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时间侣行

中国现有五十六个民族,同做为中国华夏儿女,各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演化出了不同的民族文化和民族节日,共同构成了五彩缤纷的中华文化。各民族后人也在传承历史文化的过程中,将民族文化传承和发扬光大。

傣族文化泼水节介绍(五十六个民族的传统文化)(1)

傣族——一个以孔雀做为象征的古老民族,素有孔雀之乡的美誉,主要分布在云南境内的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德宏景颇族傣族自治州,以及临沧市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等地。傣族文化丰富多彩,食物以酸辣口味为主,好柠檬和小米辣;傣族人善舞,尤其是孔雀舞;傣族也有自己的古老历法,分为“大傣历”和“小傣历”;傣族也有自己的民族语言;且傣族流传的民间故事很多,其中泼水节的传说尤为经典。

傣族文化泼水节介绍(五十六个民族的传统文化)(2)

泼水节

“泼水节”做为傣族的传统节日,又名“浴佛节”,在傣语中俗称“桑堪比迈”,是为了祭祀傣历新年发展而来的传统节日,在西双版纳和德宏等地区,此节日又被称之为“尚罕”或者“尚键”,寓意新的一年开始。所以,做为传统的节日泼水节,在傣族文化里是极其重要的存在。

傣族文化泼水节介绍(五十六个民族的传统文化)(3)

泼水节的起源

泼水节起源于古印度,做为古婆罗门教的古老祭祀仪式,后由小乘佛教由缅甸传入中国傣族聚居区,后做为一种传统的民族节日流传几百年至今,也成为了傣族的节日象征和民族文化精髓,并在2006年5月20日,由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申请成为中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意义。

傣族文化泼水节介绍(五十六个民族的传统文化)(4)

泼水节的传说

泼水节做为傣族的传统节日,至今流传着很多传说,但最为经典和为人们所熟知的,是为了纪念傣族七个姑娘为拯救人民而消灭危害庄稼和田地的“火魔”而诞生的节日,七个傣族姑娘英勇地用水冲洗“火魔”身上的污秽直至“火魔”化为泥土,故泼水节也寓意为洗尽污浊,也体现了傣族人民依水而居、喜好沐浴的民族文化,以及对于英勇事迹的歌颂和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后逐渐演变为沐浴神佛,祈求神明佑护和人们相互之间泼水以表示祝福,并以圣洁之水洗尽疾病的灾难、换取美好生活的的美好寓意。

傣族文化泼水节介绍(五十六个民族的传统文化)(5)

泼水节传统活动

泼水节象征着吉祥、健康和相互祝福。在每年的农历清明节前后十天左右,也就是4月13—15日左右举办泼水节,历时3到7天,此时正值傣历新年。1961年4月13日,人民好总理周恩来曾亲自参加西双版纳傣族泼水节,做为民族一家亲的象征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傣族文化泼水节介绍(五十六个民族的传统文化)(6)

泼水节第一天为"麦日",类似于农历除夕,意思是送旧。此时人们要收拾房屋,打扫卫生,准备年饭和节间的各种活动。第二天称为"恼日",也叫“空日”,傣族人民认为这一天既不属前一年,也不属后一年,故为"空日";第三天是元旦,人们习惯把这一天视为“日子之王来临”;第四天是新年,为新的一年的开始,人们把这一天视为最美好,最吉祥的日子。节日清晨,傣族男女老少就穿上节日盛装,挑着清水,先到佛寺浴佛,然后就开始互相泼水,互祝吉祥、幸福、健康。

傣族文化泼水节介绍(五十六个民族的传统文化)(7)

此外,泼水节来临前,傣家人便忙着杀猪、杀鸡、酿酒,还要做许多“毫诺索”(年糕)以及用糯米做成的多种粑粑,在节日里食用。

傣族文化泼水节介绍(五十六个民族的传统文化)(8)

做为泼水节的传统活动,除了泼水浴佛外,还有划龙舟、放高升、放孔明灯、丢包、赶摆和跳孔雀舞等节日活动。

傣族文化泼水节介绍(五十六个民族的传统文化)(9)

放高升和放孔明灯寓意着光彩吉祥,放得越高,所得到的喝彩越多。“丢包”做为未婚青年的专属活动,象征着对于爱情的美好向往。“赶摆”为举办文艺活动,傣族人民身着传统民族服饰聚集一堂,观看民族文化表演和赛龙舟等活动表演。人们歌舞狂欢,跳着民族特色的孔雀舞、象脚舞等传统舞蹈,一起载歌载舞,迎接着新的一年到来。

傣族文化泼水节介绍(五十六个民族的传统文化)(10)

傣族文化泼水节介绍(五十六个民族的传统文化)(11)

此外,泼水节做为传统的节日,阿昌族、德昂族、布朗族、佤族等民族也在过着这一节日。做为傣族迎接新的一年到来的泼水节,其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文化交流作用。泼水节里,傣家人民辞旧迎新,是对新生活的美好向往,以及对民族文化精髓的不断弘扬和传承!

傣族文化泼水节介绍(五十六个民族的传统文化)(12)

傣族文化泼水节介绍(五十六个民族的传统文化)(13)

文 | 时间侣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