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承与吉平达成毒杀曹操的计策后,恰巧遇到家奴秦庆童与侍妾云英在暗处窃窃私语,便勃然大怒,欲杀之。在董承夫人的劝说下,董承免了秦庆童一死,但也对二人的苟且之事作出了相应处罚——各打四十大板,并把秦庆童关了禁闭。因此,秦庆童耿耿于怀,逃出董府以后投奔了曹操,把董承与王子服、吉平等人的事情一一向曹操讲述了一遍。这让曹操有了提防,进而导致吉平毒杀失败。这个情节实在平淡无味,简直就是小儿把戏,但是这个情节里有许多值得深究的现实意义。

曹操刺杀董卓主要内容(家奴秦庆童向曹操告密)(1)

先从董承杖打秦庆童说起:他到底该不该这么去惩罚秦某呢?我认为董承做的是正确的。秦庆童身为董承的家奴,必须听从一家之主的任何决定;不论是身份,还是礼仪,他都应该接受董承的四十大板。在封建社会里,家奴地位非常低,有时甚至不如主人怀里的一条狗,还能有什么喜怒哀乐呢?主人给一口饭,则自己吃一口;给自己一杯羹,则自己喝一杯!如果没有董承,那么秦庆童恐怕要站在喜马拉雅山上喝西伯利亚的寒风了!因此,在这里,秦庆童要知道感恩,不应该怨恨董承。有的时候,我们也时常犯这样的错误:父母责骂我们几句后,我们就怀着万千的委屈与怨言,长大以后,翅膀硬了,就开始与父母讲五千年的道理与人生哲理,最后取得了胜利,然而我们的父母业已满头白发。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就在这一个没有意义的道理上纠缠过去了,忘记了父母养育之恩,忘记了比道理还有意义的亲情!这是讲理人永远不知道的,也是我们中国人自己的道理。也许,我们素质提高了,让各种道理都那么地明晰,但是五千年过来了,我们的土地上真没有与父母讲理的一说!实际上,不与父母讲理是一种尊敬,也是一种孝道。因为我们知道感恩,所以不与父母讲理;因为我们的文化有孝道,所以也不可能与父母争出了矛与盾的强弱。可能,这就是我们的文化,是我们的规矩——“父母命,应勿缓!”。他们都是对的,包括一切有恩于自己的人;由此,我们放弃了追求所谓的“真理”,而回到了属于我们的生活!

曹操刺杀董卓主要内容(家奴秦庆童向曹操告密)(2)

当然了,董承惩罚秦庆童一事在今天是错的。毕竟,人与人之间要有一个最基本的尊重!这反映的是封建社会对人的迫害。秦庆童千错万错,也不至于被杖责四十大板;董承依仗自己的权势简直就不把人当人看了。即便在今天,也没有几个人能够经得住那样的刑罚,何况当时他说杀就要杀了秦庆童。可见,古时黎民的疾苦与上层人的“幸福”;一面是地狱,一面是天堂。水火交融的两个世界,却同处一世,自然会出现各种残害与剥削!那么,回到今天,我们是否要互相尊重一下,互相关心一下呢?封建社会的腐朽不是我们要学的,其背后的人性与圣贤留下的东西才是我们要深究的!然而,“熙熙攘攘利来利往!”,生活之中始终充满着利益与人情,于是,有了董国舅,有了秦姓家奴,也就有了解不开的疙瘩!这完全与司马光先生的“唯人为万物之灵”相悖!我们需要追求财富来提高自己的生活品质,也需要追求人性以让明天更加美好。财富始终是离不开人的;先有了人,而后才有了财富。在此,我感觉人是我们一生最大的财富,而财富只是冰冷的一块金条或破铜烂铁。回看东汉的衰落,我们时刻都能够发现东汉皇室的贪婪,即便汉献帝刘协处于那种境地,依旧念念不忘他的江山,却没有一点反思!正由此,东汉给了十常侍、董卓、曹操等人一个机会,让那些人有了可乘之机。试想一下:如果东汉皇室从汉和帝开始以人为本,那么东汉还会沦落到汉献帝时的那种境地么?可见,利益是一把多么锋利的刀,人是多么的重要!

曹操刺杀董卓主要内容(家奴秦庆童向曹操告密)(3)

最后,说一说因秦庆童高密于曹操而使得毒杀曹操计划失败。实际上,秦庆童在此事件中并非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只是一个叛徒!曹操若想杀董承,即便没有秦庆童的存在,也一样会灭了董承;这需要曹操的判断!文中之所以加这么一个情节,其目的是要给我们讲述叛徒的危害。秦庆童是董承的家奴,恰好听到了董承等人的计划;如果家人同心,那么此事绝对不可能败露。但是,秦庆童叛变了,让曹操知晓了此事。而此事又与曹操、董承等人性命相关,最后,只能出现一个结果要么曹操活,要么董承活!这引出了如何忠诚的问题:不论大事小情,自己家的事情要由大家一起解决,绝对不能通过外界来解决自己的问题。秦庆童嫉恨董承,可能因为被打得太重了,也可能因为董承拆散了他的姻缘;但是,这都是可以解决的,或是通过自己的努力,或是董承反省到自己的错误。毕竟,这是一件小事;而秦庆童向曹操高密则是一件关乎整个大家庭的大事。最终直接导致了董承一族被灭,那时秦庆童浪子回头再想当董承的家奴,也不可能了——家亡,则一切都是浮云了。因此,我认为秦庆童犯的最大错误是叛变。他不以解决问题为方向,反而以自己的仇恨种子出卖了自己的家人;这是绝对不可取的。这让我想起了伟人的《矛盾论》,让我知道了内外的区别;忠诚就在这内外之间!、

上述内容是我对“家奴秦庆童向曹操告密,导致毒杀曹操失败”这一情节的分析;明日,继续品读罗先生的《三国演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