我要仰天大笑出门去了,我就知道我不可能是居于蓬蒿之间的普通人。
若放到其他人身上,或许还会对自己的情绪稍加掩饰,而李白则是一个不知谦虚为何物的人,就算只是得了一个小小的官衔,却快要得意上天了。对于妻儿也完全没有感激和不舍之情,一切只顾着自己开心,实在是叫人恨得牙痒痒。
在诗词大会中,当主持人公布正确答案之后,康震老师对“蓬蒿人”做出了解释,他提出李白是一个很有豪情的人,他在这首诗中丝毫没有体现出一个文人的含蓄。毕竟李白称得上是时代骄子,所以思想自然跟常人有所不同,李白的诗的确很浪漫,但李白这个人却跟金钱、名利脱不了干系。他没有杜甫那么深的家国情怀,只着眼于自己的前途事业,而这样一个大俗人凭什么占据诗坛巅峰上千年呢?或许只是因为他够真实。
其实和遮遮掩掩比起来,李白这种不愿做乡野之人,立志出人头地的做法反而更叫人刮目相看,或许李白的性格并不完美,但他的率真、坦诚也不失为一种魅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