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大学和中山大学同为中南地区重点名校,都是双一流A类大学,哪所实力更强一些呢?小优为您分析一下!


中南大学第五轮学科评估a➕专业(这两所中南地区的双一流A类院校实力强)(1)


一、院校发展史

中南大学第五轮学科评估a➕专业(这两所中南地区的双一流A类院校实力强)(2)

中南大学第五轮学科评估a➕专业(这两所中南地区的双一流A类院校实力强)(3)

图 1 中山大学发展史


中山大学最早起源于1924年孙中山先生创立的国立广东大学,1926年定名国立中山大学,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岭南大学文理院系和国立中山大学文理院系合并成新的中山大学,2001年10月中山医科大学和新中山大学合并成中山大学。


中南大学第五轮学科评估a➕专业(这两所中南地区的双一流A类院校实力强)(4)

中南大学第五轮学科评估a➕专业(这两所中南地区的双一流A类院校实力强)(5)


图 2 中南大学发展史


中南大学于2000年4月29日由湖南医科大学、长沙铁道学院和中南工业大学合并而成。湖南医科大学起源于1914年建成的湘雅医科大学,长沙铁道学院的前身是1953年建成的中南土木建筑学院,中南工业大学于1952年建成。


二、中山大学综合实力较优,中南大学教学经费充足


2.1 办学水平


表 1 中山&中南大学基本情况

中南大学第五轮学科评估a➕专业(这两所中南地区的双一流A类院校实力强)(6)


中山大学和中南大学同属国家“211工程”、“985工程”、“双一流(A类)”建设的综合类全国重点大学。中山大学位于广东省,有广州、珠海、深圳三个校区,其中、广州校区有3个校园。中南大学位于湖南省长沙市。中山大学的硕士、博士点建设均要略优于中南大学,本科专业设置也稍多于中南大学,中南大学的106个本科专业中有4个专业停止招生。


2.2 两所院校师资力量无明显差距


表 2 中南&中山大学师资力量

中南大学第五轮学科评估a➕专业(这两所中南地区的双一流A类院校实力强)(7)


中南大学的中国工程院院士的人数明显多于中山大学,专任教师、国家级教学名师和教学团队略优于中山大学。中山大学的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新世纪优秀人才等师资多于中南大学。


2.3 中南大学经费充足,中山大学投入更多仪器设备


表 3 中山&中南大学资源及经费

中南大学第五轮学科评估a➕专业(这两所中南地区的双一流A类院校实力强)(8)


中南大学的经费充足,尤其是实验经费和实习经费,投入总值约是中山大学的3倍,生均实验、实习经费也远超中山大学。中山大学多投入科研仪器,生均拥有的教学仪器设备值约是中南大学的两倍多,且当年新增约是中南大学的3倍。中山大学的图书资源较为优质,总量和生均均略优于中南大学。


2.4 中山大学全国排名更靠前

中南大学第五轮学科评估a➕专业(这两所中南地区的双一流A类院校实力强)(9)

中南大学第五轮学科评估a➕专业(这两所中南地区的双一流A类院校实力强)(10)

图 3 数据来源:艾瑞深、软科、武书连


三所机构对两所大学的认可程度相差不大,中山大学排在全国10名左右,中南大学排在全国20名左右,中山大学约比中南大学靠前10个名次。


2.5 中山大学社会认可度高,学术水平不俗


图 4 中南&中山大学高端指标排名

中南大学第五轮学科评估a➕专业(这两所中南地区的双一流A类院校实力强)(11)


中南大学的校友捐赠较优,排在全国前10,且收到的捐赠金额约是中山大学的两倍多。中山大学收到的社会捐赠、校友的财富创造力、科研经费和全球高被引学者数均明显优于中南大学。中山大学的ESI论文数少于中南大学,但论文被引次数远超中南大学,证明中山大学的ESI论文质量更优。


三、中南大学工学学科强劲,中山大学多学科综合发展


中南大学第五轮学科评估a➕专业(这两所中南地区的双一流A类院校实力强)(12)

图 5 数据来源:院校官网


中南大学第五轮学科评估a➕专业(这两所中南地区的双一流A类院校实力强)(13)

图 6 数据来源:院校官网


中山大学共开设132个本科专业,专业涵盖了:工学、理学、管理学、文学、医学、法学等,工学在所有专业中的占比最高,学校约28%的本科专业都是工学专业,工学专业主要包括:计算机类、电子信息类、材料类等相关专业。理学、管理学、医学、文学专业的占比相近,中山大学多学科综合发展。


中南大学以工学专业建设为主,全校有50%的专业都为工学,理学的占比也相对较高,工学专业包括:机械类、材料类、土木类等,理学主要包含物理学类、数学类等相关专业。中南大学停招的四个专业是工学(2)、理学和医学专业。


中南大学第五轮学科评估a➕专业(这两所中南地区的双一流A类院校实力强)(14)

图 7 数据来源: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


中南大学获评最多的学科是工学学科,中山大学则是人文社科类学科。中南大学的工学学科较强,将近50%的工学学科为A类学科,而中山大学的医学、管理学、理学学科较优,其A类学科分别占各类学科数的40%以上。


四、中山大学生源质量优质,中南大学侧重招收理科生


中南大学第五轮学科评估a➕专业(这两所中南地区的双一流A类院校实力强)(15)

图 8 注:浙江、上海文理不分科,上图不包含


中山大学整体的招生人数略多于中南大学,且文科招生人数明显多于中南大学,中南大学偏好理科招生,文科招生人数仅是理科的十分之一,而中山大学文科计划招生人数是理科的四分之一。文理科招生偏好跟学校的本科专业设置及学科建设有关,中南大学中重点培养理工科的学生,文科相关专业较少,对文科生的需求相对比较低。


表 4 中南&中山大学2018本科普通批理科招生计划

中南大学第五轮学科评估a➕专业(这两所中南地区的双一流A类院校实力强)(16)


表 5 中南&中山大学2018本科普通批文科招生计划

中南大学第五轮学科评估a➕专业(这两所中南地区的双一流A类院校实力强)(17)


中山大学除广东省和北京市的理科招生人数多于中南大学外,其他地区的理科招生人数均少于中南大学,尤其是江西、内蒙古等地,两所院校的理科招生人数差距明显。除内蒙古外,中山大学的理科生源质量明显优于中南大学,两所院校的理科招生分差基本在10-40分之间,最高达到44分。


中山大学在各地区的文科招生人数略多于中南大学,中南大学仅在少数几个省份的文科招生计划多于中山大学,中山大学的文科生源质量依旧优于中南大学,文科招生最高分差达到47分。


五、两所院校毕业生多在省内就业,中南大学本科生多在外校读研


5.1 研究生多直接就业,中山大学本科生留学率较高


中南大学第五轮学科评估a➕专业(这两所中南地区的双一流A类院校实力强)(18)

图 9 数据来源:《2018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中南大学第五轮学科评估a➕专业(这两所中南地区的双一流A类院校实力强)(19)

中南大学第五轮学科评估a➕专业(这两所中南地区的双一流A类院校实力强)(20)

图 10 数据来源:《2018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中南大学本科毕业生直接就业的比例较高,中山大学本科毕业生出国(境)留学的比例较高,中山大学本科生待就业的比例约是中南大学的6倍,打算二战考研的占据本科毕业生的9%。


研究生直接就业的比例超过80%,中南大学研究生就业的比例更高,两所院校升学率均有缩减,中山大学的升学率相对较高。


5.2 毕业生多在院校所在省就业,中南大学毕业生较多前往广东


中南大学第五轮学科评估a➕专业(这两所中南地区的双一流A类院校实力强)(21)

图 11 数据来源:《2018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中山大学毕业生多留在广东省就业,就业的比例超过70%,研究生在就业广东省就业的比例略有减少,这部分毕业生流向了其他地区就业。中南大学毕业生集中在湖南省和广东省,超过半数的博士生留在湖南省就业,两所院校毕业生在北京和上海就业的均较少,主要是地理因素影响了毕业生的选择。


5.3 毕业生就业单位性质无明显差距,中山大学本科生多签约三资企业


中南大学第五轮学科评估a➕专业(这两所中南地区的双一流A类院校实力强)(22)

表 6 中南&中山大学毕业生就业单位性质


两所院校毕业生就业单位的情况基本一致,本科生多就业于企业,研究生除就业企业外,多就业于医疗卫生单位,高学历毕业生就业医疗卫生单位的远超本科毕业生。中山大学本科生签约三资企业的情况优于中南大学,中山大学毕业生多留广东省就业,广东省的外贸企业发展较为优质,毕业生签约三资企业的难度相对较低。


5.4 中山大学本科生多考取本校研究生,中南大学本科生多外校升学


中南大学第五轮学科评估a➕专业(这两所中南地区的双一流A类院校实力强)(23)

图 12 数据来源:《2018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表 7 中南&中山大学本科生升学院校(部分)

中南大学第五轮学科评估a➕专业(这两所中南地区的双一流A类院校实力强)(24)


中南大学本科生多在外校读研,中山大学约70%直升本校。中山大学本科生除本校外,考取北京大学和复旦大学的较多,中南大学本科生除本校外,较多考取了中国科学院和上海交通大学。


六、总结


1、 中山大学硕博士点建设更优,科研仪器设备和图书资源投入较大,全国排名优于中南大学,社会认可度高,学术水平较优。中南大学师资力量尚可,教学经费充足;

2、 中南大学重点建设工学学科,中山大学多学科并行发展,医学、管理学、理学较优;

3、 中南大学主要招收理科生,中山大学招生生源优质;

4、 两所院校本科生多升学,研究生多直接就业,中山大学本科生留学率较高;

5、 两所院校毕业生多在省内就业,中南大学毕业生较多前往广东省;

6、 毕业生多在企业就业,研究生就业医疗卫生单位良好,中山大学本科生较多签约三资企业;

7、 中南大学多考取外校研究生,中山大学多直升本校。


特别声明:本文为优志愿原创作品。未经著作权人授权,禁止转载和使用,否则将承担法律责任。

填志愿时在大厚本上翻找资料,很容易遗漏掉一些不错的院校,优志愿分享高考资讯、填报志愿、大学、专业等相关的信息,帮助您轻松获取历年分数线等数据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