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小(细幺切xiǎo)从甲骨文、金文看象沙粒降落之形,从小篆看为会意。是“八”和“亅”的会意字。“八”中撇“丿”指女人,捺“㇏”指男人,“八”表示分合之意,这里指示分;“亅”表示纵向相对分切。所以,“小”指男人和女人两两相对分开之意,分则小。借细(xì)和幺(yāo)的切音(xì yāo)表示细微和幼小之意。和大相对,大指示男人和女人两两相合在一起。

各种汉字偏旁部首名称大全 汉字的偏旁部首通解(1)

小的本义为男人和女人两两相对分开之意。引申为1.形容事物在体积、面积、数量、力量、强度等方面不及一般的或不及比较的对象,如小话(短小的故事或寓言);2.通“少”,年幼,如小孽障(小孩子)、小娘子(侍女)、小妮子(女孩子);3.稍、略,如小意儿(小殷勤)、小有(稍有一些);4.将近,如我今年小(奔)六十了;5.用在姓、名、排行等之前,表示爱称,如小冤家(年轻情人之间的昵称);7.狭隘;低窄,如小狭(狭窄)、小榻(狭小的卧具);8.低微,如小喽罗(对绿林兵卒的称呼)、小道儿(邪门歪道);9.指邪恶卑鄙,如小利(扒手)、小佞(才智低下而卑谄善辩者);10.短暂;暂时,如小别(暂别)、小眠(暂眠)、小留(暂时挽留);11.年幼的人,引申为小辈,如妻小、上有老下有小;12.妾,小老婆,如小星(妾)、小娘(妾)、小老婆;13.微细的事物,如小隙(小矛盾,小怨);14.小人,品质不高的人;15.自称的谦词,如小子(对自己的谦称);16.轻视,小看,如小瞧(轻视)。

82.光(观黄切guāng是火的省形“⺌”和“兀”组合而成的字。“⺌”是由竖“丨”和倒八“丷”组成,竖“丨”指示火焰垂直向上升起的特性,倒八“丷”表示分,指火焰发出的光散射;“兀”是孩儿头高而上平,指灯座。光的整体会意为油灯或其它原始的灯具。借观(guān )和黄( huáng)的切音(guān huáng )表示看到的是黄色。(注:多数物质燃烧发出黄色火焰,是因为燃烧物多含有钠离子Na 的原因)

各种汉字偏旁部首名称大全 汉字的偏旁部首通解(2)

各种汉字偏旁部首名称大全 汉字的偏旁部首通解(3)

光的本义为燃烧发光的灯具。引申为1.可见光,如阳光、灯光、晨光、曙光(清晨的日光);2.色泽、光彩,如丝光、油光(光亮润泽);3.荣耀、昭著,如为国争光、沾光;4.光阴,时光,如寸光(短暂的光阴)、光阴荏苒(时光一天一天地逝去);5.景色,如风光、山光;6.恩慧、好处,如沾光、借光;7.特指日、月、星辰等天体,如:光岳(光:星辰,岳:河山);8.称人来访的敬词:四位老先生,今日光顾小园,老夫有何德能?;9.光明,明亮,如光眼(大而有神的眼)、光润(光亮润泽);10光滑,如磨光、光碌碌(光圆滚动的样子)、光圆(光滑圆溜)、光油油(光滑明亮);11.裸露,如光秃秃、光板板(平而裸露的);12.空,净尽,如当光、赔光、输光、吃光;13.通“广”( guǎng)。广大、宽阔,如地光(地域广大);14.照耀,如光烛(照耀);15.增辉,发扬光大,如光宗耀祖、光德(显扬有德之人);16.仅仅,单,如不光为我,也是为他。

光是人类眼睛可以看见的一种电磁波,也称可见光谱。光是由光子为基本粒子组成,具有粒子性与波动性,称为波粒二象性。在科学上的定义,光是指所有的电磁波谱。对于可见光的范围没有一个明确的界限,一般人的眼睛所能接受的光的波长在380~760nm之间。光可以在真空、空气、水等透明的物质中传播。人们看到的光来自于太阳或借助于产生光的设备,包括白炽灯泡、荧光灯管、激光器、萤火虫等。因为光是人类生存不可或缺的物质,光的成语非常多,也有同名的歌曲。

83.口(拟声kǒu)是个象形字。甲骨文字形,象人的口形。楷体是由竖“丨”、横折竖“”和横“一”组成的口,笔画释义为:“丨”指示嘴纵向上下开合;“”表示嘴的圆弧形;“一”表示嘴闭合后为一线横置。在汉字中闭合圆形都用方“口”表示,楷书中没有圆圈笔画“〇”。读音是模拟叩门的声音,表示门为出入之口。口作为汉字构件的有:1.与人和动物口有关的字,如吞、吃、咬;2.与圆形器皿有关的字,如合、告、器;3.与出口有关的字,如各、向、启等。

各种汉字偏旁部首名称大全 汉字的偏旁部首通解(4)

口的本义为人类用来发声和进食的器官。引申为1.出入通过的地方,如井口、火山口;2.人数,如口赋(古时按人口征收的赋税);3.言语,如口声(议论)、口重(言语太重,使人难以接受);4.口才,如口稳(说话谨慎)、口拙(不善言语);5.指牲口的年龄,如口小(牲口年龄小);6.关口,指长城的关口,如口外(长城以北的地区,亦指关外)、口内(泛指长城以内的地区);7.性质相同或相近单位的管理系统,如归口、农林口;8.通商码头,港口,如五口通商、口澳(港口);9.刃,武器或器具上刀片的切割边,如刀口不捲;10.边、沿、圈,物的外缘或边界、常成弯形或圆形,如碗口、杯口;11.口头的,嘴说的,说话的,非书写的,如口词(案件中原告或被告的口供)、口论(口头论说)、口对(口头回答);12.用于某些物品、家畜及人等,如:三口之家、一口井。

84.囗(韦wéi)是围的初文。囗从甲骨文、金文看有围城巡视之意,到篆书、隶书意义发生变化,楷体用方形的“囗”表示闭合的圆形或方形,在楷体中没有“〇”。围中韋是绕其纵线(经线)的纬线,韋的甲骨文和金文是画两足于口上下,但是从篆书到隶变楷化后没有足的痕迹,说明并非绕城巡视,这个上下足是织布机上左右足上下踩踏,来分离经线出现中空的口,所以两足中间是个横口,便于储存纬线的梭子穿过,所以韦是纬的初文。囗繁化为围,一方面把“囗”作偏旁部首用,另一方面可以强调绕城巡防,要经常多次,不可懈怠。韦即标音又会意。囗作偏旁部首的字有囚、四、团、因、回、国、圆、园、囤等,均与环绕有关。

各种汉字偏旁部首名称大全 汉字的偏旁部首通解(5)

围的本义为绕城多次寻访之意。引申为1.闭合的圆形或方形建筑工程。如围堑(围绕营垒的壕沟)、围圆(圆形围墙)、围地(四周山川环绕,形势险峻的地方)、围屏(屏风)、围落(篱笆,栅栏);2.包围,如围歼、围守(包围监守)、围取(包围夺取);3.防守,如围落(藩篱,借指防卫);4.通“违”。违背、离开,如‘其功顺天者天助之,其功逆天者天围之’;5.围子,用土、石、荆棘等围成的防御设施;6.打猎的围场,如围猎;7.封建帝王出外所圈设的禁区,如‘今皇上巡幸曰围,取巡狩义围田’;8.围占江湖淤滩造的田区域,如四围都是花;9包围圈,如撤围; 10.用于四周有围栏或可用以围裹的东西,如一围玉带;11.计量圆周的约略单位,指两只胳膊合围起来的长度,也指两只手的拇指和食指围的长度,如十围、腰阔数围、大树絮之百围;12.姓。

85.山石尖shān )作为独体文,是由象形演化而来。由古文字(甲骨文、金文)的象形到用笔画来合成汉字,可以说是文字的质变过程。那种撇开“汉字八画”再用象形来解字是不科学的。要想正确的通解汉字,必须采用汉字“笔画拓扑”的理论即“笔画释义”来解。竖折横“ ”表示群山起伏,向上凸起;两竖“ 〢”表示垂直纵立地上,两竖的长短不同表示山的高低不同。读音是有石(shi)和尖(jian)相切而成(shi jian),石指示山有石头组成;尖说明山多是上小下大的形状。

各种汉字偏旁部首名称大全 汉字的偏旁部首通解(6)

本义为地面上由土石构成的隆起部分。如山岩(山峰;山崖)、山隈(山角)、山头(绿林好汉占据的山寨)。引申为1. 形状像山的东西,如冰山、鳌山;2. 特指五岳如山斗(“泰山北斗”的缩略,借指卓有成就令人仰慕的人物);3. 山墙 ,如山架(把几层木板镶嵌在墙里的架子); 4.山中隐居之处,如山谷臣(隐士的自称)、山谷之士(隐士);5.坟,如山陵(帝王的陵墓)、山门(墓门);6蚕簇,由禾杆、油菜杆搭成的小簇,如蚕上山了;7.大,巨大 ,如山嚷怪叫,太吵人了、山响;8.山野(谦称),如:山妻(隐士之妻);9姓。

解字参考《中华字通》

各种汉字偏旁部首名称大全 汉字的偏旁部首通解(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