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刻录南科大学子音乐的CD

2018年6月7日,10位非音乐专业的南科大在校生在“仲夏夜”钢琴音乐会上倾情演奏,给南科大师生带来了一场超高专业水准的钢琴音乐会。科学与艺术的完美结合 | 10位南科大学子倾情演奏“仲夏夜”钢琴音乐会

蓦然回首,美妙的音乐还久久在耳畔回响,惊艳了时光。为让更多人有机会领略多才多艺的南科大学子风貌,领略这场音乐会的风采,南科大艺术中心特别挑选了7位学生的12首音乐会乐曲,制作成CD。

(艺术中心现开启CD认捐活动,起捐价为50元/张。所获所有款项将注入到艺术中心艺术教育基金中,为我校艺术教育增砖添瓦。有意向认捐的师生可至艺术中心办公室(二科328室)了解详情。咨询电话:0755-88015850。)

听,他们的“琴声”

美妙的音乐,多艺的南科人。究竟是怎样的“琴梦初心”,让他们学习艺术、展现艺术和享受艺术,并完美呈现了这场音乐会作品?让我们一起走进演奏者,聆听他们的“琴声”。

谷振羽

美声音乐作品集制作(等一张刻录南科大学子音乐的CD)(1)

2014级致诚书院学生

平湖幽澜,满城细雨合芳;驼铃悠扬,大漠黄沙苍茫。置身于鹏城的仲夏夜,来自14级的谷振羽同学却用音符将我们带到了那波澜不惊的西子湖畔,那黄尘滚滚的阿拉伯半岛。作为一名非艺术专业的理工科学生,为何能达到这样接近专业的水平呢?艺术教育对理工科学生的成长究竟会扮演什么样的作用?今天让我们首先来听听谷振羽同学的看法。

美声音乐作品集制作(等一张刻录南科大学子音乐的CD)(2)

Q:“为什么会加入钢琴键盘组?这个选择对你有怎样的影响?”

A:“大四时终于等到一个键盘组,前三年由于种种原因也并没有能将钢琴捡起来。大四的时候选了何宁老师的钢琴演奏艺术赏析,被彻底的震撼到了。当时处于大四拿到offer后最清闲的一段时间,听闻了键盘组招新便毅然决然加入了。我顺利通过了面试,被分配到那佳老师键盘组。之后便开始了重新学习钢琴的历程。每周一次课程,那老师在此期间教会我尝试完全不同的触键方法,这是非常有用的。通过老师的指导,自己也能够调整出自己想要的音色。期间每天听着历史上钢琴巨匠们的录音让我受益匪浅。很遗憾是在键盘组期间一直未能拓宽自己的曲目量。总希望能把自己的音色和乐感练到尽善尽美,但总觉得还有差距。”

Q:“音乐会上你弹奏的曲目是什么?学习和演奏过程中有哪些体悟?”

A:“音乐会上,我共演奏了两首曲目。一首是德彪西的阿拉伯风。学习过程中,我听的是Gieseking的录音,由于是mono的版本,无法对其音色进行非常深入的体会,但是对于基本的音乐架构,断句和呼吸是学到了很多的。很可惜米凯兰杰利并没有录这首阿拉伯风,米神作为我认为德彪西最好的演绎者,他录的《image》一直是我常听的专辑。在演奏阿拉伯风的音色处理上,我倾向于把音色做得模糊飘忽一些,有一些乐句的尾音尝试着把音符“悬浮在空气中”。之后与何宁老师讨论过,他指出我的音色过于飘、虚,德彪西的演绎应该是“戴着手套的钢手”。声压和力量完全没有放下来。这也成为我之后一直努力的方向。”

“另一首是《平湖秋月》。这首曲子能找到最好的录音就是郎朗的了。而郎朗的rubato太具个性和戏剧性,参考的意义不是特别大。不过他的引子和第一段音色是我一直想要学习的目标。其实,在很长一段时间我对平湖秋月这首曲子存在误解:我想用钢琴描绘出平湖秋月这样一幅画,似乎有点德彪西象征主义的味道。而之后偶然间与同学聊天得知,《平湖秋月》在广东音乐中是类似于曲牌名的存在,如江城子、念奴娇之类的。而内容其实并不是描绘着平湖与秋月这样的意象,而是充斥人间烟火的男女情爱。因此便调整了我对平湖秋月的处理,终于在演奏会上基本达到我想要的效果。”

指尖微点,音符似量子般跳跃。合上琴盖,余音作星空状萦绕。每一次与钢琴的相遇,都是享受人生的体验。勇于拓宽人生面,敢于追求艺术和美好,谷振羽一直在追求更美好的自己,这也是南科人的气质。

聆听更多关于仲夏夜钢琴音乐会演奏者的音乐和故事,请持续关注我们!

--- 南方科技大学 ---

新媒体中心

供稿 | 艺术中心

编辑 | 熊景星 王天宇

欢迎投稿、建议:

weixin@sustc.edu.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