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西班牙蜣螂,网上搜了一下,大家的读后感都差不多,都是感受到了伟大的母爱文章中这样的描绘引导文字很多,比如“在日常生活中根本就不懂得粪球制作工艺,但产卵时刻来临,它会一反常态,把搜集到的材料制作成粪球”“习惯了用最肮脏的粪料来填饱肚子,考虑子女时 它就犯难了,必须弄到绵羊软软的排泄物做一个营养丰富的软面包”“它什么都没有吃,大面包分成几等份将是子女们的粮食,它宁可自己挨饿也绝不让子女缺吃少喝”“守护在摇篮边,直到几个月后孩子们长大,才跟孩子们一起离开地洞”的确很感人,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昆虫记阅读感悟蜣螂?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昆虫记阅读感悟蜣螂(昆虫记亲子阅读)

昆虫记阅读感悟蜣螂

看西班牙蜣螂,网上搜了一下,大家的读后感都差不多,都是感受到了伟大的母爱。文章中这样的描绘引导文字很多,比如“在日常生活中根本就不懂得粪球制作工艺,但产卵时刻来临,它会一反常态,把搜集到的材料制作成粪球。”“习惯了用最肮脏的粪料来填饱肚子,考虑子女时 它就犯难了,必须弄到绵羊软软的排泄物做一个营养丰富的软面包”“它什么都没有吃,大面包分成几等份将是子女们的粮食,它宁可自己挨饿也绝不让子女缺吃少喝”“守护在摇篮边,直到几个月后孩子们长大,才跟孩子们一起离开地洞”。的确很感人。

我只想说两个文章之外的事情。首先,我又一次很失败的没能查到西班牙蜣螂到底是什么。看P175插图,看P171外形的描述“前胸截成一个陡坡,头上长一个怪角”,我查到两种比较接近,一种是臭蜣螂,因为它“头顶一向后弧弯的角状突起,前胸背板强烈向后下方凹陷”,形象很接近;还有一种是神农蜣螂,它也有一个发达的后弯角突,横脊中断前冲(理解就是形成一个斜坡)。如果考虑作者说的“身子矮胖,又圆又厚”“甚至是圣甲虫之外最美最大的一种”,那神农蜣螂更像一些,毕竟个儿更大,且“体短阔”“背部圆隆”。但是都没有看到说这两种蜣螂不会滚粪球。偶然查到牧场金龟亚科(Geotrupinae)亦称蜣螂,但不滚粪球,而是在粪堆下挖一洞,用以取食和产卵,可惜没查到图片。

还有,我在网上搜了许久的“梨形粪球”,未果。唯一看到的一个,是某书里插图,明显有P图的痕迹。后来找啊找啊,终于找到两张幼虫孵化室的照片,一张很像本文的蛋形,而另一张(百度蜣螂虫卵,查到标题为“地下挖六七个圆滚滚的野味,居然屎壳郎的幼虫”的文章,里面有图有文字)都是球形,掏完里面有幼虫的粪球,然后也总能掏出一只蜣螂成虫。有没有人见过梨形粪球?还是也是蛋形,只不过顶部更消瘦些罢了?

不是为了挑刺,只是觉得虽然文字可以给人很多的想象空间,但一些知识靠实物观察、动手实验会记得更牢。另外,如果说出的是真相,那就不应该只有一个人的声音,片面的全盘接纳、信以为真不是一个好的态度和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