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湘剧金丸记(湘剧美猴王)(1)

南派美猴王代表,六龄童剧照。

长沙湘剧金丸记(湘剧美猴王)(2)

北派美猴王代表,李万春剧照。

就像阴霾天里突然洒下几米阳光,穿过长沙老街,透过那历史印痕的戏院、戏台,或者轻扫曾经演过猴戏的地方,猛然听见“只为三打起祸苗,师徒恩情一旦抛,是非黑白成颠倒,妖魔未除恨燃烧……”的湘剧唱腔,咦,莫非是“俺老孙来也”?

农历丙申(猴)年来了,能呼风唤雨、腾云驾雾、七十二变的机灵“美猴王”也循着记忆或者年份出现在戏里戏外。猴戏,对有着数百年历史的湘剧来说,它是个生动的存在;于猴戏扮演者,它是个美丽的“意外”,可如今传承,它却是一种颇具尴尬的遗憾……撰文/本报记者伍婷婷

颇有机缘的相遇

那是个美丽的“意外”,湘剧《孙悟空大战红孩儿》在株洲市解放剧院上演,好动少年第一次跟“美猴王”相遇,从此爱上了它。已近76岁的文亚辉这么形容自己猴戏生涯的开始。

跟“猴戏”打了63年交道的文亚辉,本因牙齿发炎身体不适躺床上静养,可一提及“猴”,他迅速下床,拿出演猴需要的道具——金箍棒,先是猴王探路的架势,继而“挠痒”、“单脚站立”、“虎跳”至客厅的相框旁,“这是我1961年演湘剧《三打白骨精》的剧照。”他手指的方向正是戴着美猴王头套,画着倒桃形妆容的孙大圣形象。而与黑白剧照并排的是一彩色“悟空”剧照,他说那是他的偶像,六小龄童的父亲六龄童。

一切从1953年开始,那年文亚辉12岁,跟着父母去株洲解放剧院看《孙悟空大战红孩儿》,他被孙悟空扮演者的一系列轻盈飘逸的猴子动作所打动,等戏散场后,他跟母亲说想学猴戏。刚巧,母亲的小学同学也是戏班里的演员,路上正好碰到他们母子,聊了会儿后问他愿不愿意学戏,这不正合他心意嘛。文亚辉说,那时候自己生性好动,特别调皮(但不顽皮),活脱脱就跟“猴”差不多。开明的母亲没有阻拦,不久,他就拜师了。“我当时拜的师傅就是我看的那场戏里的孙悟空,他叫颜金玉,在当时的群力湘剧团(后叫益阳湘剧团)。”

长沙湘剧金丸记(湘剧美猴王)(3)

①文亚辉模仿猴戏里的孙悟空单脚站立时抠痒动作。

长沙湘剧金丸记(湘剧美猴王)(4)

②为了表达猴戏里孙悟空的愤怒,用大马猴的形象展现。

六龄童指点出场动作

拜师学戏,非常苦,忍受背井离乡的漂泊,还得跟着剧团四处演戏当赚口粮。1953年至1954年四五月,文亚辉跟师傅颜金玉练功,练腰功和腿功。“这是基本功,基本功没练好别想演猴。”他说要想演好猴,腰功、腿功、手劲都得练扎实。话音刚落,他立马拿开桌上水杯,将右腿放置桌上,旋即一个一字马,“我现在老了,后腿有点伸不直,但学猴戏那会儿,这动作不到位,不仅会有严师的‘体罚’,还会闹笑话。”十二三岁的文亚辉练腿功常常将腿绑起来坐老虎凳,用手搬脚尖,练腰功就得靠拉顶(倒立),手撑地,脚尖靠墙,腰悬空,拉韧带,再疼也不能松懈,这时候师傅会拿着小篾片,哪个动作不到位,哪里放松,或者有想偷懒的苗头就用篾片打一下,“师傅人好,打也是做做样子,可师傅的父亲严格,是真打。”他摇摇头,砸吧嘴,又非常自豪的说,这样的倒立,他能坚持45分钟。

基本功练扎实了,接下来就是猴戏的打斗动作,前空翻、后空翻、侧空翻等,这些动作的练就往往都是板子练功,毯子演出。那时候,基本上每天要练三次功,早上五点起床练三小时基本功,中午饭后是继续练,晚上戏演完还未卸妆再继续练两小时功。

跟着师傅学了一年的猴戏功夫后,他经常受伤,还有一些原因夹杂,文亚辉母亲将他接了回去。可他依然喜欢看猴戏,他就将看过的猴戏记下来,自己模仿。1956年,他再次去剧院看戏,当时是株洲艺文湘剧团的戏,问他还唱戏吗?他说唱,于是再次从师舒炳炎,学了文丑。到1961年,他自己出演《三打白骨精》里的孙悟空,一出场就很惊艳。他还记得,该他上场的那刻,他一个虎跳,三个背手蛮子出场,台下哗然。那一场是猪八戒去花果山用激将法让孙悟空去白骨精那救唐僧,白骨精喊了小妖精请她老母亲来吃唐僧肉。开场一段唱词“只为三打起祸苗,师徒恩情一旦抛,是非黑白成颠倒,妖魔未除恨燃烧……”接下来是老太婆形象上场。猪八戒被白骨精抓走,孙悟空灵机一动,自己扮成妖精母亲,于是打死老太婆,中间再四个唱词后(他不记得台词了),背中幕,先系裙,后穿衣、戴老太婆头套,这一系列动作后,观众们看孙悟空变成老婆婆爆笑,这时候孙悟空才不紧不慢进洞……再到回笼时,他直接三个单后手翻,先是慢动作右手翻、左手翻、右手翻,再来快动作,腾空双飞翼,挺拔而起,轻盈回落。“演猴戏,动作一定要保持轻盈飘逸,我只有1米62,体重没有超过一百斤。”他强调,这些动作都是逼出来的,那时住在株洲市贺家土的他,为了能将这些动作练到位,经常花5分钱渡河去对面沙滩上练,所有的动作即便没做好倒地也不至于太痛。他甚至可以在老式书桌中间那么窄窄的地方一连翻出15个后空翻。

文亚辉还记得,他表演时有个动作有多余的声响,他师傅专程将鼓点停了,让他自己修正,直到他把背手蛮子(后空翻)、垛子蛮(侧空翻)、虎跳前扑(前空翻)都练得无声音了才算过关。之后一年,六龄童来株洲演出,他还特意等到剧演完,六龄童还未卸妆上台请教,他将自己演的《三打白骨精》动作表演给他看,六龄童还问了一个问题,“他问我喜欢南派猴还是北派猴,我说我喜欢南派猴,它灵动、机警。”六龄童听了之后特别开心,看完他的动作,还直夸他表演得不错,甚至还给他的出场提了小建议。“我之前出场都是三个小翻,后来经六龄童指点,加了后空翻和抠痒,这样猴味更浓了。”当然,这场大戏一出,观众反响强烈,连续火了三四年时间,至少演出上百场。到1964年,封箱之戏在株洲朱亭镇的小村庄演出,巧合的也是这场《三打白骨精》。文革结束后,1977年,文亚辉做了导演,他入行花鼓戏,也排了《三打白骨精》,当年36岁的他依然演孙悟空,动作跟湘剧无异。

长沙湘剧金丸记(湘剧美猴王)(5)

③猴戏中最常见的孙悟空探路的动作,有时候圆场时也会用。

长沙湘剧金丸记(湘剧美猴王)(6)

1961年,文亚辉表演湘剧猴戏《三打白骨精》剧照。

“猴”少了变了

湘剧里的“猴”属于南派猴,猴戏扮演者一般是武丑这个角色,猴戏在以前的湘剧团表演中也有很多戏份甚至很多都是连台本大戏,如《西游记》里边的《三打白骨精》、《八戒闹庄》、《盘丝洞》、《真假美猴王》等,“有时候去农村唱戏,搭乔戏上的连台戏里就有猴戏。”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湘剧代表性传承人曾金贵说。

78岁的曾金贵犹记得4岁那年戏班在益阳唱“连台搭乔戏”(连台戏即连续剧,搭乔即无剧本,只有场次提纲由演员即兴发挥)《西游记》,当演到“真假美猴王”戏中有个情节是如来佛祖收服妖魔“六耳猕猴”。老板和师傅们做通了他父亲的思想工作,让他扮演真假猴王的原型(小猴)。这段不长的戏准备工作特别复杂,演出前先将舞台中挖了洞,上面吊了能上能下的大钵。当快演到这段时,他由大人们带着从台板下的洞口候场。当大猕猴被佛祖放大的金钵罩住后,台板一掀,大猕猴下,他立马被推上去,并配以硝烟和大炮竹声响,观众吓得眼睛一眨,金钵一起,猕猴由大变小,转瞬间观众掌声不断。这个细节也出现在他的回忆录里,因为之后,他再也没演过猴。

在曾金贵的记忆中,湘剧里演猴演得很绝的有三个人,一个是方华谦,他收猴的功夫了得。以前剧团在农村演出,离开这个地方时要收猴(猴在神话里大家也视为妖怪,收猴寓意把妖怪收走,这里一切太平)。收猴有三个步骤,打水、打蛋、打圈。方华谦扮演的孙悟空在打水时拿着一盆水走上高台,这盆水从高台落下不能洒出来;打蛋的时候蛋往上抛再放入手中完好无损,打圈时就有类似呼啦圈的三个圈,抛向空中也能顺利套上,“这个环节很像现在的杂技。”另外两位便是小玉鼎、董海奎,小玉鼎是董海奎的师傅,在《湘剧名伶录》中记载:董海奎武功之冲,为湘剧界少见,他的“小翻”不仅能翻数十个字原地不动,并且还能往前走,这没有相当的腰功是做不到的,他还能翻“出场”等多种多样高难度动作跟头,他跟班在“大河边”唱戏,在湘潭广寒宫戏院演出《盘丝洞》扮演孙悟空翻打出色,技艺精湛,连续爆满数十场,在观众里“小海奎”的名声不胫而走。

“他们之后,我还没有看到有更好的猴戏扮演者。”曾金贵说,之后的湘剧剧目里,他帮湖南省湘剧院院长王阳娟重新编过《八戒闹庄》,他将其取名为《猴变》,把即将失传的曲牌“绣庭针”置入其中。这一出戏正是唐僧和孙悟空行至高家庄借宿,主人说猪八戒闹事,经常来纠缠高小姐,孙悟空识破猪八戒身份,最后唐僧将其收为二徒弟的故事。曾金贵将花脸、花旦合成一人,通过十次变脸的方式来达到猴变效果。这里本应出现的孙悟空形象也从变脸中表现出来。“这是王阳娟去美国的一个表演,这个猴变的道具都做了一个月。”当然,王阳娟在国外的演出效果也非常好,谢幕都谢了无数次,她打电话给曾金贵,让师傅听场下雷鸣般的掌声。“现在演出的湘剧猴戏不多,我在《盘丝洞》里是演妖精的,只是偶尔演小猴子,不用打斗的。”王阳娟说她演的《猴变》最后变脸成孙悟空的时候,只是改了唱腔,反串悟空的角色,轻微带了点动作,但不是武丑那般的猴戏。

到了年轻演员这一代,湖南花鼓戏剧院的80后演员刘宏和剧组最近也在模仿猴子,他说花鼓戏剧院历来没演过猴戏,他是自学,用作跑场子的节目。而他们现在模仿的也是《西游记》里的美猴王形象,算是模仿秀,跟戏曲里的猴子有别。

要懂猴,先练功

过了靠不断巡演唱戏来养活戏班的年代,目前面临的就是学戏之人不多,学猴戏的少之又少。株洲市戏剧传承中心花鼓展演部当导演的文亚辉每每看到自己演猴戏的照片都会感慨,他们那辈人下功夫学猴戏演猴戏之后,后辈鲜有出色的猴戏演员,而现在几乎没有再看到有人专门学猴戏了。他记得曾经有位友人带着一祁剧演员来拜他为师学习猴戏,他满心欢喜,以为后继有人。可这位徒弟并没学会精髓,功力不够,演猴也只有毛猴的小动作,不够生动传神。

这些演湘剧猴戏的老戏骨告知,学湘剧里的猴戏是需要懂猴的,从模仿开始,不断有自己的探索才能有所收获。湘剧的猴戏跟京剧和其他剧种的猴戏有别,它是南派猴,注重写实,通常在戏里表演的猴是猿猴、猕猴,由武丑来扮演其中角色;而京剧里的猴是北派猴,注重写意,往往出现的猴是大马猴,它主要由武生来扮演。南派猴“人学猴”,动作都是模仿猴,非常形象,北派猴则是“猴学人”,强调悟空既是猴也是神。在造型上,湘剧里的猴戏化妆勾脸跟北派猴戏有别,它选择的是倒桃形,一般在脸上画三层,由耳部到颧骨附近一圈为黑色,再往里画一圈白色,中间一圈为红色,脸部造型定型后,脸上会粘毛,还要戴上毛猴套。“悟空”的衣服也是特制的金黄色,上面有特制的螺旋花纹。更有趣的是,在美猴王还没有大闹天宫,没有被如来佛祖压到五指山下,还没成为悟空之前,它的妆容在眼睛处会表现出来。比如变成孙悟空之前,它的眼睛处是黑底上描白,从太上老君的八卦炉里出来之后,炼就火眼金睛,眼部妆容就会在黑底上描一层金粉。“南派猴的妆容跟北派猴比起来稍显简单,北派猴勾脸很精致,不会戴毛猴套。”文亚辉补充。

“不同剧种之间的猴戏表达是大同小异的。”曾金贵说道,湘剧里的猴戏唱腔也是京片儿,因为用湘剧原本的方言唱,它同一个字会有好几个音出现,显得很怪。

提起猴戏的传承,这两位年过古稀的老人直摇头,文亚辉更是拿出金箍棒摆出大马猴造型(龇牙咧嘴,爱憎分明)说道,“要使猴戏传承成为事实,想学猴戏的年轻人就得下苦功夫,先脚踏实地的模仿,再练好基本功才行,因为无功夫,没猴戏。”但他还不放心,又走了一遍圆场,再一个虎跳上前:“除了功夫,还得与时俱进,用自己的理解去懂猴才能演好猴。”

口述人 曾金贵

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湘剧代表性传承人。

文亚辉

株洲地方戏曲传承艺术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