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饭煲这种东西可以说是居家必备了,可是花几千块买电饭煲可谓需要很大的勇气以及面对周遭不理解的目光。但是我觉得既然五六千的iPhone可以用两年就换,那两三千的电饭煲我可以用十年啊,再说,父母老了,买个好电饭煲陪他们吃吃饭也是很幸福的事。

在前年,花了1000元买了号称「可以媲美日本3000元电饭煲」的米家压力IH电饭煲,用了两年,饭煮的不错,但是也遇到一些大大小小的问题,比如纯白全塑料的外壳已经伤痕累累;冷凝没做好,打开盖子有超多水珠;内部的涂层已经有了一些脱落,哎,一分钱一分货,还是继续升级好了。

大家都知道,在日本本土或者海淘买电饭煲要比在国内购买同款电饭煲,便宜个千百块,但是有两个问题,第一是要额外购买110V变压器,一个2000w的变压器摆在厨房既占空间又增加了危险,另外就是假如电饭煲发生了问题,国内的保修要比海淘方便很多。

对于电饭煲来说,日系的都很不错,比如象印,虎牌,东芝以及松下;不过真的要说到各种黑科技的话,还是东芝比较多,可是东芝属于技术性宅男,作为世界第一台电饭煲的生产厂家,更热衷于关上门来搞研究,对于国外的市场宣传不多,那么今天就让我来带大家了解一下东芝的新旗舰真空压力电饭煲RC-CS10M。

我买的这款电饭煲,有两个型号,分别是RC-CS10M以及RC-CS18M。这个10代表1L的意思,在日本指的是可以煮1升的米,一般也用5.5合表示,在中国大约相当于3L饭,大概能够供6个人食用。

东芝电饭煲的使用(东芝真空压力电饭煲体验)(1)

除了电饭煲本身,还提供了量杯、蒸架、饭勺以及饭勺架。

东芝电饭煲的使用(东芝真空压力电饭煲体验)(2)

东芝电饭煲的使用(东芝真空压力电饭煲体验)(3)

饭勺架有点仪式感,可以两种方式摆放饭勺。

东芝电饭煲的使用(东芝真空压力电饭煲体验)(4)

量杯也提供了两个,分别是180ml和90ml,方便大家更精确的盛米。

东芝电饭煲的使用(东芝真空压力电饭煲体验)(5)

东芝电饭煲的使用(东芝真空压力电饭煲体验)(6)

日系家电的说明书都属于很详细的水平,包括用电饭煲玩出什么新花样也有教程。

东芝黑科技介绍

真空浸泡

东芝电饭煲的使用(东芝真空压力电饭煲体验)(7)

当开始煮饭时,利用锅内的真空泵,抽出其锅里的空气,包括米内部的空气,这样米就能够更好地吸收水分使水能够沁透到米的内部,大约只需要十几分钟的时间就能够使米达到最理想的含水率。

东芝电饭煲的使用(东芝真空压力电饭煲体验)(8)

常压与真空中大米浸泡后的比较,真空中的水分浸透至米粒内部。

东芝电饭煲的使用(东芝真空压力电饭煲体验)(9)

另外在真空下,米粒吸水时反复进行减压,米粒中的甜味成分融入水中;接着呢,融入水中的甜味成分包裹在每一粒米的表面,让煮出来的米饭更美味。

真空保温

东芝电饭煲的使用(东芝真空压力电饭煲体验)(10)

还是利用真空泵技术,将锅内残留的空气吸出,保持密封状态,防止米饭酸化导致的泛黄以及异味产生的的同时,还能抑制水分蒸发;这个剩饭用过冰箱的同学深有体会,放了一夜,基本米饭都会出现发酸的情况;东芝这款最长能提供40小时的保鲜。

高温烹饪、压力可变

东芝电饭煲的使用(东芝真空压力电饭煲体验)(11)

主要就是利用在煮饭时不断改变压力而使米饭在锅里上下翻动,从而使米饭的受热更加均匀,另外配合高温105°C,让大米糊化更充分。

内锅材质

锅体的材质分为很多种,比如东芝是合金「其中又有金、银、铜」,三菱是纯炭釜,象印是南部铁器,三洋是纯铜,虎牌是土等等。

东芝电饭煲的使用(东芝真空压力电饭煲体验)(12)

个人我觉得合金内胆要相对安全一些,主要是对于电饭煲这种东西,表面涂层或者镀层不会脱落才是最重要。

东芝电饭煲的使用(东芝真空压力电饭煲体验)(13)

东芝的合金主要是由几种不同金属材质组成,不同材质的区别主要是热传导率不同,带来的变化就是加热效率以及维持高温的能力。

比如我买的这款内部用的就是钻石涂层,热传导性远远高于金银铜等,可以快速充分得传递热量给大米。

东芝电饭煲的使用(东芝真空压力电饭煲体验)(14)

除此之外,内胆的细节也做了很多提升,比如锅底设计了波纹,能够增大与水的接触面,持续加热水使其沸腾,让米的中心也能充分加热。还有锅的表面加工成蜂窝形状,也是为了提高热传导效率,文章后面有详细的对比。

IH加热技术

东芝电饭煲的使用(东芝真空压力电饭煲体验)(15)

这个技术现在可以说是全世界普及了,日本电饭煲起的头,现在国产的电饭煲也基本普及了。简单说就是通过磁场的变化直接加热,另外采用了多线圈能够实现对内胆的环绕加热,使加热更均匀。现在的电饭煲里面有内置了智能芯片,可以存储多种不同的方案,对应不同的米种,以及口感,可谓十分方便。

还有一些其他的科技,在体验的时候,再一一跟大家介绍吧。

外观

东芝电饭煲的使用(东芝真空压力电饭煲体验)(16)

这款机型有两种颜色,一种是白金,而我买的是大红色,更符合爸妈的喜好。

东芝电饭煲的使用(东芝真空压力电饭煲体验)(17)

顶部是电饭煲的操作区,实体按钮,功能键不多,操作起来很简单,中间的显示屏用来选择米饭的种类、煮饭的方法等,林外这个屏是24小时常亮的,因为设计了内置电池,用来显示时间,记忆用户操作的模式。

东芝电饭煲的使用(东芝真空压力电饭煲体验)(18)

发现了一个小细节,机器的主要按钮都是盲文标注。

东芝电饭煲的使用(东芝真空压力电饭煲体验)(19)

顶部的蒸汽孔,用手扳一下,就拆掉了。

东芝电饭煲的使用(东芝真空压力电饭煲体验)(20)

这个破泡器是米糊集聚的地方,相比传统的电饭煲,清理要更方便一些。

东芝电饭煲的使用(东芝真空压力电饭煲体验)(21)

机器的背面是电源插头,另外在上面标准了注意事项和警告;电饭煲的电池应该就在背面的螺丝后面,这儿就不拆给大家看了。

东芝电饭煲的使用(东芝真空压力电饭煲体验)(22)

内部,可拆卸,防凝霜的内盖。

东芝电饭煲的使用(东芝真空压力电饭煲体验)(23)

不锈钢材质的内盖,一体成型的支撑环。

东芝电饭煲的使用(东芝真空压力电饭煲体验)(24)

钻石镀层的内胆,上面有几种不同米对应的水刻度。

东芝电饭煲的使用(东芝真空压力电饭煲体验)(25)

做了抗油污涂层的接口,弹簧也是全金属的,增加电器寿命。

和米家IH电饭煲对比

东芝电饭煲的使用(东芝真空压力电饭煲体验)(26)

下面和米家电饭煲对比一下,先从外观说,米家的是性冷淡风,更符合年轻人的喜好,当时买这个电饭煲也是忠于颜值,也没有提供把手。

东芝电饭煲的使用(东芝真空压力电饭煲体验)(27)

因为米家这款电饭煲,基本上就是按照日本IH电饭煲设计而来的,所以内置的结构也基本相同,但是像内盖啊,材质有一些区别,而且由于设计原因,米家的内盖经过会出现盖不紧的情况。

东芝电饭煲的使用(东芝真空压力电饭煲体验)(28)

内胆方面,东芝采用的是铜,而米家采用的是铁。按照导热率来说,铜是远远高过铁的,加热的效果更好;当时买米家电饭煲的时候还是有些小白的,觉得铁这么厚实,够重,那肯定牛逼啊,典型的贪便宜心里,哎,罪过。

东芝电饭煲的使用(东芝真空压力电饭煲体验)(29)

细节方面,东芝的采用了蜂窝设计,而小米则是光秃秃的一面;蜂窝设计的好处就是可以加速受热,聚集大火力猛火快煮。

东芝电饭煲的使用(东芝真空压力电饭煲体验)(30)

内胆的夹角是60度,也是经过多次实验的,这样的角度能产生强烈的热对流。

东芝电饭煲的使用(东芝真空压力电饭煲体验)(31)

米家的设计更像是一个碗状,介绍说是为了更好的米饭翻滚。

东芝电饭煲的使用(东芝真空压力电饭煲体验)(32)

东芝内胆是钻石涂层,底座有水波浪纹路,主要是为了提供米的沸腾力,让米粒可以跳动起来。

东芝电饭煲的使用(东芝真空压力电饭煲体验)(33)

而米家的设计则是抛光圆底,另外我的米家电饭煲内胆已经发生了脱落现象。

东芝电饭煲的使用(东芝真空压力电饭煲体验)(34)

东芝电饭煲的使用(东芝真空压力电饭煲体验)(35)

不同的刻度风格,这个看个人喜好了,下面就来真正的煮饭测试。

使用

东芝电饭煲的使用(东芝真空压力电饭煲体验)(36)

先说东芝,第一步选择米的种类,一共有四种选择。

东芝电饭煲的使用(东芝真空压力电饭煲体验)(37)

第二步选择煮饭的方式,可以选择常规、偏软、偏硬、煲仔饭等等;机身上面也有个「美味模式」的单独按钮,可以一键选择。

东芝电饭煲的使用(东芝真空压力电饭煲体验)(38)

除了煮饭,还可以做蛋糕或者炖汤。

东芝电饭煲的使用(东芝真空压力电饭煲体验)(39)

米家的在外壳上操作的比较少,有「精煮」、「快煮」等模式。

东芝电饭煲的使用(东芝真空压力电饭煲体验)(40)

作为米家的产品,肯定要会上网,所以更复杂的操作可以通过APP进行,比如选择偏软或者偏硬的口感以及各种美食教程;个人觉得美食教程还是非常有趣的。

东芝电饭煲的使用(东芝真空压力电饭煲体验)(41)

正式测试,两个电饭煲都放入一量杯的米,用的是5元南方大米进行测试,并且都按照电饭煲规定水位加入农夫山泉矿泉水。

东芝电饭煲的使用(东芝真空压力电饭煲体验)(42)

东芝电饭煲的使用(东芝真空压力电饭煲体验)(43)

东芝的选择了「美味模式」、小米的选择了「丝苗米的精煮模式」。

东芝电饭煲的使用(东芝真空压力电饭煲体验)(44)

时间方面,两者都需要1个小时左右;米家的整个过程较为平缓,而东芝的从一开始就闪烁着「真空」的标志,对大米进行真空浸泡,然后再开始进行煮饭的步骤。

另外东芝的运行声响较大,能听出「咔嗒」、「吱」的声音,查了一下说明书,是对大米进行调节压力以及感应加热。

东芝电饭煲的使用(东芝真空压力电饭煲体验)(45)

经过了一个小时的煮饭过程,两者都进入了保温阶段。

东芝电饭煲的使用(东芝真空压力电饭煲体验)(46)

开盖时间,小米这个如同小瀑布的冷凝水,让我有点措手不及。楼主真不是米黑,发现有不少网友和我有相同情况。

东芝电饭煲的使用(东芝真空压力电饭煲体验)(47)

东芝电饭煲,其实是需要按两次的,动图上面只有一次。因为第一次按下,会解除电饭煲的真空模式,第二次才会真正的打开;冷凝水情况要比小米好不少,当然两者的价格差距也很大,就是小米不要再乱吹牛了。

东芝电饭煲的使用(东芝真空压力电饭煲体验)(48)

东芝电饭煲的使用(东芝真空压力电饭煲体验)(49)

对比一下两个品牌刚出炉的米饭,

色泽:两种米饭的品相都很好,很透亮;

饱满度:两者的差距不大,但是东芝的更胜一筹;

黏度:这世界最可怕的就是参照物,小米相比东芝要更黏一些,不像东芝的颗粒感强;

口感:米家煮出来的米饭只能说略微的甜味,东芝的甜味更足而不腻;另外就是东芝的米饭更有弹性,嚼起来更有劲道,而米家的糯了很多。

香味:这个两者我比较不出差别,都属于散发出淡淡米香的水平。

总体来说,觉得小米的确是复制了日本电饭煲的技术,但是在工艺和实际体验方面,其实和日本传统电饭煲还是有不小的差距。

东芝电饭煲的使用(东芝真空压力电饭煲体验)(50)

再来测试一下,两者的保温功能,主要是测试东芝的真空保温的技术。

东芝电饭煲的使用(东芝真空压力电饭煲体验)(51)

我是晚上6点多煮的饭,然后两台机器都处于保温模式,第二天早上8点左右再次开启电饭煲,历时14小时左右。

东芝电饭煲的使用(东芝真空压力电饭煲体验)(52)

东芝电饭煲的使用(东芝真空压力电饭煲体验)(53)

不得不说,东芝的真空保鲜技术还是有一定的效果。口感方面,东芝依然保持着甜味、有嚼劲;而米家的虽然外观差距不大,但是米饭甜味已经消失,有点莫名的酸味,当然米家的米饭还是比放在冰箱强,和东芝相比就小巫见大巫了。

清洗

东芝电饭煲的使用(东芝真空压力电饭煲体验)(54)

清洗方面,两者都没有任何差距;表面如图所示,只有略微的米浆,可以直接接水冲洗,然后抹布擦一擦就完毕了。

总结

先说说东芝的RC-CS10M,无论是外观、材质、工艺、黑科技方面,还是煮出来的米饭来说,都处于业界顶尖水平,特别是米饭,颗粒饱满,口感绝佳;对于我来说,除了不能直接煮锅巴饭就没有什么缺点了。

而小米,虽然外观好看一些,但是缺点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一爆发出来,比如外壳已经饱受摧残、内胆涂层脱落,水凝过多等等。虽然还能煮的一手差不多的好饭,但相比日本高端电饭煲,无论是质量还是煮饭的水平还是有一定的差距,当然它的APP食谱功能也还值得赞赏。

整体来说,一分价钱一分货,如果你的确想天天吃好饭的话,东芝的要更靠谱一些,毕竟有大品牌保障以及技术沉淀,在自己的经济承受范围之内,更值得投资。

谢谢大家看完我的文章,有问题欢迎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