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的话:海燕老师话教育《“双减”后时代家长如何做好教育助力》是一篇很好的习作。读后对年轻的家长应有一定的启发,其观点建立在教育理论基础之上,其做法贵在坚持,万事皆如此。

2021年7月底,教育迎来了一次大变革——“双减”政策的出台。“双减”的目的是为了消除教育的内卷,减少学生额外的学业负担,让教育回归本真。其次,也是希望家庭教育回归本位。让家长更好地承担起育人、育心的责任和义务。

双减后家庭对教育投入的变化(后时代家长如何做好教育助力)(1)

作为一线教师,最近不断听到一些家长的各种抱怨声和一些意见。“唐老师,我最近真的好焦虑。记得‘双减’政策刚出来的时候,我还挺高兴的,孩子的作业少了、负担轻了,周末也不用耗在补习班了。可谁知‘双减’后,各科老师都不约而同地反应说我家孩子上课喜欢说话,要么不写作业要么错误率高,特别的躁动。这让我们十分的烦心”。

家长们说,以前在补习班还有老师看着,现在补习班没有了,他家孩子就像断了线的风筝抓不住啊。现在为了他的学习,我辞职了,在家看着他,可是也看不住啊,还没写三分钟就开始折腾起来,我真是身心疲惫,焦头烂额。我该怎么办老师?

巴菲特有句名言:大潮退去,才知道谁在裸泳。事实上,这种情况绝非个例。“双减”前,很多孩子凭借着父母的催促,老师的监督,机构的“加餐”,往往还能取得不错的成绩 。但同时,也隐藏了不少潜在的问题。直到“双减”落地后,这些问题才彻底暴露出来。

“双减”在减轻了所有孩子的额外负担的同时,但却毫无争议地拉开了个体之间的差距。虽没了作业的加持和考试的压力,但你会发现有些孩子依旧严格要求自己,每天专心听讲,认认真真做笔记。也有一些孩子,开始逐渐放纵自己。 比如课堂上不认真听讲,回家后不认真地写作业、不复习,整天想方设法玩游戏……当那些自律的孩子正在拼命划桨时,另一些孩子却开始松懈、日渐堕落。这样差距也就逐渐自然拉大。

“双减”后孩子们在家里的时间会越来越多,家庭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那些自律的孩子背后有什么样的力量在加持着呢?

想让孩子做到自律、主动、积极地去学习,需要做家长的做些什么?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下这个问题吧。

双减后家庭对教育投入的变化(后时代家长如何做好教育助力)(2)

3Q性格大树图

我们一起来看看这幅图,“3Q性格大树图“,它是在CPI人才测评系统,根据多个心理学理论,综合而成的一个科学测评工具,一棵树等同于一个人,它把一个人应具备的品格和能力归结于”三商“:即树冠部分属于”智“,它包括思维力;树干部分属于”情“,它包括人际力;树根部分属于”力“,即意志力。我们一起来思考一下,如果我们的孩子就是这棵树,我们的家长是园丁,园丁家长需要做哪些工作才能让小树苗茁壮地成长变成参天大树呢?

结合图让我们来分析一下吧。

一棵树哪个部分最重要?是不是它的根,对于树来说只有当树根扎实有力量,才能汲取更多营养和能量,输送到树干和树冠,如此方有枝繁叶茂,才可能有参天的大树。同时,当树根底盘扎实稳定,才能经得起风吹雨打,屹立千年不倒。

树根也叫逆商,面对逆境的时候处理问题的能力,也是一个人内在力量的部分。内核强大,何惧风浪。

双减后家庭对教育投入的变化(后时代家长如何做好教育助力)(3)

陪伴也是一种教育

作为父母要清醒地认识到,人性本质就是喜欢舒适的,孩童时期,本来就是最没有自控力的时期。这一阶段,他们真正擅长的是知难而退及半途而废。具体来说,让他们认认真真做半小时题或许做不到,但通过撒娇、耍小聪明逃避学习,他们个个都是无师自通的高手。

那作为新时期的家长,我们怎样做才能成为孩子成长路上的助推器呢?

1.身行重千言

言传身教,身体力行。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终身的老师。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无可比拟。身行一例,胜过千言。孩子的学习从模仿开始,你千言万语的好话抵不过你正确地示范一次,同时你错误的教育示范哪怕只有一次,对孩子的影响将会十分严重,若想纠错将要付出更大的精力。

作为一线老师可能比我更有发言权,就像我的学生有一次跟我聊天说“每次我爸回家手机不离手,基本也不和我说话。最多的交流只是叫我写作业,好好学习之类的话,我考试考得不好也只会数落我骂我。

研究表明:教育和学历地位并没有太大的关系,他和你的家庭关系,你的生命状态,以及你跟孩子的互动模式有很大的关系。那“双减“后,孩子不用上那么多补习班,有了更多时间和父母相伴,父母要做到高质量陪伴,体会亲子温情,从关注成绩到关注孩子成长和发现孩子天赋,关心孩子自身幸福感和获得感至关重要。2.习惯最重要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这样一句话:教育就是养成好习惯,这也是为什么有些孩子从小学到初中、高中可以一直优秀,而有些孩子没有了父母的约束,老师的管束立马一落千丈。因为这些孩子从小没有在学习、行为习惯方面进行良好的训练与培养。那么从小要培养孩子的那些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呢?

2.1守时

双减后家庭对教育投入的变化(后时代家长如何做好教育助力)(4)

懂得尊重别人时间的人别人才会尊重你的时间,一定要让孩子从小就要感知时间的宝贵。

2.2守诺

一定要让孩子从小知道说出来的事情就要做到,做不到的事千万不要随便地说。通过讲故事的方式让学生接受这种理念,起到潜移默化的学习教育。

2.3专注

懂得整理物品并从整理中学习秩序感,培养专注力。要帮助孩子建立收拾东西的意识,跟孩子约定好收拾和整理的时间,帮孩子规划区域,分类并且分解操作步骤,让孩子在游戏中学会整理东西。让整理归纳成为孩子的自主意识。坚持一段时间后,孩子自然而然地就会成为一个自我管理能力强的人和赋有专注力的人。

2.4博览

喜爱阅读,爱好读书学习的人通过阅读会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并让大脑变得善思好想,思考能力也会不断地提高,更不会人云亦云。而不读书的人即便走遍了全世界也未必能看懂这个世界。

有一点很重要,培养孩子阅读兴趣非常的关键,这是一个长期过程,不要奢望一蹴而就。2.5勤劳

双减后家庭对教育投入的变化(后时代家长如何做好教育助力)(5)

家务能够培养孩子的责任心、担当感和主人翁的意识,这个也十分的重要。让孩子先从倒垃圾之类简单的事情做起,注意变换家务内容,以便保持孩子的新鲜感。允许孩子把事情弄糟,和孩子一起确定合理目标进行纠错改过。

一定要告诉孩子:注意你的语言它会变成你的行动,注意你的行动会变成你的习惯,注意你的习惯会变成你的品行。注意你的品行变成你的命运。2.6强体

坚毅的品格从运动中形成,作为一名体育教师,我深知体育运动对每个人的重要性。运动可以健美健心强壮身体,同时还可以陶冶情操保持良好的心态。最重要的是坚持体育运动,无形中磨练了意志,培养了坚强不屈,永不言弃的优秀品质。从而养成良好的习惯,但不能期盼于一蹴而就,更不可前功尽弃。前提是要需要制定一个好规矩和计划,计划的制定和执行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根据孩子年龄性格特征以及孩子目前状态,合理安排时间,计划、规矩合理,且共同商量制定;计划、规矩应该全员共同遵守,不能“以大欺小”,孩子认同感强才更有说服力;要明确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多鼓励适度惩罚;父母要做一个长期规划;多用正能量金句激励教育孩子。

我的女儿今年三岁半,我们在尝试为他立规:

1.每天两颗糖,吃完要漱嘴;

2.每天两集动画片,看完把内容说给爸爸妈妈听;

3.吃饭不下桌,下桌不吃饭;

4. 每天晚上睡觉前必须看书。睡觉之前看书的习惯已经坚持两年多了。

双减后家庭对教育投入的变化(后时代家长如何做好教育助力)(6)

不求孩子未来的上限有多高,但必须要使孩子的下限不会过于差。如果孩子是一棵树,家长应该在哪悉心栽培,我想所有家长都应该有了答案,不要过于关注树冠,从而整天想着如何去修剪枝丫,而应该把更多时间去了解你家是棵什么树,需要什么养料,多久浇一次水,多久施一次肥。做好根的栽培,根长好了枝繁叶茂是迟早的事情。同时,父母只有好好学习,孩子才会天天向上,家长平时要多学习一些相关的心理学、教育学的知识,了解孩子的成长规律,和孩子一起成长,在教育这条路上持续耕耘蓄力,做一个成长型好父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