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阴历正月十五是中国人很重视的传统节日,元宵节。元宵节也叫“上元节”,春灯节,是很多家庭团圆的节日。

元宵节为什么吃元宵 元宵节的传说(1)

元宵节的传说,众说纷纭,查阅网上大致有一下几种:

一、天帝护神鸟报复说。传说在很久以前,凶禽猛兽肆掠,四处伤害人和牲畜,人们就组织起来打它们。误伤一只因为迷路而降落人间神鸟致死。天帝知道后大怒,欲派天兵下凡去烧死老百姓。天帝的女儿非常善良,就下凡秘密告诉了老百姓。有一个老人想了一个法子,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这三天让家家户户都在张灯结彩、放鞭炮、燃放烟火。天帝往下一看,发觉人间一片红光,响声震天,连续三个夜晚都是如此,以为是大火燃烧的火焰,心中欢喜。就不再拍天兵下凡了。人们就这样保住了自己的生命及财产。为了纪念这次成功,从此每到正月十五,人们都悬挂灯笼,放烟火来纪念这个日子。

元宵节为什么吃元宵 元宵节的传说(2)

二、“火把”由来说。又一说,元宵节起源于“火把节”,汉代民众在乡间田野持火把驱赶虫兽,希望减轻虫害,祈祷风调雨顺,获得好收成。直到今天,中国西南一些地区的在正月十五用芦柴或树枝做成火把,成群结队高举火把在田头或晒谷场跳舞。隋、唐、宋以来,更是盛极一时。参加歌舞者足达数万,从昏达旦,至晦而罢。这就慢慢形成了元宵节的风俗,习惯早已有了较大的变化,但至今仍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火把也逐渐变为了挂灯笼,燃放烟花爆竹等。

元宵节为什么吃元宵 元宵节的传说(3)

 三、三元说。 还有一说是元宵燃灯的习俗起源于道教的“三元说”;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十月十五日为下元节。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别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乐,故上元节要燃灯。

元宵节为什么吃元宵 元宵节的传说(4)

四、东方朔说。传说汉武帝有一个宠臣,名叫东方朔。正月的一天,东方朔闲来无事,后花园赏景时,看到一个宫女要投井自尽。东方朔慌忙拦住了这个宫女,并且问她缘由。宫女说:"我叫元宵,从小当了宫女,没有见过父母和妹妹几面。每当春节,看到别人高高兴兴的,我心里就更加难受。所以就.....。"东方朔想了想说:"你不要伤心,我一定在这个月十五就让你见父母和妹妹。"

东方朔第二天化妆成一个算卦的,在长安街头为人算命。让每个人算命的?,抽到的都是"正月十六必自焚"签。众人忙求问怎么破解,东方朔说:"在正月十五火神君要派来一位赤衣女神,她就是奉命来烧长安的。我们求她就可能躲过这一劫。要上奏皇上,只有皇上有办法解决。"说完扬长而去。众人联奏送到皇上,皇上大惊。连忙问来东方朔如何化解,东方朔假装思考了一下,说:"十五晚上,全城人燃放烟花爆竹,挂上写有“元宵”的灯笼,让城外所有人进城赏灯。把长安城里好的灯火通明,热热闹闹,火神君就以为长安城里起了大火。"皇上连夸:"此计甚妙,此计甚妙。"到了十五元宵的父母和妹妹来到了长安城里,看到了灯笼上写着"元宵"。元宵的妹妹大声叫着:"元宵!元宵!"元宵听见了,和父母妹妹见了面,高兴地不得了。从此,人们将正月十五定叫"元宵节"。并且每年这个时候都燃放烟花爆竹,成了一种习俗。

元宵节为什么吃元宵 元宵节的传说(5)

五、平吕说。元宵节是汉文帝时为纪念“平吕”而设。相传吕后一系在吕后死后害怕大全旁落,密谋叛乱,宗室齐王刘囊联合开国老臣周勃一起平定了“诸吕之乱”。平乱之后,众臣拥立刘邦的第二个儿子刘恒登基,称汉文帝。文帝深感太平盛世来之不易,便把平息“诸吕之乱”的正月十五,定为与民同乐日,京城里家家张灯结彩,以示庆祝。从此,正月十五便成了一个普天同庆的民间节日--“闹元宵”。

元宵节为什么吃元宵 元宵节的传说(6)

六、祭神观舍利子说。印度古国在腊月最后一天在城周围点灯,让市民看“佛舍利放光雨花”,称之为“大神变”。当天正是我国的正月十五,东汉明帝刘庄信佛,下令正月十五当天效仿“大神变”的做法,在宫廷和寺院里“燃灯表佛”。到了南北朝,张灯已经十分普及,到了唐代,更加盛行。睿宗和玄宗都曾在当日关花灯。特别是睿宗,曾点燃前瞻灯,观灯三夜,其自己也到安福门敢看。此风俗逐渐变成了元宵节。

元宵节为什么吃元宵 元宵节的传说(7)

元宵节的习俗。元宵节的节期与节俗活动,是随历史的发展而延长、扩展的。就节期长短而言,汉代才一天,到唐代已为三天,宋代则长达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点灯,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里才落灯,整整十天。与春节相接,白昼为市,热闹非凡,夜间燃灯,蔚为壮观。特别是那精巧、多彩的灯火,更使其成为春节期间娱乐活动的高潮。至清代,吃元宵,挂灯笼,猜灯谜,舞龙、舞狮、跑旱船、踩高跷、扭秧歌等内容,形成了元宵节习俗。(集多篇网传修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