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老墨斗(度量衡收藏鉴赏)(1)

民国时期绥远省木斗

绥远省由民国政府设立于民国17年(1928年)9月,1954年6月19日,绥远省建制撤销并与内蒙古自治区合并。绥远省设立之初,正值民国政府推行划一度量衡工作开始付诸实施之时,绥远省虽然地处偏远,但仍能够按照民国政府的统一安排开展划一度量衡工作,积极宣传推行新制,淘汰旧器,不仅省城率先划一,而且各县镇与乡村也普遍实行新制,是全国最早进入民用度量衡划一的五省之一。虽然后来受日寇入侵、社会动荡、经济衰败、自然灾害等因素影响,度量衡划一工作在一定时期和一定范围内有所停滞,但广大度量衡工作人员,在极为困难的条件下,克服经费短缺、度政人员不足、技术手段落后等困难,在制度推行、机构设立、人员培训、量值传递、器具修造、器具检定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为绥远省的度量衡划一做出了贡献,并为内蒙古自治区的计量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民国18~22年(1929~1933年),绥远省度政工作由省建设厅第二科兼管。民国22年(1933年)5月1日,绥远省政府按照国民政府公布的《度量衡法》之规定,在归绥市(今呼和浩特市)成立了绥远省度量衡检定所,隶属绥远省建设厅并受全国度量衡局监督指导,办公地址设在新城北街建设厅内(今新城区建设街)。民国23年(1934年),先后成立了归绥、包头、丰镇、萨拉齐、集宁、凉城、兴和、武川、和林格尔、托克托、固阳、临河、清水河、陶林、五原、东胜16个县和安北设治局度量衡检定分所。民国26年(1937年)10月,日本侵略军先后占领归绥、包头等绥远省大部地区,绥远省度政工作中断,绥远省的度量衡检定所、分所被迫解散。民国30年(1941年),绥远省政府令省建设厅第一科兼管未沦陷区的度政工作,至民国31年(1942年)绥远省西部未沦陷区的五原、临河、米仓、狼山、晏江、东胜、陕坝7个县和安北设治局度量衡检定分所先后成立,附设各县局政府之主管科内。抗日战争胜利后,根据国民政府行政院关于《恢复或设置收复省市度量衡检定机构的训令》,绥远省度量衡检定所于民国35年(1946年)8月1日恢复成立,也曾拟定恢复成立各县、局度量衡检定分所,但由于财力不支,各县、局度量衡检定分所暂缓成立,每县、局增设1名检定员,并入建设科,负责本县局度政事宜。同年10月,因财政困难,绥远省度量衡检定所被裁撤,全省度政工作归建设厅第二科兼办。1950年3月至绥远省建制撤销前,绥远省的度政工作由绥远省人民政府商业厅负责。

民国20年(1931年),全国度量衡局公布《度量衡检定用印各省区外加国音注音符号分配表》,分配给绥远省的注音符号为“厶”。国民政府工商部发布的《度量衡器具盖印规则》规定,各省度量衡检定所实施检定的,所用图印为“同”字外加国音符号。绥远省各县县名记号使用县名的第一个汉字,如归绥县用“归”字,兴和县用“兴”字等。所以绥远省在检定合格的度量衡器具上錾烙印的顺序为:同—厶—县市记号。

本人喜欢研究和收藏内蒙古当地民间遗存的度量衡器具,特别是关注度量衡器具上的检定印记,但遇到有完整检定印记的度量衡器具极少,原因应该是由于民国时期社会动荡、人员和经费缺乏,当时的度量衡划一制度并未在绥远省范围内全面推广,度量衡器具的检定工作未全面实施,民间仍然以使用旧器具为主。

现把三个民国时期绥远省木斗分享给大家,盼与喜欢的朋友共同欣赏:

一、木斗之一

木斗长290毫米、宽290毫米、高145毫米,制作规整,侧面有“一斗”、“同”、“厶”烙印。此斗由绥远省度量衡检定所检定。

民国时期老墨斗(度量衡收藏鉴赏)(2)

木头正面

民国时期老墨斗(度量衡收藏鉴赏)(3)

木斗侧面一

民国时期老墨斗(度量衡收藏鉴赏)(4)

木斗侧面二

民国时期老墨斗(度量衡收藏鉴赏)(5)

木斗侧面三

民国时期老墨斗(度量衡收藏鉴赏)(6)

木斗侧面四

民国时期老墨斗(度量衡收藏鉴赏)(7)

“厶”烙印

民国时期老墨斗(度量衡收藏鉴赏)(8)

“一斗”烙印

民国时期老墨斗(度量衡收藏鉴赏)(9)

“同”烙印

二、木斗之二

木斗长290毫米、宽290毫米、高145毫米,制作规整,侧面有“一斗”、“同”、“兴”烙印。此斗由绥远省度量衡检定所兴和度量衡分所检定。

民国时期老墨斗(度量衡收藏鉴赏)(10)

木斗正面

民国时期老墨斗(度量衡收藏鉴赏)(11)

木斗侧面之一

民国时期老墨斗(度量衡收藏鉴赏)(12)

木斗侧面之二

民国时期老墨斗(度量衡收藏鉴赏)(13)

木斗侧面之三

民国时期老墨斗(度量衡收藏鉴赏)(14)

木斗侧面之四

民国时期老墨斗(度量衡收藏鉴赏)(15)

“一斗”烙印

民国时期老墨斗(度量衡收藏鉴赏)(16)

“同”烙印

民国时期老墨斗(度量衡收藏鉴赏)(17)

“兴”烙印

三、木斗之三

木斗长275毫米、宽275毫米、高163毫米,制作规整,四个侧面均有“同”、“查”烙印,并有“公斗”墨书款。此斗由绥远省度量衡检定所检定。但“查”字烙印的具体含义不清,有可能是复查的意思。

民国时期老墨斗(度量衡收藏鉴赏)(18)

木斗正面

民国时期老墨斗(度量衡收藏鉴赏)(19)

木斗侧面之一

民国时期老墨斗(度量衡收藏鉴赏)(20)

木斗侧面之二

民国时期老墨斗(度量衡收藏鉴赏)(21)

木斗侧面之三

民国时期老墨斗(度量衡收藏鉴赏)(22)

木斗侧面之四

民国时期老墨斗(度量衡收藏鉴赏)(23)

“同”烙印

民国时期老墨斗(度量衡收藏鉴赏)(24)

“查”烙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