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诗中的长安意象(长安诗话杜牧)(1)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这些直到现在都脍炙人口的诗

均为唐代儒客文人之智慧佳作

长安伴风月 诗文携青史

“长安诗话”系列第一期

在恢弘的悠悠风华中

领略杜牧的岁月史诗

杜牧诗中的长安意象(长安诗话杜牧)(2)

杜牧诗中的长安意象(长安诗话杜牧)(3)

杜牧诗中的长安意象(长安诗话杜牧)(4)

杜牧诗中的长安意象(长安诗话杜牧)(5)

杜牧是唐京兆万年人

也是长安杰出的诗人

历任过节度使掌书记、监察御史

殿中侍御史、史馆编撰等要职

可谓是经略之才

且诗、文均有盛名

杜牧诗中的长安意象(长安诗话杜牧)(6)

他在劝学诗里告诉后辈:

我家公相家,剑佩尝丁当

旧第开朱门,长安城中央

杜牧诗中的长安意象(长安诗话杜牧)(7)

杜牧诗中的长安意象(长安诗话杜牧)(8)

也将英雄情怀写进诗里:

荡荡乾坤大,曈曈日月明

叱起文武业,可以豁洪溟

杜牧诗中的长安意象(长安诗话杜牧)(9)

杜牧主张凡为文以意为主

以气为辅,以辞采章句为之兵卫

并能吸收、融化前人的长处

以形成自己独有的文风

杜牧的古体诗受杜甫、韩愈的影响

题材广阔,笔力峭健

他的近体诗则以文词清丽、情韵跌宕见长

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

其诗英发俊爽,多切经世之物

在晚唐成就颇高

杜牧诗中的长安意象(长安诗话杜牧)(10)

杜牧诗中的长安意象(长安诗话杜牧)(11)

杜牧诗中俊爽的风格

是既有峭健之意

又有风华流美之致

清朝文人管世铭点评道:

杜紫微天才横逸,有太白之风

而时出入于梦得

七言绝句一体,殆尤专长

杜牧诗中的长安意象(长安诗话杜牧)(12)

千里江南,处处莺莺歌燕舞

桃红柳绿,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

在临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郭

到处都有迎风招展的酒旗

亭台楼阁都矗立在朦胧的烟雨之中

杜牧诗中的长安意象(长安诗话杜牧)(13)

杜牧诗中的长安意象(长安诗话杜牧)(14)

杜牧诗中的长安意象(长安诗话杜牧)(15)

站在山巅,放眼望去

造物主仿佛挥动一双光影魔术手

调弄大自然的色彩,让秋日层林渐染

江水悠悠,平阔如镜

远近景都倒映其中

如此美景铺展眼前

心中愤懑为之云散

他与知己在此纵情畅饮,追忆往昔

杜牧诗中的长安意象(长安诗话杜牧)(16)

杜牧诗中的长安意象(长安诗话杜牧)(17)

杜牧诗中的长安意象(长安诗话杜牧)(18)

杜牧在首联与颔联

运用电影镜头的描写手法

为我们展现出一幅绮丽的骊山图景

用“绣成堆”的骊山华清宫建筑群

来展现“一骑”遥望中的骊山总貌

以“回望”起笔

层层设置悬念,以史讽今

全诗不事雕琢,清丽俊俏

达到了以微见著的艺术效果

杜牧诗中的长安意象(长安诗话杜牧)(19)

高楼风雨感斯文,短翼差池不及群

刻意伤春复伤别,人间惟有杜司勋

杜牧之于唐朝

就有如唐诗之于文学

唐诗或深情缠绵,或通俗易懂

或关注现实,或绮丽精巧

是感叹人生,寄情山水

游历大千世界,舞剑吟诗,悲喜人生

种种唐诗加在一起

共同铸就了不朽的文学之魂

大唐不夜城中央景观带上的雕塑

持续讲述着盛世长安的故事

杜牧诗中的长安意象(长安诗话杜牧)(20)

“大唐群英谱”雕塑群中

唐代诗歌领域的代表人物

被刻画的栩栩如生

蕴含着深厚历史意义的雕塑

与大唐不夜城浓郁的盛唐底蕴相得益彰

“诗必盛唐”

唐诗作为古典文学的巅峰存在

其璀璨的光芒永远不会黯淡

杜牧诗中的长安意象(长安诗话杜牧)(21)

千年诗文犹在

古都流光不改

从大唐不夜城向北大雁塔东西步行街

“诗意长安”主题树木灯条

百余组唐诗灯牌

彰显着中华诗歌文化千年风华

杜牧诗中的长安意象(长安诗话杜牧)(22)

日升月落间千年而过

一座不夜之城簇拥着不朽的盛唐

光影斑驳 流光溢彩

长安诗话 一梦千年

杜牧诗中的长安意象(长安诗话杜牧)(23)

文章来源:大唐不夜城官方

编辑:刘哲嘉

校对:张晗笑

初审:王海宁

复核:杜梦玉

终审:张 毅

<部分图片、字体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协商删除>

杜牧诗中的长安意象(长安诗话杜牧)(24)

杜牧诗中的长安意象(长安诗话杜牧)(25)

大唐心意 | 曲江避暑通道已开启,共享长安夏微凉~

长安夏微凉 | 拒绝宅家!夏日在曲江挥洒汗水吧!

长安夏微凉 | 衣香鬓影,大唐夜宴,一起追寻古老的梦

杜牧诗中的长安意象(长安诗话杜牧)(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