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影视剧作品中,我们常常看到,士兵们为了躲避子弹射击,选择往水里跳。这样的画面,在《拯救大兵瑞恩》、《碟中谍4》中均有体现。例如《拯救大兵瑞恩》开篇的奥马哈滩登陆作战,很多盟军士兵为了活命,纷纷从登陆船的两侧跳入海水中,以躲避德军MG-42机枪的弹雨。

电影关于炮弹轰炸(电影里是骗人的)(1)

在电影《碟中谍4》中,汤姆克鲁斯被追杀时,他驾驶的汽车翻滚到了大桥下面,桥上所有的人都在朝水下开枪,而他躲在汽车下面,逃过了一劫。

这种操作,可能就出乎很多人的意料了,子弹这玩意儿,速度快、威力大,连钢盔都防不住,跳进水里就能躲子弹?这究竟是好莱坞神剧情节,还是有科学依据呢?

电影关于炮弹轰炸(电影里是骗人的)(2)

首先啊,我们来看看子弹射击的原理。一颗完整的子弹,包括装填发射药的推进部分的弹壳,以及弹头部分,推进部分就是弹壳的圆柱体部分,弹头是前端锥形部分。在射击时,枪械撞针击发子弹底部,激发底火,底火引燃发射药,膨胀的火药气体将弹头沿着枪管膛线加速推出。因此,子弹出枪后,拥有一个原始速度,叫初速。此时,影响子弹飞行速度和距离的核心要素,就是介质附加的阻力。在空气中,介质密度小,阻力小,子弹就能飞得很远,即使在长距离上也有非常大的动能。正常的步枪子弹,可以在上千米距离上一枪爆头甚至是穿透防弹头盔。就是手枪子弹在数百米以外也仍具有杀伤力。

电影关于炮弹轰炸(电影里是骗人的)(3)

但如果介质发生变化,会有什么影响呢?大家都知道,水的密度是1000kg每立方米,常温空气密度是1.29kg每立方米,水的密度是常温空气密度的775倍。水分子密度的大幅提高,阻力也就更大。当我们去游泳的时候,水强大的阻力我们就可以窥见一斑了。

电影关于炮弹轰炸(电影里是骗人的)(4)

那水对子弹的阻力有多大呢?Discovery纪录频道曾做过一个实验,采用威力惊人、射速极快的二战德国机枪MG-42,也就是《拯救大兵瑞恩》中朝海岸的盟军士兵射击的德军使用那挺机枪,在对水面射击时,初速超过每秒750米的机枪弹,仅仅深入水下2.5英尺(约合76厘米)之后,就完全停了下来。所以,影视剧中士兵跳水躲子弹,还是有科学依据的,并不是脑洞神剧情结。

电影关于炮弹轰炸(电影里是骗人的)(5)

这是因为水的粘稠度和阻力远高于空气,而且液体几乎无法被压缩。这意味着在保持稳定、直线前进的情况下,子弹挤开水流前进所需要耗费的动能比在空气中飞行时多出无数倍。

电影关于炮弹轰炸(电影里是骗人的)(6)

尤其是随着速度的增加,子弹在水中运动的阻力更会急剧增大,所以普通子弹入水以后,会在最短的飞行距离以内就将自身的动能完全释放出来,普通步枪子弹在水下的射程只有可怜的一米以内,还不如依靠压缩空气动力的防鲨梭镖枪或匕首,连自卫功能都谈不上。

电影关于炮弹轰炸(电影里是骗人的)(7)

那如果说水下打枪一秒变弱鸡,那有没有一入水就威力倍增的单兵武器呢?还真有。

俄罗斯研制有一种APS水下突击步枪,全重2.7公斤,口径为5.66毫米,采用滑膛枪管,发射一种MPS水下步枪弹,初速为365米/秒的亚音速,这是一种钢制的大长径比的箭形弹,看上去就像是一枚坦克炮使用的长杆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杆式箭型弹能保证子弹在水下飞行时保持稳定,同时具有可靠的命中率和杀伤力。

电影关于炮弹轰炸(电影里是骗人的)(8)

中国于本世纪初对俄罗斯的APS水下步枪进行了研仿,改进并自行研制了国产的QBS06式5.8毫米水下自动步枪。目前已经大量装备我军的战斗蛙人部队。该枪在岸上射击有效射程100米,5米水深的射程30米,20米水深的射程20米,10米距离内能打穿2.5厘米厚的木板。

电影关于炮弹轰炸(电影里是骗人的)(9)

此外,手榴弹和炮弹等爆炸物对水下的人体杀伤力更大。手榴弹的作战原理因为类型的不同有所不同,拿破片手榴弹为例,在陆地炸开后,破片手榴弹会爆出大量破片或钢珠,击杀周围目标。如果朝水中扔手榴弹,尽管钢珠也像子弹一样,被强大的水阻力削弱了威力了呢,但更恐怖的是手榴弹爆炸引起的冲击波,由于水极难被压缩,这种爆炸冲击波会以手雷为中心,以极低的衰减度朝四周扩散。巨大的冲击波足以将人体震碎。

电影关于炮弹轰炸(电影里是骗人的)(10)

这个原理与深水炸弹、水雷和鱼雷差不多,在水中爆炸的弹药,即使不直接接触舰艇或潜艇,巨大的冲击波也足以撕裂舰艇和潜艇的外壳,甚至因为冲击波的反复震荡而降舰艇的龙骨折断。一枚在水面以上爆炸的反舰导弹不一定能够直接击沉一艘军舰,但一枚水雷或一枚鱼雷,大概率能够做到。这也是军舰无比重视水线以下防御的核心原因。我们生活中也可能遇到,违法捕捞的人用雷管炸鱼,一炸一大片,也是这个原理。所以,在战斗中如果敌人潜入水中,与其向水下开抢射击,还不如扔出一枚手榴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