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环保谣言满天飞的局面,需要科普工作者和公众共同努力,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地沟油到底有多强大?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地沟油到底有多强大(地沟油比砒霜要毒百倍)

地沟油到底有多强大

改变环保谣言满天飞的局面,需要科普工作者和公众共同努力。

内蒙古风电偷走北京大风导致雾霾,地沟油比砒霜要毒100倍,石油焦是雾霾罪魁祸首……面对这些“论断”,非专业人士可能都会莫衷一是,有些人就稀里糊涂地相信了。其实,这些都是谣言。

谣言年年有,这些年特别多,环保领域也不例外,而且涉及方方面面。

环保谣言是如何产生的,为什么这么有市场,该如何遏制其传播?记者采访了各方专家。

谣言刺痛公众神经

对环境问题的强烈关注,与环保专业性结合,易形成“社会流瀑”

什么是谣言?

“没有相应事实基础,却被捏造出来并通过一定途径传播的言论,就是谣言。”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匡文波说,谣言最根本的一个特点,是不符合事实。在传统社会中,谣言通过人与人口耳相传,一传十十传百。进入互联网时代以后,谣言借助网络平台实现传播效率的飞跃,传得快、传得远,这是过去所有传播方式所不具备的。

“环境问题复杂多变,涉及多个学科,具有一定的专业性和知识性。”公众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说,遇到突发事件,又与公众生活息息相关,就会产生种种猜测,很多猜测似是而非、不胫而走。有些谣言影响有限,但有些谣言就会造成社会恐慌,影响社会正常秩序。有些谣言有指向性,比如雾霾相关的谣言,还会影响环境治理,危害不容小觑。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唐杰认为,谣言可能带来两个层面的危害:一是侵害个人、群体或组织的合法权益;二是影响经济社会秩序的正常运行。

“煤炭平均含硫量1.4%,进口高硫石油焦含硫高达5.5%—7%。烧石油焦,每年向大气多释放了30万—50万吨硫磺,这不雾霾才奇怪呢。”前不久,一篇题为《雾霾真相——进口高硫石油焦》在互联网铺天盖地传开,文章将矛头对准石油焦,似乎石油焦是雾霾的罪魁祸首。

随后,情况发生反转,国家发改委能源所有关负责人表示,煤炭在我国能源结构中占主导地位。作为石油副产品的石油焦在中国产量很低,使用量也非常有限,把石油焦当作雾霾罪魁祸首的论断,既不准确也不符合实际。那篇文章是彻彻底底的谣言。

类似环保谣言不在少数。去年“六五”环境日,北京市环保局首次发布十大环保谣言,涉及雾霾、水污染、固体废弃物以及电磁辐射等多方面。看到权威辟谣释疑后,估计很多人都有恍然大悟之感。这些谣言都曾甚嚣尘上,刺痛公众的神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