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啃指甲是心理病吗(孩子挤眼耸肩啃指甲)(1)

王小骞说:

每个父母心里,都有一个“理想型”孩子。

因此,当孩子表现出违反我们心中对“理想型”的期望时,如:易怒、拖拉、爱哭,甚至太乖等,或者暴食、吃手指、咬指甲、揪衣角、打架、丢东西等行为……

有些父母便会习惯性地把它们定为“坏毛病”“臭脾气”。

在面对孩子的“坏毛病”时,很多父母都知道,不能武断制止,要学会接纳理解孩子。

但是,又担心“接纳”变成了“纵容”,让孩子的“坏毛病”越来越“坏”。

那么,接纳,真的是在“纵容”孩子吗?

儿童啃指甲是心理病吗(孩子挤眼耸肩啃指甲)(2)

接纳是心态,纵容是行为

儿童啃指甲是心理病吗(孩子挤眼耸肩啃指甲)(3)

女儿上小学一星期后,我发现她开始使劲“挤眼睛”,而且特别频繁,最开始真是特别焦虑。

有那么一瞬间,我的脑海里出现了一个声音:“怎么上个小学,孩子就得了抽动症。”

冷静下来之后想了想,孩子刚上小学,对于他们来说,是个大任务,有一定难度,必定会给孩子带来压力,“挤眼睛”很可能是紧张造成的。

于是,我做好心理建设,鼓足勇气,跟孩子说:“你想挤眼睛就挤吧。”

观察了两天之后,孩子“挤眼睛”的“坏毛病”居然消失了。

女儿的经历让我反思,如果当时我强行制止她“挤眼睛”的动作,又会是什么结果?

当了父母后,经常为孩子的问题而焦虑,哪怕孩子多一点抓耳挠腮的小动作,也会担心这些小动作,变成“坏毛病”,影响孩子一辈子。

不难想象,如果父母学不会接纳,加上新的学习环境带来的双重压力,孩子能否改掉“挤眼睛”的坏毛病,真是说不好。

那么,接纳,真的是在“纵容”孩子吗?

按照词语的属性维度来理解:

接纳,应该更趋向于是一种“心态”,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打心底里的接受和包容。

比如,孩子“挤眼”这个动作,如果选择“接纳”,那么,一定是建立在理解了行为背后的原因,也会耐心等待孩子恢复正常。

纵容,更多的是折射出一些“行为”,比如,明知糖吃多了不好,却看着孩子以糖为食,不去想办法纠正。

从“心态”和“行为”的维度,接纳和纵容,其实是“两码事”,并不能成为绝对的因果逻辑关系。

不过,在美国临床心理学家、发展心理学家黛安娜·鲍姆林德提出的“家庭养育模式”中,有一个“家庭养育坐标图”,她把父母分成“要求”“接纳”两个维度,由此而推演出四种类型的父母:专制型、放纵型、忽视型和权威型。

儿童啃指甲是心理病吗(孩子挤眼耸肩啃指甲)(4)

我之前也针对这4种养育模式做过详细分析,具体大家可以参考《父母分4种,请对号入座》这篇文章。

其中:

“要求”是父母对孩子行为的管理,或对孩子成熟度的要求;

“接纳”则是父母对孩子情感和发展需要的敏感和接受度。

以这两个维度为基础,形成十字坐标后,所对应的结果是:权威型的父母,对孩子的要求高、接纳度也高,是一种积极的养育态度;

而其他3种父母,则在不同程度上体现了父母对教育、对孩子的消极态度。

在“正面管教”的理念中,也提到过一个核心原则,就是“温柔而坚定”。

简单来说,就是对孩子的问题,父母有责任和义务帮助孩子调整和修正,但是,必须给予温柔的态度和坚定的原则。

也就是先接纳问题,再去调整行为

接纳和纵容的界限在于:前者采用积极的态度,去面对孩子成长中的问题;后者则表现出的是消极的观念,对孩子听之任之。

儿童啃指甲是心理病吗(孩子挤眼耸肩啃指甲)(5)

被“纵容”的孩子,到底是什么样的

儿童啃指甲是心理病吗(孩子挤眼耸肩啃指甲)(6)

判断一个孩子,是否被“惯坏”,其实很简单,只需要看这个孩子,对自己的行为,是否有边界。

在我们身边,经常有这样的现象:

因为不能玩手机,而对父母拳打脚踢,父母虽然生气,但却表现得特别无能为力,亦或坚持用“他还是个孩子”推脱。

父母的反应,看上去是一种“接纳”。实际上,却是对孩子不当行为的不作为,既没有正确管教,也没有科学引导,这就是“纵容”。

真正的接纳,应该是父母蹲下身体,站在与孩子同等的高度,去看待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

比如,一个动不动就发脾气的孩子,当父母真正接纳孩子时,他们会懂得。

之后,再去反思,是不是在与孩子的相处过程中,有什么不当的言行,让孩子感受到压力、紧张 、恐惧等,比如:

是家庭环境的改变,还是关注度的降低;

孩子是一直“脾气差“,还是突然的“差”;

是在外面受了欺负,还是需求得不到满足

……

当我们看到孩子身上的问题后,懂得从背后的原因去求解时,就已经有了“温柔”的意识。

如何“坚定”,是“接纳”的核心。

通常情况下,父母也会有两种表现:

1. 要么,真正接纳孩子

通过安抚孩子的情绪,给予孩子发泄的空间,再采取孩子能够接受的方式,给孩子讲他听得懂的道理,告诉孩子他能够落实的方法,并鼓励孩子,哪怕以后再这样,也不要紧,妈妈始终在你身后。

2. 要么,假装接纳孩子

有些家长,明知孩子的“坏毛病”事出有因,却选择听之任之,认为只要孩子不出大的“错误”,只要孩子不吵闹、没有可见的影响,就选择“视而不见”,或者使用短期速成的方式来压制孩子,使其“听话”一会儿,殊不知,贻害深远。

很明显,前者才是对孩子有帮助的方法,而后者,只是假装在“接纳”。

儿童啃指甲是心理病吗(孩子挤眼耸肩啃指甲)(7)

如何接纳孩子,又不会变成“纵容”?

儿童啃指甲是心理病吗(孩子挤眼耸肩啃指甲)(8)

作家老舍曾教育孩子说:“宁愿做诚实的车夫,也不要做贪官。”

具体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优质的父母,善于看到真实的孩子;反之,则是希望有一个想象中的孩子。

而这中间的根本区别在于:如何接纳孩子,又不会变成“纵容”。

01

父母要重新定义“坏毛病”

每个父母心里,都有一个理想型孩子。

因此,当孩子表现出违反我们心中对“理想型”的期望时,如:易怒、拖拉、爱哭,甚至太乖等,或者暴食、吃手指、咬指甲、揪衣角、打架、丢东西等行为后,会习惯性的把它们定为“坏毛病”“臭脾气”。

事实上,遇到不顺心的事,生气易怒是人的本能;而遭到不公待遇,或受到委屈,破坏了个人心中的期望,又无能为力时,从肢体上表现出异常行为,也是正常反应,属于自我舒缓情绪的一种方式。

真正严格意义上的“坏毛病”,很少。

02

找到孩子“坏毛病”背后的原因

治“病”救人,重在对症下“药”。

而孩子每个问题行为背后,一定有他的成因。

不安、焦虑、易发脾气的孩子,很可能是家庭环境有了改变,父母关系紧张,亦或是与老师、同学的相处出现了问题;

故意捣乱、调皮、粘人、无理取闹,很有可能是,父母近段时间,对孩子缺乏陪伴,或者是孩子的情感需求没有得到满足。

当父母学会去探究“病因”,就更容易接纳孩子的问题,并采取可行有效的方式,帮助孩子调整心态,恢复常态。

03

爱是治愈孩子问题的“良药”

孩子表现出来的“坏毛病”,除去身体原因,更多的来自于心理上的不安、恐惧、焦虑等。

“心”病,还需“心”药医。

孩子最大的恐惧,莫过于不被爱、被嫌弃。

因此,当出现他们难以把控的事情时,便会用异常的行为引起父母的注意,也是求救。

这时候,父母哪怕“惯”着点孩子——探究孩子内心的真实需求并给予满足,也无妨。

孩子的成长,是一个流动的过程。

并不会因一时的失误,造成终身的伤害。

反而是,长期的压抑,会给孩子的身心造成难以修复的影响。

孩子的成长和做父母,都是一辈子的事。

智慧的“接纳”,就如“润滑剂”一般,调和着亲子关系,也滋润着孩子的一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