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诺贝尔物理奖给了量子纠缠研究领域从认识论层面解释,量子纠缠理论和实验验证,是试图解释对世界运行规律的描述,不仅有确定性方法(如微分方程、机理模型、小数据之类),还有不确定性方法(如量子力学、数据驱动的机器学习、大数据之类)人类认识世界有两个维度:第一个维度是空间尺度,即微观-宏观两极第二个维度就是描述的颗粒度,即确定性-不确定性这两个因素的配对就产生了四种不同组合,比如:微观-确定性、宏观-不确定性,等等,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世界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理解?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世界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理解(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世界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理解

今年的诺贝尔物理奖给了量子纠缠研究领域。从认识论层面解释,量子纠缠理论和实验验证,是试图解释对世界运行规律的描述,不仅有确定性方法(如微分方程、机理模型、小数据之类),还有不确定性方法(如量子力学、数据驱动的机器学习、大数据之类)。人类认识世界有两个维度:第一个维度是空间尺度,即微观-宏观两极。第二个维度就是描述的颗粒度,即确定性-不确定性。这两个因素的配对就产生了四种不同组合,比如:微观-确定性、宏观-不确定性,等等。

从人类生活方式尺度来说,人们的目的是追求的“宏观确定性和可控性”。这就是毛主席所说:人类实践活动的目的,就是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举一个石油化工方面的例子,我们常说的“分子炼油”,就是试图从微观得到更多的过程信息,带来过程宏观的确定性和可控性。

以复杂系统观点来看,微观信息具有更大的随机性或不可确定化描述性,这就需要用新的数学方法作为桥梁和工具,把微观和宏观联系起来。

此时的笔者,想到了目前的防疫措施。病毒感染对每一个人来说都具有偶然性和不确定性,而整体上的感染结果就会产生宏观的社会影响。如果这个社会影响具有极大的负面效果,那就需要从微观层面加以控制,从而达到宏观效果。比如,在疫情早期对武汉的封闭和静态管理,都是从微观控制达到了宏观目的。随着病毒本身的变异,目前病毒对个体影响已经变得极为弱化,几乎变成一个随机性的“轻症”,这种微观不确定性和不可控性实际上不会对宏观系统运行产生显著影响,也就是说,宏观运行有一点噪声干扰而已,并不会产生新的宏观意义上的不确定性。

特别需要注意一点,如果把微观的不确定性的作用进行人为提取和“放大”,那就会把小的随机噪声变成宏观的不确定性。这是任何一个社会都不能长时间忍受的事情。

宏观的不确定性才是最大的问题,而微观的不确定性都是可以“自愈”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