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某一刻是否会自我懊悔或沮丧,觉得自己为什么这么差劲,总是没法坚持或者改变自己生活?

例如计划早睡早起,每周健身 3 次,一年读 50 本书,然后都失败了。

但如果我说,这不是你自身的问题,而只是你的习惯策略出现了问题呢?

我们先来做个简单的小游戏。

现在请你用手轻轻摸一摸你的鼻子。

然后,请你走出门口,待10分钟再回来。

接着,请你去外面跑个2km再回来。

我猜,你刚刚大概率摸了摸自己的鼻子,然后可能走出门了,但可以肯定的是你没有去跑2km

如果你有了目标你不会感到累 你是不是和我一样(1)

如果把这三件事情,理解成你的 3 个目标或习惯,我想你应该能更理解这句话。

我们没法达成目标,也许这不是你自身的问题,而只是你的习惯策略出现了问题。

如果你有了目标你不会感到累 你是不是和我一样(2)

斯蒂芬·盖斯在《微习惯》这本书里说到:

我们总是急于责怪自己没什么进步,却无法及时意识到是策略出了问题。之后,我们又会重蹈覆辙,还幻想着能看到一些成效。可是问题在于,如果一种策略已经失败好几次,那就该试试别的了。如果它不适合你,就算适合别人,那也没有价值。

斯蒂芬·盖斯是个宅男,同多数普通人一样,拥有不如意的生活现状,也没有耀眼的履历与高薪的工作,尝试过很多改变却总无疾而终。

如果你有了目标你不会感到累 你是不是和我一样(3)

为了改变现状,他在 2012 年设定了健身的目标,但同以往所有策略不同,这次他的计划却是每天只做 1 个俯卧撑,然而却神奇地成功了。

在几年后,他不仅养成了健身的习惯,并且还能一口气做 16 个俯卧撑。

现在的他,不但不是个普通的肥宅,成为了自我身材管理者,运营着自己的博客,而且还是个小有名气的作家。而这一切,都源自于他当初的 1 个俯卧撑目标,以及后面培养起来的微习惯。

那么,微习惯是什么呢?

01 / 微习惯是什么?

按照盖斯的定义,微习惯就是你强迫自己每天做的微不足道的积极行为。

打个比方,如果你想培养的习惯是,每天做 100 个俯卧撑,那微习惯就是每天做 1 个俯卧撑;如果你的习惯是每天写 3000 字,那微习惯就是每天只写 50 字。

因此,微习惯其实是习惯大幅缩减后的版本。换句话说,微习惯就是用微小的步骤去养成习惯。

如果你有了目标你不会感到累 你是不是和我一样(4)

同传统习惯相比,微习惯的精髓在于足够微小的目标 目标完成后的自由超额。

首先,你在完成微目标后,很可能会继续完成“额外环节”,例如你做完第 1 个俯卧撑达到目标了,很可能会跃跃欲试再做 1 个俯卧撑。

其次,即使你没有超额完成微目标,你的行为也会慢慢发展为微习惯。所以哪怕你每天只是做 1 个俯卧撑,这个健身的行为最后也会发展成你的习惯。

另外,对微习惯来说,不存在当前习惯的完成上限。你愿意的话,你今天依旧可以看 1000 页,只要你能保证第二天仍能满足看 1 页书的最低要求,就没有问题。

如果你有了目标你不会感到累 你是不是和我一样(5)

02 / 微习惯有什么优势?

首先,微习惯不易有压力。

我们的大脑本能会抗拒大幅度的改变,而同现有习惯相比,微习惯所付出的努力和意志力微乎其微。例如一天只做 1 个俯卧撑,所以大脑不易有压力。

其次,微习惯能提升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指的是对自己影响事件结果的能力的信念。

而微习惯策略,恰好是产出自我效能感的机器。因为你不需要任何自我效能感就能开始行动,而你每天的成功还会帮助你提升自我效能感。

另外,微习惯还能给予你自主权。

由于微习惯毫无压力和灵活的特点,哪怕你给自己设定严格的目标,可是它们实践起来却特别轻松,不过几分钟就能完成。

因此在你的潜意识里,不会感到自己被你的计划控制,从而产生厌恶或抗拒心理,因此就更容易让你的目标持续下去。

再者,微习惯能帮你轻松跨出第一步。

还记得以往制定目标,但完成不了的情况吗?原因是目标完成过程中,我们很容易因为目标过高,从而产生恐惧、怀疑、胆怯或犹豫的心理。

我们都知道跨出第一步是征服消极情绪的最佳武器,毕竟当你经历过一件事而且发现它并不可怕,那么恐惧就会消失。而微习惯的策略刚好能帮你轻松地跨出第一步。

最后,微习惯能增强正念和意志力。

最近正念冥想的概念很火,而正念其实指的是对自己思维和行动有清醒的认识。而微习惯在你日常留意跟进自己行为的过程中,会自然而然地培养出正念的习惯。

意志力需要原始力量,但更需要耐力,所以频繁重复小任务就是“锻炼”意志力的理想方法。你的意志力越强,对自己身体的控制就越好。

如果你有了目标你不会感到累 你是不是和我一样(6)

而且,微习惯策略和优势,都是基于大脑的工作原理之上去制定的,这就保证了微习惯策略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因此,运用微习惯策略,最糟糕的情况也只是没有超额完成目标而已。

03 / 微习惯的适用边界

虽然聊了微习惯这么多优势,但是这种方法也有它自己的适用边界。

在适用人群方面,微习惯策略更适用于自驱力不强的朋友。例如我

如果你有了目标你不会感到累 你是不是和我一样(7)

而在习惯培养方面,微习惯只适用于培养好习惯,以及改正被动的坏习惯。

被动的坏习惯指的是坐姿不端正,它的本质其实是,用更好的行为方式取代原有的行为方式。

另外,微习惯不能改掉药物成瘾这类根深蒂固的主动坏习惯,常见的如烟瘾和毒瘾,因为这改变起来可能需要进行心理治疗,以及专业的辅助治疗。

如果你有了目标你不会感到累 你是不是和我一样(8)

接着我们来讲讲,如何制定微习惯策略。

04 / 如何制定微习惯策略第1步:选择适合你的微习惯和计划

1° 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计划。

单一微计划

单一微计划就是只设定 1 个目标计划,因为目标更聚焦所以成功率最高,该方法更适合希望尝试微习惯效果,以及缺乏足够时间精力的朋友。

多项微计划

建议设置的微习惯数量在 2-3 个,因为微习惯虽然容易完成,但数量太多也容易分散精力和增加压力。需要注意的是:所有微习惯加在一起也用不了10分钟就能完成。

混合微习惯

当你在同个目标的两个选项之间难以抉择时,可以使用混合微习惯策略。例如目标是健身,那么微习惯可能是要开车去健身房,还是在家做一个俯卧撑,这时就可以采取该策略,每次只需要完成其中一个就可以。

不过作者本人不推荐这种方式,因为会增加意志力的消耗量,即使只是做决定也会消耗意志力。

2° 把你的习惯拆解到足够微小

原则是把目标定得足够小,小到轻而易举就能完成,并且毫无压力。

例如你的最终目标是每天看 50 页电子书,那么就让你微习惯目标定为每天看 1 页书。

因为当某件事听起来“小得不可思议”时,大脑会认为它毫无威胁,从而不会有抵触心理。

而每天重复这种小到不会失败的行动,就是微习惯策略的关键所在。

3°核对你的微习惯清单

你是否选出了适合自己的微习惯计划?

你的微计划是否小得不可思议?把它们大声念出来,如果你笑了,它们就合格了。

4° 一周弹性计划

接下来的一周内,开始执行微习惯策略,然后评估适合你的方式。

在第一周结束时,你可以进行自我评估:

你有没有感到筋疲力尽?是否发现自己每天都能轻松超额完成目标?完成这些目标是否不费吹灰之力,让你渴望培养更多好习惯呢?是否可以增加更多的习惯?

同时,也邀请你思考下你过得最艰难的一天会是什么样子的,也许是在996刚回家的时刻。这种情况下,你还能完成微习惯吗?不要设想最轻松的时候,要设想最困难的时候。

如果你在高压疲惫,极其忙碌的时候还能完成某件事,那么你每天都能完成它。

第2步:挖掘每个微习惯的内在价值

想知道习惯是否值得我们付出努力,最佳的方法是先认清来源。

因此,最好的习惯应该是直接源于你的生活观念,而不是来自他人的压力和期待。

⚒️使用工具:“为什么钻头”

列出你要培养的习惯后,从现在开始分别问问自己,为什么想培养这个习惯,不断地追问下去,直到形成循环或者问题重复为止。

在追问过程中,你可能会发现有些问题的答案不止一个。不要紧,选择其中最相关的就好了。

通过这种方法,你就可以知道自己是否真的想培养该习惯,以及背后的原因。

第3步:明确习惯依据,将其纳入日程

①基于时间的习惯依据

这种方式适合从事朝九晚五的职场人士,因为日程非常规律,所以有有助于你完成工作,同时培养自控力。

但它也存在缺乏灵活度的情况,例如你原定晚上 9 点去健身房,但是 9 点那会你正好需要临时加班。这个时候错过8点的习惯依据,即便后来仍旧完成了目标,但依旧会陷入一种不知该感觉成功还是内疚的尴尬处境。

②基于行为的习惯依据

这种方式更适合日程比较灵活的人群,不过虽然安排灵活且有弹性,但与此同时也更含糊,因为难以精确判断一项活动什么时候开始结束和开始。

例如你平时习惯在下班后去健身,但是刚好当天产品要上线发布,所以你加班到了 12 点,那么这个时候健身房可能已经关门了,其次当天的目标任务也错过了。

③自由度高的非具体习惯

非具体习惯指的是有多个行动依据的习惯。

这种依据的好处是,微习惯足够小,完成所有目标的时间总和不超过10分钟。也就是说,你可以随便在当天的什么时候完成目标。

因为微习惯小到不可能失败,所以有没有依据无所谓。毕竟你永远都能在睡觉前完成习惯,而且这种每晚一次的习惯检查也会变成习惯,让你重新审视当天的生活。

因此,如果需要依据的话,也可以参考作者的做法,将习惯依据都设置为“一天一次,随时可做”,这也会让事情变得简单。

你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依据。

如果你希望一个行为,能在生活中占据一个你特地为它留出的具体位置,如每周固定锻炼几次,那么前两种方法会更合适。

但如果你想把某件事变成生活的一部分,如保持锻炼或写作,那么自由度高的非具体习惯会更合适,因为相对更加灵活和可控。

第4步:建立奖励回报机制

如果你想更加幸福,享受成就感的方式,是提升生活满意度最有效的策略。

而微习惯是建立在利用微小成就感的基础上,因为其中的 95% 的行为都是你在计划外完成的,所以这种成就感页会更强烈。

正如我的微习惯是每天看 1 页书,但是因为我此时没其他要紧事,所以我看完 1 页书后,就随手多翻了 5 页,这种超额完成目标的行为让我很有成就感,然后忍不住又多翻了 5 页书,从而达成了目标-行为-成就-奖励-行为的正向循环。

不过在初期,你也可以通过设置外部奖励的方式,来培养自己的习惯回路,例如每天目标看完 1 页书后,就奖励自己刷 3 个搞笑视频。

第5步:记录与追踪完成情况

研究表明,把想法写在纸上时,会让其在大脑中更加突出,不管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想法,而打字就不具备这样的效应。

因此当你想到某事时,立刻把它写下来,大脑就会认为这件事比其他想法更重要。

而记录与追踪完成情况的方法,主要有线下记录或者数字化记录两种。

①日历记录法

将每日微习惯完成情况,记录在墙上的日历上,你可以写上微习惯的名称,如果完成了就打个对勾。

与在电脑上记录相比,用纸币打勾会让你的成就感更真实。

想象一下,在日历的 31 个格子上,满满当当都被你目标完成的⭕填满的感觉吧~

②数字化追踪

不管你是用电脑还是手机,在各大应用商店搜索习惯和清单关键词,都会有相应的APP和榜单推荐,根据个人习惯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软件即可。

不过如果你使用的是ios系统,那么也可以尝试Lift APP或者习惯清单APP。

但不管是手写记录还是数字化记录,都要记得定期回顾目标完成情况。

同时为了让你对自己的微习惯进度更敏感,建议将它们放在每天经常看到的地方,例如将挂在书桌前,或者在手机上设置桌面小组件。

第6步:微量开始 超额完成

如果你去过健身房可能会发现,有些人会多次反复地举铁,这其实是在训练肌肉的持久性。

而微习惯的原理与此类似,通过给自己制定意志力低消耗但高频的任务,有助于在反复不断地训练中,让意识力变得更强大。哪怕你每天的习惯足够微小,它最终还是会成为习惯。

那么微习惯是如何产生效果的呢?

一方面来自于微效果超额环节,也就是你在完成微习惯目标后,超额完成的部分,就像你每天看 1 页书,但实际上你基本每次都会看超过 1 页。

一方面来自于微习惯安全网,就是说如果你每天看1页书,最终目标是为了每天能够看 20 页,也许短时间内并不能做到。但是在你坚持每天看 1 页的过程中,你已经不知不觉养成了阅读习惯,所以就会更容易超额完成任务。

最后再强调一次!对微习惯来说,不存在当前习惯的完成上限。你愿意的话,你今天依旧可以看 1000 页,只要你能保证第二天仍能满足看 1 页书的最低要求,就没有问题。

第7步:服从计划安排,摆脱高期待值

尽量避免对微习惯产生较高的期待值,因为这可能会导致我们的目标暗中膨胀。

比如微习惯是每天看 1 页书,但最近每天都看至少 50 页,虽然这短期内看没什么问题,但后续可能会导致我们的逆反心理和产生放弃的想法。

因为我们的隐藏目标可能变成了 50 页,而不是每天看 1 页书。

也就是说虽然我们看似定下每天看 1 页书的目标,但其实当前心里实际定下的是 50 页。

因此我们要把期待值和精力放到坚持目标上,而不要对任务量抱有较高的期待。

即便我们的目标是最终养成习惯看 50 页书,那么在该习惯真正培养起来之前,我们还是先回到每天优先完成看 1 页书的实际目标上,毕竟生活中最强大的武器就是坚持。

虽然超额完成目标是微习惯策略的核心之一,但是即便你短期没有超额完成目标,也不需要担心。你还是很了不起,毕竟你依旧完成了既定目标。这才是最重要的。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作者想养成阅读微习惯,但是直到第57天才出现明显和持续的超额阅读

如果你有了目标你不会感到累 你是不是和我一样(9)

第8步:留意习惯养成的标志

由于行为变成习惯所需的时间平均为 66 天,且不同的习惯和不同的人,习惯养成的周期都不同。

因此我们可以通过以下 6 个标志来留意习惯是否养成。

没有抵触情绪

坚持该行为比放弃该行为更难。

身份认同

你内心完全认同该行为,且乐在其中。

行动时无须考虑

不需要再为是否做该行为而犹豫不决。

不再担心忘记或放弃

不需要担心是否会忘记或放弃做这件事。

常态化

习惯是非情绪化的。当一个行为变为一种常态,你不会再为此而激动不止,它就是习惯了。

它很无聊

好的习惯并不会让人兴奋,它们只是对你有好处而已。

如果你有了目标你不会感到累 你是不是和我一样(10)

最后,在每天完成微习惯策略的过程中,希望你能时刻看看这 8 个原则,以时刻修正自己的进步路线。

05 / 微习惯策略的8个原则

1.绝不要自欺欺人

目标很小并不是问题,你在为了成功而训练大脑。

2.满意每一个进步

每一个伟大的成就都建立在之前打好的基础之上。

追根溯源,你会发现一切都始于那一小步。

3.经常回报自己,尤其在完成微习惯之后

一个完美的行为会在现在给你回报,也会在今后持续给你回报。

4.保持头脑清醒

避免依赖情绪或动力去完成目标

5.感到强烈抵触时,后退并缩小目标

每个重大成就都是由非常微小的步骤组成的,所以一次完成一个步骤并不是弱小,而是精确的表现。

6.提醒自己这件事很轻松

完成所有的微习惯最多不过 10 分钟而已。

7.绝不要小看微步骤

采取微步骤能让你持续控制大脑

8.用多余精力超额完成任务,而不是制定更大目标

大目标在纸面上看着漂亮,但只有行动才算数。

如果你有了目标你不会感到累 你是不是和我一样(11)

至此,关于微习惯的方法就介绍完毕。

最后,我想邀请你做两个练习题。

1.你之前打算培养过什么习惯,然后失败了?你坚持了多少,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2.尝试用微习惯策略,写下你现在想要养成的习惯?需要写出选择的计划类型、习惯依据、进度记录与追踪工具等。

然后从此刻开始,开启你的微习惯养成之旅吧!祝你成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