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4日,满载货物的南航CZ451航班从上海浦东国际机场飞往荷兰阿姆斯特丹,这是南航在上海恢复货机运行的第一个航班,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上海开工复工最新通告?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上海开工复工最新通告(上海近半规上工业企业复工)

上海开工复工最新通告

5月4日,满载货物的南航CZ451航班从上海浦东国际机场飞往荷兰阿姆斯特丹,这是南航在上海恢复货机运行的第一个航班。

5月6日,上汽集团发布消息,4月复工复产后,当月销售整车16.7万辆。

5月11日,“格罗壮丽”号滚装船载着4700辆特斯拉汽车驶往斯洛文尼亚科佩尔港……

疫情形势趋稳向好的上海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目前,全市9000多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已复工4400多家,占比接近50%,重点工业企业复工率超过70%。上海已发布两批复工复产重点外贸企业“白名单”,包括货物贸易类、服务贸易类、外资总部类和口岸服务类企业704家,第三批名单820余家也将于近日发布。5月16日起,上海分阶段推进复商复市。

重点企业复工,带动更多厂商加快复产

浦东张江,中芯国际生产车间,机器不停运转,5089名员工一直坚守岗位。为帮助企业克服厂区和生活区分离带来的困难,浦东新区提供有力支持,织密企业安全生产闭环。

保障重点企业生产,是上海稳经济的重要任务之一。疫情发生以来,上海集成电路行业顶住压力,努力解决供应链、物流、员工返岗等诸多困难。以华虹集团、中芯国际、积塔半导体等为代表的重点企业,超过1.5万名员工坚持闭环生产,全行业产能利用率维持在90%以上。

自4月启动复工复产压力测试以来,上汽集团在沪所属企业中,已有4万人参与闭环生产和运营。

位于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的宁德时代上海工厂,90%的工人已经上岗,产能恢复到疫情前水平。这家生产动力电池的工厂,不仅支持了电动汽车生产企业的复工复产,也带动了不少供应商陆续恢复生产。

“进展一天比一天好!”在G60科创走廊松江出口加工区达丰制造城,达丰(上海)电脑有限公司管理部协理李国穗说,“现在每天都有解除隔离的员工上岗。”

G60科创走廊是我国重要的产业链供应链基地之一,达丰则是国际笔记本电脑、新能源汽车电子模块的重要生产基地,平时在岗员工有4万多人。松江区专门建立指挥部,现场协调推进达丰复工复产,到5月15日,上岗员工超过8000人。目前,松江G60科创走廊沿线有2239家企业复工,复工率达86.9%。松江区区长李谦说:“我们实行‘一企一策’,推动‘能复尽复’。”

上海是集成电路、大飞机、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高端制造业的集聚区,也是国际国内产业链供应链的重要节点。为了确保重点产业不停顿,上海从4月16日起陆续发布重点工业企业复工复产“白名单”,并同步出台疫情防控指引。汽车、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重点产业链持续恢复、提高产能,龙头企业继续保持稳定生产。上海市经信委总工程师张宏韬说:“总体来看,全市工业企业复工复产稳中向好。”

运输贸易提升,重点工程项目陆续复工

保障货运畅通是重点。上海港是国际枢纽港,受各地疫情影响,陆路运输受到一定阻碍,为此,上港集团充分利用整体优势,优化进港提箱方式,保障集装箱及时到港出运,及时推出集装箱“陆改水”服务,加快水路业务通道开拓,服务范围涵盖上海港洋山、外高桥码头,以及长三角和长江流域相关港口。

洋山港特殊综合保税区5月9日的报告显示,疫情期间,洋山港码头整体运营相对平稳,3月、4月的日均集装箱吞吐量分别为6.6万和5.9万标准箱,分别为一季度平均值的90%和85%。

随着国际国内贸易交易的不断提升,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库区开始变得繁忙起来,193家实体园区运营企业已复工,占总数的85%。梅特勒托利多亚太区分拨中心运营总监丁运伟说:“分拨中心实行闭环管理,4月份实现去年同期80%的销售量。”

重大工程陆续恢复施工。腾讯长三角人工智能先进计算中心及生态产业园总投资超过450亿元。“主体楼的深坑地基工程停工多天,我们担心会造成不可逆影响,于是紧急提交了复工申请。”项目方上海珑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顾炯说,松江区接到申请后,迅速安排有关部门到实地进行风险评估,当天就同意了复工申请。

在临港新片区,580多个在建工程已复工约1/4。临港新片区管委会高科处处长张彤说:“我们将进一步加强指导和服务,帮助企业申办员工电子通行证、车辆通行证,提供返岗交通工具和核酸采样预约服务,推动企业更好复工复产。”

5月5日,上海轨道交通13号线西延伸纪翟路站和18号线二期长江西路站工地,再次响起大型挖机设备的轰鸣声,恢复了往日的作业场景。

金融市场稳定,助企纾困措施急用先行

金融要素市场是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重心,疫情发生以来,上海证券交易所、上海期货交易所、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中国外汇交易中心、上海清算所等各大要素市场组织力量坚守岗位,确保市场正常运转。各证券、期货、基金等经营机构坚持驻司值守和居家办公,保证投资、交易、风控、运营等业务不断线。

金融市场与机构利用金融工具和产品,积极助力上海抗疫和经济发展。4月18日,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制定出台23条金融支持政策。人民银行上海总部按照急用先行原则,专门出台20条配套举措,推动政策红利更快速、更充分释放,特别注重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3月至5月8日,上海金融机构向731家保供、物流企业发放贷款335亿元,其中80%为信用贷款;向餐饮零售、旅游运输等受疫情影响较大的1万多家企业发放贷款723亿元。

银行加大信贷投放,满足了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的资金需求。截至一季度末,上海主要中资银行普惠贷款余额超过6400亿元,同比增长30%,为中小企业累计投放无缝续贷1992亿元。截至4月末,主要中资商业银行对货运司机和货运物流小微企业信贷余额280亿元,较年初增长12.4%。

针对部分企业和市民“保障少”“赔付难”的顾虑,上海保险机构设计了责任更广、价格更低、覆盖更全的普惠保险产品,通过减费让利、延后保费缴纳等方式,加强减负惠企,加大赔付力度。目前,在沪保险公司涉疫保险赔付金额超过3400万元。

国际资本拓展在华业务的信心不减。5月3日,大华银行宣布作为首家外资银行落地临港新片区,今年第三季度将正式开业。5月8日,欧莱雅宣布在奉贤区设立该集团在中国市场的首家投资公司,这也是上海复工复产期间首家世界500强跨国企业签署的投资项目。

作者:本报记者 谢卫群 邱超奕 沈文敏

来源: 人民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