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利,是梵语的音译,梵语中是尸骨的意思,指死者火化后的残余骨迹。舍利最初代表“米粒”,因佛舍利形似米粒,故此得名。舍利在佛教修行者眼中是得道的象征,佛牙舍利是佛舍利中的至宝。传说全世界只有四颗佛牙舍利,应县便有两颗。

应县地处塞外,当地风俗民情受佛教影响极其深厚,尤其是佛牙舍利被发掘后,除了信徒,一般的老百姓对佛牙舍利也是顶礼膜拜。“每月初一、十五,佛的节日,如二月初九、四月初八、六月十九,当地老百姓都会自发来应县木塔举办法会,瞻仰佛牙舍利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应县木塔文保所工作人员白高奎说。

国际公认的佛骨舍利(全世界四颗佛牙舍利)(1)

离 奇 现 世

“从2007年应县佛牙舍利公开展览之日起,我的工作就是看护这件佛教至宝。其实,我关注佛牙舍利已有30余年。佛牙舍利虽然举世闻名,但它曲折的发现过程却鲜为人知。”白高奎说。

险 被 偷 盗

“当时,佛牙舍利的发现,引起了国家的高度重视,修复、整理、研究都被摆上了重要议事日程。”白高奎说。

1974年,木塔的抢险加固工程中,工作人员发现,四层主像释迦牟尼佛像胸背部有开洞,随以木棍测得似有物深藏于内,设法提取后,得卷轴两件,一为刻经,一为绘画《神农采药图》。后经清理,又发现一批卷轴文物和刻经。1974年9月,释迦塔的维修工程已局部展开。

没过几天,雁北文物站的张畅耕再次上塔查看时发现,二层主像胸部被人撬开,有文物被盗现象,及时向公安局报案。

经刑侦人员现场侦查,从施工木匠中锁定了作案嫌疑人,通过审问,见财起意的木匠王某供出了全部作案过程。就此,被盗文物——七宝与佛牙舍利被追回。

1974年11月18日,在二层主佛像腹内取出佛经30卷,残卷两包;1977年9月10日,在一层清理出佛经30卷,残卷12包,手抄本4包。“应县木塔中发现的古物经过几番波折,总算被安全保护下来。这是古人留给后人极其珍贵的文化遗产和无价之宝。”白高奎说,经过前后五次发现、清理,应县木塔中共得佛牙舍利两颗、佛经75卷、佛画四幅、佛教七珍68件、残卷15包、手抄本4包。

国际公认的佛骨舍利(全世界四颗佛牙舍利)(2)

价 值 连 城

2007年,来自台湾的慧礼法师主持了应先木塔佛宫寺释迦塔重建奠基仪式,同时解读了应县的佛牙舍利——有关佛牙的记载出自《大唐南海波凌国沙门若那跋陀罗译《大般涅槃经》。通过引文知道,佛灭度后,共留下七颗佛牙舍利。即佛火化前,留给世界三颗佛牙,一颗为帝释天请走,两颗为捷疾罗刹盗走;佛火化后,在金刚体碎为末舍利后又留下四颗佛牙,这就是说共有七颗佛牙舍利。

按佛教经典来理解,佛陀留下的灵牙,会在牙根牙槽、牙身上生长出细粒舍利子。唐玄奘《大唐西域记·迦湿弥罗国》记载,玄奘法师在西天印度曾朝拜过佛牙,其佛牙长三寸、油浸鲜亮、熠熠生辉。“如同慧礼法师所言,应县木塔中发现的两颗佛牙,一颗牙高8.3厘米,重76克,牙形骨质,色微黄,牙根部、牙身纵沟内布满增生白色细珠,粒粒晶圆剔透;另一颗牙高6.3厘米,重49.8克,牙形骨质,色微黄,牙根凹坑布满增生赭色细珠。”白高奎说。

AGS宝石学会香港分会高斌博士曾对佛牙舍利进行了测试,初步测试的结果表明,应县佛牙舍利子是一种特殊排列的金刚体,经过多次实验证明舍利子为六方晶系陨石钻石。

“它的珍贵程度不亚于传说中的和氏璧,颗颗都价值连城,如果非要给它个价值,这一粒粒舍利子都在2500万美金以上。”高斌博士说。

山西青年报:杨希/文

更多精彩敬请关注"山西青年报根在民间"微信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