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双减”政策全面实施以来,教培机构备受打击,学校教育大幅度改革,在社会上引起了热烈讨论,褒贬不一。有的家长欢呼雀跃,庆祝带娃压力大减,更多的是到处打听、比较各学校的“双减”执行情况,生怕自己孩子学习少了,为孩子的将来焦虑不已。

希望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以点带面,来侧面反映一下“双减”以来的教育现状。

首先说一下本人的情况:坐标西安,家有两个孩子,老大三年级,老二一年级,就读于某新建公办普通小学,学校就在家隔壁。由于是新建小学,目前只有一二三年级,学校严格执行“双减”政策。

双减背景下教育的机遇与挑战(形势下的教育现状)(1)

网络图片

一、上下学时间

早上:一年级8:00,二三年级7:50

下午:一年级3:05(延时5:40),二三年级3:50(延时6:00)

感觉一年级下午放学时间还是太早了。另外一年级和二三年级放学时间相差一节课,接娃很不方便。

二、课程设置

常规的课程就不多说了,我们学校的特色是一年级开始学外研社的英语,每周四节课。

这个我就要说几句了,一年级汉语拼音和英语字母一起学,一方面增加学生的学习难度,容易搞混,更重要的是严重冲击了汉语的地位,这几乎相当于双语学校了,作为普通学校,我觉得这个事情很不合理。另外,根据教育部最新规定,要求增加语文的课时比重(20%-22%),降低英语的课时比重(6%-8%),我们学校的课程的设置显然是不符合规定的。

三、延时服务

我们学校的延时服务基本遵守了自愿原则,延时课一般三节课,第一节课写作业,作业写完,老师公布答案,学生相互交换批改,然后就没有然后了。老师延时课上基本不讲解。作业写完,后两节课一般都是社团服务,社团种类比较多,大部分是校外的,收费基本是市场价。

我们的延时服务基本按照“双减”政策执行的,确实把时间留给了兴趣,只是兴趣也是要花钱的。到底是金钱和时间花在出成绩的辅导班,还是花在培养兴趣的社团,仁者见仁吧。反正我家孩子不上延时,回家看课外书、做题。

网上有好多家长抱怨学校延时讲课,回家还要写继续作业的,我都羡慕他们,学生多学点东西总归不会有坏处吧。

四、家庭作业

老大上一年级的时候,还是有纸质作业的,数量不算太多,跟周边学校比起来,算是少的;二年级实施“双减”之后纸质作业很少,主要是阅读、背诵打卡,然后就是手工等其他作业,其实这个作业最让家长头疼,这类作业孩子基本完不成,作业几乎就是给家长留的,拿到学校只是为了显示教育的多样化成果而已;现在三年级了纸质作业恢复了,但是数量不算多,难度也比较小,跟周边学校比起来差的更多了。

五、教学质量

根据“双减”要求,现在一、二年级不进行纸质版考试,但是教育局还是会统一出试题,对各学校进行考核,只是不再统一进行考试而已,据家长私下交流,我们学校各年级的成绩在周边几个小学都属于比较差的,甚至在全区都是比较差的。

有个事我觉得很有代表性,一个老师做了密密麻麻几页备课内容,校长看到后,暗示这位老师,内容太多了,我们学校不用教那么多,按照教材讲就行了。

从这个事中可以看出,我们学校的教学标准基本是按照最低标准走的,多次考试成绩明显低于周边这就不能不让家长焦虑了,毕竟中考、高考都是选拔性考试,从起点就比别人低,怎么跟别人竞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可不仅仅是一个愿望那么简单。

总之,“双减”以来,学生确实是轻松了,各种兴趣班忙得不亦乐乎,但是考试成绩确是肉眼可见的差距,面对中考、高考的压力,落下的总归要补回来,只能靠家长各显神通了。教育改革,绝非一减了之。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做舟,诸君共勉。

双减背景下教育的机遇与挑战(形势下的教育现状)(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