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庆四年(1799)正月初三日,太上皇乾隆帝去世。正月十三日,嘉庆帝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宣布了和珅20款大罪,并下旨抄家;正月十八,赐和珅狱中自尽。

和珅被赐死前和嘉庆的一段对话(对景伤前事怀才误此身)(1)

和珅去世的前三天,也就是正月十五日,和珅伤感地写下了《上元夜狱中对月两首》,其中有这么两句:“对景伤前事,怀才误此身。”意思就是因为自己太有才,所以才落得这个下场。

和珅这番话未免有点自恋,但也不能说是言过其实,事实上,和珅的确很有才华。

第一,语言天才。

和珅很有语言天赋,乾隆帝曾经大加赞赏:“于清文、汉文、蒙古、西番(藏文)颇通大意。”也就是说他精通满蒙汉藏四种语言,并在日常的政务活动中大有作为,尤其是办理西藏事务,需要会藏语的人,和珅恰如其分地堪当此任,这就是和珅与众不同的地方。

第二,记忆天才。

和珅记忆力好,这是不争的事实。资料记载,有一次乾隆别出心裁,用《论语》中的一句话下了一道谕旨:“虎兕出于柙,是谁之过与?”大臣们面面相觑,谁都没明白其中意思,和珅挺身而出道:“典守者不得辞其咎。”

乾隆一听大喜,低头一看,是个清秀的小男生听明白了。这句话出自《论语·季氏》,孔子这样说:“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乾隆的用意是追究责任的意思。

还有一次,乾隆在看《孟子》,天色已暗,乾隆看不清书上的注,就命和珅掌灯。当时和珅就问皇上是那一句,乾隆告诉他之后,和珅把书上的注全部背了出来。可见,和珅记忆力之强。

和珅被赐死前和嘉庆的一段对话(对景伤前事怀才误此身)(2)

第三,外交天才。

和珅善于外交,最突出的一次外交活动,就是乾隆五十八年八月,乾隆帝在避暑山庄万树园接见了英国使节马戛尔尼。接见之前,和珅与马戛尔尼反复商讨接见礼仪问题。起初,和珅坚持马戛尔尼见到乾隆帝后要行三跪九叩大礼,马戛尔尼坚决拒绝。

在这种互不相让的情况下,和珅灵活运用,采用了折中的办法,即按照会见英王的礼节曲一膝,行半跪下礼,经过此番交涉,英使马戛尔尼认为和珅是一位“成熟的政治家”,具有外交天才。

和珅被赐死前和嘉庆的一段对话(对景伤前事怀才误此身)(3)

第四,办案天才。

和珅曾经办案如神,别人拿不下来的案件,他能够顺利结案。乾隆四十五年(1780)正月,海宁揭发大学士兼云贵总督李侍尧贪污事,乾隆下谕旨命刑部侍郎喀宁阿、和珅和御史钱沣赴云南查办李侍尧。

可是,李侍尧非常顽固,案件毫无进展。和珅想了办法,拘审李侍尧的管家赵一恒,从这里打开了突破口。赵一恒把李侍尧的所作所为一一向和珅作了交代,和珅把赵一恒交代的事项笔录下来,又命人召来了李侍尧属下的官员,当着他们的面宣告了赵一恒的供述,那些原来忠于李侍尧的官员见和珅已掌握了证据,便纷纷出来指控李侍尧的种种罪行,和珅取得了实据,迫使李侍尧低头认罪。这个案件的审理,展示了和珅出色的办案才华。

和珅被赐死前和嘉庆的一段对话(对景伤前事怀才误此身)(4)

如此看来,和珅诚如他所说的那样“怀才误此身”。实际上我们也可以发现,在乾隆朝后期著名的两个大臣中,如刘墉,机敏不如和珅,纪晓岚太过书生气,不懂圆转,他们两人的优点和珅全都具备,而他们的缺点和珅却一点没有。

但是和珅贪婪成性,最终走上不归路,所以太过聪明也未必就是一件好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