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历年冬天气温趋势(百年前气象数据)(1)

s《上海年鉴(1852)》

原版中的“出版说明”页

100多年前的上海,天气状况是什么样的呢?在各种天气里,上海人的生活又是怎样的呢?答案就在《上海年鉴(1852)》里!现在,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 ️ ️

中国内地第一本城市年鉴

《上海年鉴(1852)》(Shanghai Almanac for 1852,and Commercial Guide),由北华捷报馆编辑,是目前所知中国内地第一本城市年鉴。

这本年鉴堪称一部小型百科全书,涉及天文地理经济社会等诸多方面,读者可以通过它一窥1850年代的上海风貌。

上海历年冬天气温趋势(百年前气象数据)(2)

《上海年鉴(1852)》

2019年上海书店出版社版本

作为2018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徐家汇藏书楼珍稀文献整理研究”成果之一,《上海年鉴(1852)》于2018年由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组织整理、翻译;2019年7月由上海书店出版社影印出版。现在,大家都拥有了get这份百年年鉴的机会!

上海历年冬天气温趋势(百年前气象数据)(3)

《上海口岸1848-1850年气象观测均值一览表》收录了1848-1850年间每年气压、温度、风向、雨量等数据

书中收录的《上海口岸1848-1850年气候观测均值一览表》和《气象测量记录摘要》,是上海历史上第一份连续且系统翔实的气象统计史料。

上海历年冬天气温趋势(百年前气象数据)(4)

其中,《上海的气象气候》内容不仅涵盖1848、1849、1850三年的观测和推测数据,还通过分析天气情况并以纪实的手法,详细描绘了各个月份里人们的日常活动及社会特征。

一年中至少有八个月的气候是有益健康的

我们认为这里的气候特点显然是有益健康的,并且相信很少有人会反对我们的看法,即一年之中至少有八个月是这样的。

这个时期,从10月到6月,气温很少上升到华氏75°左右,入冬以后,天气格外爽朗,直到大地回春,气候多变,重新闷热起来。

这段时期易发鼻炎,许多人还会患风湿病痛,但并不完全是由于气候,而很可能因住房结构和相关的环境而起,没有注意防范这些致病的诱因。

夏天易得热感冒,尤其在台风和暴雨过后

在夏天,阳光下暴晒、过度疲劳或不注意基本的饮食规律,热感冒便会接踵而至,常见呕吐症状,但通常会终止,如果是伤寒,就是致命的了。

这类病例在船上尤为常见,那里的人们不得不直接在阳光下暴晒;在短暂的假期,他们又过量地暴饮有害的烈性饮料。

但岸上居住的人们也不能完全避免患上这些疾病,它们在发生台风和暴雨之后的年份里最为流行。

通过对每个时节的场景描述,我们可以看出,《上海年鉴(1852)》十分重视天文气象对人们身体健康产生影响的分析和记录。

☀️ ☁️ ️ ❄️

中国沿海第一座观象台

光看书还不过瘾?还想了解百年前上海气象数据是如何获得的?那就不妨亲自前往徐家汇观象台旧址(上海气象博物馆),一探究竟。

上海历年冬天气温趋势(百年前气象数据)(5)

1872年,法国学者在徐家汇肇嘉浜西岸(今蒲西路221号)兴建天文台,这是中国沿海的第一座观象台。

最初的时候,这个观象台只是几间小平房,随着气象业务的发展,在徐光启墓东边(今蒲西路166号)建设了新楼——徐家汇观象台。

徐家汇观象台,自开建至今的100多年里,从未间断过对上海气象观测的记录。

上海历年冬天气温趋势(百年前气象数据)(6)

徐家汇观象台旧址(上海气象博物馆),馆内展示着关于气象、天文重要的历史片段和发展足迹。

第一幅手绘台风图、第一幅东亚地面气象图、1680年的望远镜、1850年的垂直气压计、1900年的自记气压计……徐家汇观象台旧址(上海气象博物馆)内的丰富馆藏,保证满足你对气象的好奇。

TIPS

上海历年冬天气温趋势(百年前气象数据)(7)

徐家汇藏书楼

地址:漕溪北路80号

门票价格:免费(需预约)

*因疫情防控暂不对外开放

上海历年冬天气温趋势(百年前气象数据)(8)

徐家汇观象台旧址(上海气象博物馆)

地址:蒲西路166号-1

END

作者:徐家汇街道

编辑:陈思宜

校对:王冰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