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介绍了一些史上的才子,大多才华横溢。本文主人公有点不同,是个武夫。
这个赳赳武夫没读过什么书,起自微末,一刀一枪从尸山血海里拼出来,最终位极人臣,被封为西平郡王。不是吴三桂,那是平西王,大反派。
大唐西平王爷李晟(读如胜), 将门之后。父、祖两代都是陇右裨将,为国镇守边陲。可惜父亲去世的时候,他还是个幼童。
上一代不能倚靠,就靠自己。李晟苦练骑射,孝顺母亲,成长为一个勇武刚烈的男子汉。
十八岁那年的雨季,身长六尺的李晟挥泪告别母亲,也告别无忧无虑的少年时代,踏上了从军杀敌的漫漫征程。
当世名将、河西节度使王忠嗣(本号历史文章俞敏洪的道歉有些离题里男主的老丈人),率军进攻吐蕃。敌方有个骁将据城抵御,箭无虚发,射伤了很多攻城将士,唐军攻势为之一阻。
王忠嗣大怒,扬鞭遥指城头,回头厉声喝道:“谁能为我射杀此贼?”
麾下闪出一人,正是李晟。但见他轻舒猿臂拉开硬弓,吐气开声:“中!”瞬时间,弓如满月,箭似流星,城头敌将应弦而倒,再也没爬起来。
李晟一箭成名,得以跻身军官序列。此后,他转战沙场,屡次击败羌、党项、吐蕃、南诏等异族势力,又奉命征讨叛乱的军阀,战功累累,逐步成为皇帝倚重、三军效命的大将。
安史之乱后,朝廷对于各地藩镇武力已经失去绝对的控制权。唐德宗在位期间,发生了 “泾原兵变”,来自泾、原二州的士兵造反,占据长安,拥立前太尉朱泚为皇帝。德宗不得不出逃。
李晟当时正在河北平定叛乱。收到德宗的驰援诏书,当即流着泪命令回师救驾。友军主帅怕独力难支,不放他离去。李晟留下儿子作为人质,不顾一切地迅速率军回援。
各路勤王兵马在长安附近会合,如果能齐心协力,总体实力不弱。然而实力最强的朔方节度使李怀光心蓄异志,与长安城里的伪皇帝朱泚暗通款曲。先是按兵不动,消极怠工。等到有了机会,还悍然吞并了另外两支援军,对李晟部虎视眈眈。
朱泚在京城称帝,李怀光图谋反叛,河朔地区还有三个割据势力的伪政权,天下形势可谓危如累卵。
李晟以孤军对抗众多的军阀,锐气不失。他检阅三军,在军前大喝道:“国家多难,叛逆蜂起。现在御驾外出,京城无主。我世受国恩,在危难之际死于节义,本是臣子的本分。何况诛灭元凶,博取富贵,正是大丈夫行径。我想与大家戮力同心,择机进攻。复兴国家,建不世之功,你们愿意追随我吗?“
三军将士为之激动奋发,纷纷喊道:“誓死服从命令!”
军中大多数人的家属失陷在长安城里,被朱泚掌握,这是动摇军心的隐患。李晟自己家中也有一百多口人在城里,左右有人提及家属,李晟流着泪说:“皇帝在哪里?这个时候哪敢怜惜自己的家。”
朱泚行攻心之计,派李晟帐下小吏的女婿来到军中求见李晟,说:“您的家属安然无恙,我从城中带来了报平安的书信。”
李晟勃然大怒:“你竟敢做贼人的奸细,乱我军心!”立即下令斩杀了他。
主帅不顾家,士兵虽然牵挂家人,但不会心生怨怼。孤军缺乏给养,李晟又与士卒同甘共苦,每每以忠君爱国激励部下。受他的忠义感召,军中没有逃兵,倒是城中有好几批将士出来投诚。天下英豪仰慕他的名声,也常有带着队伍来投奔的。
李晟眼看战机已至,筹划进攻。诸将献策,可以先夺取外围郭城,再攻陷坊市居民区,然后逐步围攻皇城。李晟则认为,这种打法会陷入巷战,殃及市民,不如直捣皇城,一举消灭盘踞在那里的敌方抵抗力量。
计谋一定,誓师进攻。经过四天的激烈交战,击溃叛军,胜利收复了长安。
部队进城,李晟号令严明,约束军纪。有大将私自掳取叛军财物,立即被李晟斩杀。百姓无不感激喜悦。
捷报传到皇帝逃难的地方,群臣一起流着泪恭贺万岁爷:“李晟虔诚奉行圣旨,涤荡凶贼。自古以来,建立功勋、收复都城的大有人在。像这样不惊动宗庙,不骚扰百姓;市场照样开业,市民照常生活,是从来没有过的。”
德宗也哭了,谦虚地说:“天生李晟,是为了社稷万民,不是为了朕一个人啊。”
还有啥好说的?赏!
封王、升官、给房给田给园子。还让皇太子亲手抄写记功文,刻在石碑上。这是告诉李晟:皇家两代人都领你的情,你的福分还可以传给子孙。
然而伴君如伴虎。过了几年,官二代张延赏担任宰相。此人出身河东张氏大族,父亲是玄宗时代的宰相张嘉贞(本号历史文章有的婚姻,像赌博,还是投资?里男主的老丈人)。名门子弟,鄙薄武夫,张延赏一意排挤李晟。德宗被实权派的军阀们吓破了胆,顺水推舟解除李晟的兵权,用高官厚禄把他供起来。
李晟曾经提出让自己的一个儿子迎娶张延赏的女儿,被张家拒绝了。老李对人叹息道:“武人直性子,有什么心结,喝杯酒就能消弭。文士却是当面笑呵呵,背后掏家伙,可怕啊。”
虽然没了实权,到底曾经力挽狂澜、勤王保驾,皇帝对李晟始终宠信不衰,并且在他去世后,对他的儿子们也是眷顾备至。
李晟是个猛将,还有过人的才智。在与叛军对峙的时候,有精通天象的门客观测到,火星一直伴着木星。某一日,这位高人夜观天象后劝说李晟:“现在火星已经隐退了,对皇家有利,宜速速进兵。”李晟回绝说:“天道深远,非我所知。天子外出,我死守臣节而已。”后来到了战事胜负已分的时候,李晟才对幕僚们说:“先前士大夫献策出兵,不是我胆敢罔顾忠言。听说星辰出没无常,如果根据天象进攻,万一火星又突然出现,我军定会不战自溃。”左右叹服。
公事深谋远虑,家庭教育也是细腻过人。
有一年正月,女儿回家省亲。进了门还没踏上正厅的台阶,李晟从屋里出来,板着脸说:“你已经有了自己的家。大过年的,公婆在堂,媳妇应该侍奉孝敬,还要招待宾客。”说罢就打发她回了婆家。
还有一次,李晟过生日,在家里大摆筵席、遍请亲朋。觥筹交错的时候,有个婢女匆匆走到女儿边上,耳语良久。女儿点点头,站起身离席出去,过会儿又回来继续吃。李晟询问何事,女儿回答说:“公公昨晚身子不舒服,我派人回去问候情况。”李晟当时就发了飙,把筷子重重一放,训斥道:“我怎么会有你这么个女儿,真是怪事!你已嫁为人妇,公公染病,怎么能不端汤奉药,却安坐着给父亲过生日?”立即遣回女儿。自己也随后动身去看亲家,还自我检讨没管教好女儿。
对女儿如此,儿子的教育就尤为严格,每日只允许他们早晨和黄昏请安,不得谈及公事。甚至连衣饰穿戴都有细则:市面上流行的华贵装束,李家人不得赶时髦,否则见一次揍一次。
勋贵之家,把李晟的家法成为“西平礼法”。
家教细一点、家风严一点,结果是养了个并垂青史的好儿子,继承了他从马上苦战得来的福分。
李晟家族枝繁叶茂,儿子众多,其中的李愬不是嫡子,生母早亡,由王氏抚养长大。王氏也不是正室,到了她去世的时候,按照礼制,生者只能穿“五服”中最低等的缌麻孝服寄托哀思。
李愬感于王氏的养育之恩,恸哭不已,哀痛逾恒,李晟被儿子打动,违反礼制破例允许他穿更隆重的缞服。
这不是小事。古代的礼制大如天,官宦人家尤其注重,一不小心违制,会被士大夫讥笑。李愬以自己的孝心,为亡故的养母争了名分,侧室享受了正室的礼仪待遇。
没多久李晟又去世,李愬在亡父的墓旁搭了个草庐住下,以艰苦的生活条件来践行孝道。德宗不忍功臣子弟受苦,下诏命他回府居住。李愬不敢违旨,回家住了一晚。第二天,光着脚又奔去墓地。德宗明白孝子之志不可夺,同意他在墓旁守孝三年。
所谓“忠臣必出孝子之门”,李愬入则孝悌,出则忠义。刚出仕的的时候,是依靠父亲的余荫做官。但是凭着谋略和一身骑射本领,逐渐崭露头角。蔡州军阀吴元济反抗朝廷,王师久攻不下,李愬自我推荐前去平乱。到了那里,他先后用计麻痹敌人,并且招降敌方大将,待到时机成熟,亲自率领奇兵,长途奔袭,直捣腹心,生擒吴元济。“李愬雪夜入蔡州”作为一次非常成功的奇袭战例,《资治通鉴》记载很详细,以前曾被收入初中语文课本,现在有时还会出现在初、高中文言文试题里。
李晟、李愬父子,都是富贵尊荣一生,善始善终。在中唐那个动荡的时代,堪称异数。功高盖世是主要原因,个人的谨慎自持、恪守正道也很重要。虽非诗书传家,但是门风谨严,造就了父子英雄的传奇。
相关文章:
俞敏洪的道歉有些离题
有的婚姻,像赌博,还是投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