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网·纵相新闻实习生 胡丰逸 记者 卞英豪

社会老龄化一直是21世纪日本民众的一大议题,随着老龄人口数量攀升,日本每年的死亡人数也在不断增长。

潜移默化间,日本民众对“死”的观念也逐渐有了变化。越来越多民众关心起了自己的“身后事”。随之而来的,便是丧葬市场的壮大,许多企业都注意到了该产业的可发展空间,由此也催生了一种“另类”的主题展会——

日本人的丧葬文化(日本丧葬业大赏)(1)

第五届临终产业展(Life Ending Industry EXPO,简称ENDEX)图源:ENDE

据日本ANN报道,当地时间8月20日,第五届临终产业展(Life Ending Industry EXPO,简称ENDEX)于东京江东区开幕,为期三天,共400多家公司参展,其中不乏来自中国的企业。展商涵盖花卉、石材、佛坛、仪式承办、寺院、物流、IT等各行各业,为日本民众带来了各式或传统或新颖的丧葬服务产品。

日本人的丧葬文化(日本丧葬业大赏)(2)

2018年ENDEX现场人头攒动,展览三日共吸引了2万多人次观展 图源:ENDEX官网

东方网·纵相新闻记者在对琳琅满目的展品进行了一番研究后,总结出了一份“死”也想不到的商品目录。

死后入土为安?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今年6月,东方网·纵相新闻曾报道过日本所推出的价优合葬墓。这个合葬可不是与先祖代代死后睡在一起的“家族墓”,而是与许多素不相识的陌生人,各自的骨灰一人装一袋,埋葬在同一个深坑式纳骨棺中。

而此次的展览会上更是展出了更多前所未有的丧葬仪式,“入土”将不再是生命最后唯一的终点。毕竟,“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日本冲绳海洋墓标会推出了一种名叫“艾露卡”的海洋墓,这种墓碑是将冲绳珊瑚为原料的消石灰粉与逝者骨灰结合制作而成,被送到冲绳海底后,因其材料特性,数个月后就会在海中溶解,与自然完美结合,更不会带来任何环境影响。

日本人的丧葬文化(日本丧葬业大赏)(3)

即将被送入海底的墓碑 图源:冲绳海洋墓标会官网

冲绳海洋墓标会表示这种丧葬仪式适合热爱自然与大海,并渴望死后自由的人。价格根据服务不同,最便宜的方案仅需10万日元,最贵不超过30万日元。公司官网上还显示提供宠物“艾露卡”海洋墓服务。

而死后征途的另一部分“星辰”,也是各有千秋。

此次参展的一家日本公司提供一种名叫“气球宇宙葬”的项目。虽然叫宇宙葬,但其实是将遗骨磨成1毫米以下的粉末,放入一个直径2米到2.5米的气球中,注入氢气,在家属默默祈祷完毕后,就地放飞。这个巨大的气球两个小时后,会上升至30到35千米的高空,由于气压膨胀3到4倍后“嘭”得一下,骨灰便散入了无边无际的空中。

日本人的丧葬文化(日本丧葬业大赏)(4)

“无比浪漫”的“气球宇宙葬” 图源:“气球宇宙葬”官网

如此“浪漫”的“气球宇宙葬”价格不怎么“浪漫”,官网上显示,基本丧葬费用为24万日币(约合人民16000元),若想将全过程用视频录下来,还需另加12万日元(约合人民币8000元)的费用。

当然,如果想要体验真正的宇宙葬,也并非不可能。展览中,有一家名叫“银河舞台(Ginga Stage)”的公司,在今年6月25日,果真利用火箭与人造卫星载着装有逝者骨灰的胶囊,跨越了“大气层的境界线”,将逝者送入了1万公里外的外太空。据悉,这枚人造卫星将绕地球运作最长240年。这么上天一次的花费则高达95万日币(约合人民币63200元)。

日本人的丧葬文化(日本丧葬业大赏)(5)

上:银河舞台在官网宣布6月25日发射成功,共9人“上天” 下:其中参与宇宙葬的一位“旅客” 图

除了人造卫星方案外,客户还可以选择2020年的宇宙旅行(45万日币)、月球旅行(250万日币)以及2021年的宇宙探险(250万日币)共四种不同的方案。

从多年前将骨灰制成宝石,到现如今越来越多仗势壮大又创新的葬礼仪式,或许将来有一天人死了还得犯一犯“选择困难症”。

科技与传统,生与逝的桥梁

去年的ENDEX上展出了一位身着袈裟,名叫“佩帕”的“念经”机器人,轰动一时,而今年的展会上,科技与传统葬礼仪式结合后的产品可以说是更上了一层楼。

日本人的丧葬文化(日本丧葬业大赏)(6)

“念经”机器人“佩帕” 图源:BBC

日本创意工作室二番工坊与Birdman合作,首次展出了一款名叫“小箱(Kohako)”的概念型新式祭坛,将日本民众家中的传统祭坛浓缩成为一个小箱子。结合人脸识别、语音识别、LED触感等新科技技术,让家属得以随时通过屏幕见到自己的思念之人。

日本人的丧葬文化(日本丧葬业大赏)(7)

概念型新式祭坛“小箱(Kohako)” 图源:CNET Japan

现场产品演示中,传统的牌位变成了一个刻着名字的透明USB,内存着逝者的照片与视频,放入“小箱”里,家人只需要轻唤一声“爷爷”,伴随着僧磬一声“叮”与香火的气味,爷爷便会透过 “小箱”上的7.9英寸的液晶屏,再次向孙子孙女们一展笑颜。同时,“牌位”中的内容还可以设置到指定日子播放。

日本人的丧葬文化(日本丧葬业大赏)(8)

“小箱”结构图 图源:CNET Japan

类似的产品还有I SEE THE SIGHT公司推出的扫二维码了解逝者的“电子生平记录”,ARchive Laboratory推出的人物图像、视频等资料AR化留念的服务,以及不少视频制作公司所推出的视频遗言记录服务等。

日本人的丧葬文化(日本丧葬业大赏)(9)

自带二维码的墓碑 图源:I SEE THE SIGHT 官网

除了这些让大家更好地怀念逝去之人的产品,不少企业也将丧葬业与现有成熟的网络技术相结合,让家属能在料理后事的沉重时刻少一点烦心事儿:

日本Asukanet公司推出了一款名叫Tsunagoo(日语中有“连结”之意)的网络讣报服务,遗属只需要将汇集了葬礼时间地点等信息的网页,轻松一点“转发”键便可准确传达给其他来宾,免去了逐个发消息电话通知的麻烦。

日本人的丧葬文化(日本丧葬业大赏)(10)

Tsunagoo展台 图源:ENDEX官网

日本公司Okiseki则专门为墓园开发了地图“墓地英里”,以避免参拜者和墓园管理者在排排墓碑中迷路。

日本Jamcom甚至还推出了僧人在线视频,面对面念经服务。

还有不少制造业公司也努力为丧葬行业添砖加瓦:日本Almarg公司设计了一款“人人都能用”的板塔婆(一种佛教化供具,为扁平木板)专用打印机。

日本内田洋行公司则推出了墓碑3D设计服务,帮助客户将墓碑在软件中视觉化。

展会中还有一家名叫川本商店的公司,针对日本地震多发的特性,为传统石棺墓设计了耐震结构产品,让逝者可以“睡个安稳觉”。

去年ENDEX一名受采访者表示西方人看到这些科技与宗教传统结合的产品(指“念经”机器人)的时候定会非常震惊,因为在西方盛行的基督教中,宗教与科技总是背道而驰的。

但如果这些科技与传统相结合的产物,能让生者少些痛苦,给逝者省些担忧,并为两者架起灵魂交流的桥梁,又何乐而不为呢?

丧葬艺术 赏心悦目又引人深思

日本文化中的独特美学一直以来举世闻名,在全球设计师心目中都有着极高地位。这些日本文化独有的设计理念也渗透进了日本民众生活的方方面面,从铅笔盒到骨灰盒,让各位“潇洒地来,漂亮地走”。

一提到墓碑,大部分人联想到的必定是灰色或黑色的巨大石碑,庄重之余,略显沉重。对此,开发墓园地图APP的Okiseki公司有着两套自己的解决方案:

Okiseki的第一套特色墓碑由彩色玻璃制成,一共有四种不同的结构样式,颜色也可随意选择。墓碑庄重严肃的深色花岗岩作为主体,配合着阳光下璀璨的彩色玻璃,显得更加神圣。

日本人的丧葬文化(日本丧葬业大赏)(11)

五颜六色的玻璃墓碑 图源:Okiseki官网

另一套特色设计“轮廓(Silhouette)”也充分利用了光学原理,阳光透过墓碑顶部的镂空部分照射进来,将镂空部分放置的玻璃制图像投射在墓碑正面,照片随着光微妙地变化,照亮参拜者的心。

日本人的丧葬文化(日本丧葬业大赏)(12)

“轮廓(Silhouette)”示意图 图源:Okiseki官网

去年ENDEX上还曾展出了一面由花朵组成的独角兽——在日本,参拜时放在墓碑前的供花,也并不是单单用白色黄色小菊花那么简单。

日本人的丧葬文化(日本丧葬业大赏)(13)

去年展出的由花朵组成的独角兽 图源:ENDEX官网

今年的展会上,专制永生花的Keika公司带来了kyoka供花系列。颜色肃穆的永生花被花匠一朵一朵小心翼翼地固定在透明的窄长背板上,饱含着对自己失去的重要之人的感恩与思念之情。

日本人的丧葬文化(日本丧葬业大赏)(14)

Kyoka供花示意图 图源:Keika官网

类似的产品还有一家专营“自家墓”的日本公司推出的“花供养墓”,提供了两种“现代”与“传统”的设计。

日本人的丧葬文化(日本丧葬业大赏)(15)

花供养墓,左为“现代”设计,右为“传统”设计 图源:“花供养墓”官网

花可以表达爱慕之情,小小的骨灰盒也能装下无限思念。

由东京Tiara公司设计推出的Lien宠物骨灰盒系列:一枚手掌大的小球里装入了昔日爱宠的骨灰与毛发,精美的外壳上可以选择雕刻星座,镶嵌上诞生石。“想用抚摸了爱宠一辈子的这只手,在它逝后也用爱将它紧紧包裹”公司官网对产品的概念如此描述。

日本人的丧葬文化(日本丧葬业大赏)(16)

精致的宠物骨灰盒 图源:东京Tiara官网

除了宠物用骨灰盒外,日本“佛像世界”公司还为爱猫的日本人还打造了一套猫咪佛像。根据官网上的简介,这套猫咪佛像的存在是为了治愈现代人疲惫的心,只要看到猫咪佛祖们可爱的表情与造型,似乎一切烦恼都能抛到九霄云外,让人舒心。

日本人的丧葬文化(日本丧葬业大赏)(17)

解压的猫咪佛像 图源:“佛像世界”官网

了解完此次临终产业展的一些亮点产品后,似乎“死”这件事或许不再显得那么可怕或“难以启齿”了。

但即便如此,老龄化日趋严重的日本,越来越多的“孤独死”老人仍是一个不容小觑的社会问题。对此,日本遗物整理服务公司在展会上展出了一系列还原孤独死老人在屋内被发现时的场景的缩小模型,希望以此能够引起更多社会关注。

日本人的丧葬文化(日本丧葬业大赏)(18)

“孤独死”场景还原模型 图源:遗物整理服务公司官网

既然无法选择自己以什么样的姿态来到这个世界,何不设计一个“我命由我不由天”式的自如离开世界的样子?日本人的这一系列观念,你怎么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