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0日,联想集团科创板IPO申请获受理;然而在10月8日,联想却被撤回上市申请并被终止上市审核。联想集团的A股上市申请从受理到终止,不过经过了1个工作日,这还是史无前例,引发了市场的广泛讨论。

联想遭拒原因

常年居于世界500强的联想集团,却被如此无情拒绝,这背后究竟是为何?业界普遍认为,这可能是因为联想的科创属性不足。

倪光南到底在联想工作多少年(倪光南技工贸与柳传志)(1)

先来看联想在研发方面的表现。

到今年3月31日,联想拥有研发人员10216名。

在过去的2020/2021财年里,联想的研发投入更是高达120.38亿;短短3年里,联想便投入近340亿元用于研发。而且,联想还立下了“三年里研发投入再翻番”的誓言,未来研发金额定然不会少。

从研发投入金额上来看,目前无论是科创板已上市企业,还是正在申请的企业,无一是联想集团的对手。

但是从研发投入占营收的比例来看,联想集团的表现却有些不够看,在占比较高的2019/2020财年里,也不过3.27%。要知道,2019年科创板上市公司的平均研发投入,都在12%左右。

倪光南到底在联想工作多少年(倪光南技工贸与柳传志)(2)

更让人诟病的是,联想百亿研发中近6成其实都是职工薪酬,就连已经退休的创始人柳传志的年薪竟然还有1亿元。

并且,联想的研发投入大多用于产品及服务的技术能力优化与行业前瞻技术上,没有什么“硬核”的研发成果与产品。

因此,联想集团虽然研发人员、研发投入都不少,但国家级科技奖项却没有一个。这不由让人质疑联想的研发能力与诚意。这或许是联想科创板申请被拒绝的关键所在。

再来看联想的产品。

联想的营收主要由个人电脑与智能设备、移动设备组成的智能设备业务贡献,2020/2021财年该业务的营收占比达89.58%之高。但是,这一业务的科技含量并不高,联想的技术属性因此没少被质疑。

倪光南到底在联想工作多少年(倪光南技工贸与柳传志)(3)

联想作为电脑巨头,却没有自己的系统,也不自研芯片等硬件,这让联想一直被认为是“组装厂”。

因此,从联想集团的研发成果与产品上来看,联想与科创板格格不入,其被科创板拒绝似乎并不难理解。

“贸工计”与“技工贸”之争

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在柳传志与联想元老倪光南之间,爆发了一场关于联想之后要走“贸工计”还是“技工贸”路线的讨论。

当时倪光南推崇“技工贸”路线,他认为联想应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于是广纳人才,为自研芯片等做准备。

但“贸工计”的推崇者柳传志并不认可倪光南的举动,他认为以联想当时的实力,根本没有自研芯片的能力,不如打造自主品牌抢市场。

倪光南到底在联想工作多少年(倪光南技工贸与柳传志)(4)

最终,这场纷争以倪光南的离职落幕。

从短期发展来看,柳传志的思路并没有错,先生存下来并赚到钱才是企业发展的基础。否则,联想也不会成为世界第一的PC生产商,也不会成为世界500强的常客。

但从长远来看,“技工贸”才能让企业走得更远,毕竟核心技术才是一个企业最坚强的支柱。如今,联想缺乏核心支柱的联想正遭遇“中年危机”,显现出下滑的态势,亟待寻求新出路。

如今,科创板IPO“一日游”一事,更是再次提醒联想自己在研发方面的巨大不足,“贸工计”这条路终究无法走长远。

倪光南到底在联想工作多少年(倪光南技工贸与柳传志)(5)

希望经过这次的事件,联想能清醒地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将研发真正地放在公司重中之重的位置,掌握核心技术从而树立起强大的壁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