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识一位妈妈,她家是农村的。她儿子从小体弱多病,学习上不够自觉。当儿子在家附近读完小学后,她便让儿子考了市里的私立初中,并一直全职陪读到现在。她儿子现在在市重点高中读高二,成绩拔尖。她说,他要是在乡镇公立初中读书,成绩肯定早就垮了。

她儿子读的那所初中现在变成公办学校了。

私立学校转公立学校后有什么变化(私立学校纷纷转公立)(1)

事实上,现在很多地区的部分义务教育阶段的私立学校都变成公办学校了。

各地私立学校纷纷改为公办学校

比如,北京海淀区的清华附属实验学校、人大附中分校等7所私立学校将于2022年9月正式以公办身份招生。

私立学校转公立学校后有什么变化(私立学校纷纷转公立)(2)

浙江杭州共22所民办转公办,仅西湖区就有4所私立转了公办,像育才外国语学校、之江实验中学等。

私立学校转公立学校后有什么变化(私立学校纷纷转公立)(3)

西安市已经确定将38所学校民转公,还有湖南、天津、湖北、重庆等省市的部分民办学校也纷纷转了公立学校。

看来,“民转公”现象也如曾经的民办学校一样开始遍地开花了。

对学生和家长来说,“民转公”可能利大于弊

好处应该主要是这几点:不少家庭的经济压力减轻了,公立学校就学名额是有限的,很多家长只能被迫让孩子进入高价私立学校读书,民转公之后,学校收费和普通公办学校一样,家长的经济负担自然就卸下了;学生的生活环境比以前宽松一点了,很多民办学校管理相当严格,比如班主任全天候陪读,科任老师上课无缝衔接,变相补课,等等,而公立学校在管理上普遍比民办要宽松一些,至少晚自习时间短一点,还有双休呢;更能体现教育公平,一位教育专家说“民转公是实现教育公平公正发展,走向更加美好的举措” 。

私立学校转公立学校后有什么变化(私立学校纷纷转公立)(4)

看,不少家长表示很开心,因为一年可以省下一大笔钱。对普通老百姓来说,这就是实打实的好处。

凡事有利必有弊,有时利弊是相伴而生的,“民转公”对学生和家长不太友好的地方可能在于:

对部分家庭不友好,很多父母常年在外打工,不能照顾孩子,于是让孩子读私立学校,因为私立学校有“全托”服务,平时有生活老师帮助洗衣服、督促起床和休息等,这样父母就能比较安心地在外工作,而公办学校则没有;对自制力差的孩子不友好,民办学校班级人数少,老师对学生盯得很紧,这对自制力差的学生是有好处的,公办学校班级人数多,一些自制力差的孩子就会浑水摸鱼,甚至还会做出半夜翻墙上网之类的行为;对农村孩子不太友好,民办学校一般在城区,农村孩子想进城读书,进不了公办可以考进民办,现在最后一条路被堵死,只能留在教育资源相对贫乏的当地中小学了。

对很多老师来说,“民转公”是一劫。

虽然不同的地区对待学校老师的做法不太一样,但老师们基本都面临着这样那样的困境。

私立学校转公立学校后有什么变化(私立学校纷纷转公立)(5)

一是考编。一般来说,这些老师不会直接入编,想留下来的老师就要通过考编或者学校的考核,当然能通过考核的只有部分老师。

私立学校转公立学校后有什么变化(私立学校纷纷转公立)(6)

二是成为合同工。没有通过考核但可以留在学校的老师就会成为合同工,也就是代课老师,这样不仅工作不稳定,而且工资会大打折扣。

私立学校转公立学校后有什么变化(私立学校纷纷转公立)(7)

三是转行。有的地方会把没有通过考核的老师直接裁掉,那么这些老师就相当于失业了,他们一般年龄相对要大一些,教了半辈子书还要重新去找工作或者转行,真是让人唏嘘。

写在最后

教育的目的是传道授业解惑,不管是公办还是民办,希望更多的孩子能公平享受优质教育资源,都能得到良好的教育。

对老师来说,不管是入编还是离职,“民转公”都可能是他们的一次凤凰涅槃。希望他们都有更好的未来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