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起外企,大家的印象是怎样的?其实本人的工作经验也不多,这次讲的是我第一家工作的外企。外企里也有任人唯亲、搞好工作关系的一面。

大部分在华外企都在按规矩办事(我在香港外企工作)(1)

只要沾上老板的姓,一定不是凡人

如果大家的工作时日不浅,一定知道每家公司都有“不能说的秘密”。港资或者中资的话,请一班亲戚朋友过来一起工作,好像再正常不过?但是换成是外企大家怎么想?

外国人的姓名其实很好认,不像我们,如果老板姓李,李是大姓,姓李的不一定全和老板有关系。我们老板的姓还特别长,撞名字的几率完全是微乎其微。所以我们一看到名字就感受到了。对,四个字:“皇亲国戚”。这个只是其一。

其二,外企的管理架构好像看起来,管理人员比较多。也就是说,高层并不止有一个。这就要考自己的记忆了。还好,我们各位高层的姓名每个都有自己的个人色彩。(因为外国人的姓有时会把移民时不同的拼写特色放进去)

有些人,妥妥的就是人生赢家

你是不是也有这个问题萦绕在脑海:公司里高层的亲戚朋友,算不算是高层?这个问题我踩过雷。虽然我很笨,也不至于不知道,肯定关系不一般。

有位高层的女儿在公司工作。每次见到她的名字的信息弹过来,我都是惶恐第一时间回复,生怕回复不及时。还好她和我的工作交集不多,或者说,她的地位是特殊一点、会获得优待一点,但和我没太大关系。

但有一次,我第一时间回复了另外一位高层儿子的信息。我的上司可能当时没睡醒,一收到信息劈头盖脸就把我骂了。理由是:信息里,我的上司抄送在里面,高层的儿子不在抄送清单。等他骂完了,他才看到其实我有,这才喜笑颜开。“不好意思呀,你知道的,这是公司的新高层,我怎么有胆子得罪人家,对吧。”

大部分在华外企都在按规矩办事(我在香港外企工作)(2)

就算是外出公干,也要买好礼物给上司

疫情前,曾经有位同事派过来香港公干。第一次来香港的他,什么都感到新鲜。

大部分在华外企都在按规矩办事(我在香港外企工作)(3)

公干的同事对香港什么都新鲜,去吃个饺子也要拍照

但是工作繁重,没有时间去感受这个花花世界。我们知道,但也没有办法。所以只能在最后一天,让他特意早点收工。他兴奋的心情完全感受到,整个人激动得跳起来。

当时是下午五点,我想着他可能在旺角油麻地走一圈,感受下人间烟火就拜拜了。他有两个问题问我们:第一:我现在出发去搭山顶缆车,还赶得及吗?(来香港公干的同事们,山顶缆车是打卡热点)第二:听说有条女人街,它在哪里?

第一个问题正常,第二个问题我们有点get不到。他就说,原来除了家人之外,他想要给上司买些小礼物。可能上司真的对他不薄,或者他真的很喜欢这个上司,他来了多久,就念了多久。

后来,我们就没有机会再见到他了。

大部分在华外企都在按规矩办事(我在香港外企工作)(4)

不过结局我们都猜到了。公司的生意后来在国外有拓展,他被从公司安排第一个过去打点,一路升职加薪开挂了。

公司里,除了兄弟,还可能有前妻、前夫

中国人有句俗语,叫做“上行下效”。可以想象,高层如此,低层也差不了太多。例如,我们的机器生产线,是相对而言最需要劳力的工作。也就是说,工作内容其实含金量不大。社会招聘的话,流失率可能很高。

公司当然有他们的办法。首先,当你迈入生产线,你发现左左右右的样子都是差不多的。就是这种感觉:

大部分在华外企都在按规矩办事(我在香港外企工作)(5)

对,他们都是亲戚。想象一下香港的什么小韩国街、小印度街的那种感觉。一走进去,你完全听不懂他们在讲什么。

大部分在华外企都在按规矩办事(我在香港外企工作)(6)

(小黄人密语,bibibaba~~)

他们应该把村里的一群人全叫过来了。如果当中有一个人想走,他们就会全体攻击:“oh,这里有你一起奋战的buddy,你真的要走吗?”可想而知,这个团队是多么固若金汤。因此也验证了黑格尔的名句“存在即合理”。

不但是这样,听说,有可能公司同事的前妻前夫就在旁边的部门工作。可能真的熟人好办事吧。

大部分在华外企都在按规矩办事(我在香港外企工作)(7)

世界那么大,总有不一样的人、不一样的企业文化。看问题的时候要取决于观点和角度,能够经得住考验的,存在就是合理的。硬币有两面。所有的东西并不是一棍子打死。

任人唯亲的另一面,其实公司关心员工感受,希望员工找到公司的归属感。如果说给上司送礼,其实另外一面就是,这个人可能是一个知恩图报的人。正所谓,身正不怕影子歪,工具的好坏在于自己怎么利用。

(本文作者:小妹阿四)

*图像影音来自网络和作者,本文版权归香港体验官所有,转载请联系香港体验官微信公众号(ID:ExperiencehkGP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