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看到这个问题:《江南》这首古诗怎么赏析?什么意思?


前言

这首古诗的诗意并不难解,随便一搜就能看到很多解析。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不过,这首诗最令人疑惑的是后面四句为什么不押韵?

鱼戏莲叶间出自江南还是中原(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1)

一、重叠反复

欣赏这首诗,首先注意的是后面几句的重复: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江南》后面的四句是一种重叠反复的手法,这种用法最早在《诗经》中就可以看到类似的作品。例如《诗经·伐木》中有句:

有酒湑我,无酒酤我。坎坎鼓我,蹲蹲舞我

到了汉朝,传说卓文君作有汉乐府《 白头吟》,其中有两句:

郭东亦有樵,郭西亦有樵。

在唐朝时,诗圣杜甫效仿这种用法,有《杜鹃 》诗中写到:

西川有杜鹃,东川无杜鹃。涪万无杜鹃 ,云安有社鹃。

《江南》的重复,与他们还是有一点不同,很像古人歌谣中的和声。

重叠反复在古诗中并不少见,但是,不押韵就很少见了。我们读到的古诗基本都是押韵的,江南的后四句诗不押韵,是什么回事呢?

鱼戏莲叶间出自江南还是中原(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2)

二、押韵

我们非常熟悉的曹操《观沧海》也有这种现象: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有人研究过,其实,曹操这首诗的双数句,在当时大多也是押韵的。但是隋唐以后,很多字的语音出现了变化。

回过头来,看看《江南》这首诗,清朝仇兆鳌《杜诗详注》中写到:

吴曾《漫录》:乐府《江南词》:“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子美正用此格。

古韵西与北叶,北音悲。

仇兆鳌引用了吴曾《能改斋漫录》中的话,认为杜甫《杜鹃》用了《江南》的这种表现方式。

另外,他还提到,隋唐以前的古韵中,北与悲同声,是平声字,与西押韵。

北,在隋唐以后的韵书中,已经是入声韵,但是仇兆鳌说,北原先也是平声字。或者是多音字,有平声的发音。

如果“北”同悲的话,这首《江南》前三句韵脚是:莲、田、间。后四句换韵,有两个韵脚:西、北。

鱼戏莲叶间出自江南还是中原(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3)

三、爱情民歌

唐朝吴兢《乐府古题要解》说:

《江南曲》古词云:“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又云:“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盖美其芳晨丽景,嬉游得时。若梁简文“桂楫晚应旋”,唯歌游戏也。又有《采菱曲》等,疑皆出於此。

古人常以莲象征爱情,以鱼比喻女性。今天,我们比喻男女亲密和谐的情感或生活,也喜欢用鱼水之欢的说法。

鱼戏莲叶间出自江南还是中原(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4)

​而莲与”怜“谐音。这是一首表达爱情的劳动者的民歌。

南北朝时期,梁朝的简文帝萧纲曾作诗云:

桂楫晚应旋,历岸扣轻舷。紫荷擎钓鲤,银筐插短莲。人归浦口暗,那得久回船。《江南思二首 其二》

虽然都是写采莲,但是萧纲的诗有明显的文人特点,和《江南》的质朴有明显区别。

萧纲另有《采菱曲》一首:

菱花落复含,桑女罢新蚕。桂棹浮星艇,徘徊莲叶南 。

吴兢说,萧纲的这两首都是学习《江南》,但是风格却不相同。

鱼戏莲叶间出自江南还是中原(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5)

四、比兴与双关

江南水乡可以采莲, 莲叶盛密而美丽。鱼儿就在莲叶间游戏,一会儿东、一会儿西、一会儿南、一会儿北。

这莲叶和鱼儿就像一对快乐的好友..........

写景物以引起读者的联想,是兴的手法,把鱼儿比作追求爱情的人,是比喻的手法。不直接写人,而是通过莲和鱼来表达爱情,就是比兴的手法。

利用多义或同音的条件,使语句具有双重意义,叫做双关。莲与怜谐音,表示"怜爱"。南朝民歌中常见这种手法,例如《西洲曲》: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鱼戏莲叶间出自江南还是中原(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6)

结束语

《江南》这种作品,可能没有经过文人的加工,是一首比较质朴的民歌。这支歌,前面三句是主唱,后面三句很像是助唱的和声部分。

在《钦定词谱》中有一个词牌叫做《竹枝》,只有两个七字句:

芙蓉并蒂(竹枝)一心连(女儿)。花侵槅子(竹枝)眼望穿(女儿)。

不过上下句,都在句中有和声:竹枝,句尾有和声:女儿。或许,江南的后四句也是和声,韵脚是西和北(悲)。

@老街味道

观宋填词116-125|世事纷纷如乱絮,殷勤昨夜风和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