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成年人的情绪发泄往往都习惯性地先从社交平台开始。因为这种方式可以表达自己的不爽,又不会伤及旁人。
▲
换头像-删朋友圈-换封面-改签名。
头像往往是最先改的,通常都是黑白灰三种,要么就看起来越极端越冷冰冰越好,名字变成简短符号:.,、之类的。
紧接着把朋友圈设成三天可见,删朋友圈和微博也是必走的流程,发一些仅自己可见的图片或者一大段文字,看起来跟小作文一样。
封面图也是那种悲伤到极点的,带点抑郁,黑暗风格。
全套发泄流程做完后,表面上是想表现自己已经是个没有感情的杀手,把自己的假面具戴的好好的。
太生气的话,会把悲伤的歌单打开,一条一条的听下来了,越听越感觉自己越来越悲伤。
实际上,做这些步骤的原因是,我们都希望有人看懂我们的每个步骤,然后来安慰我们罢了。
▲▲
以前和对象吵架的时候,都不想放什么狠话,说完“我睡觉了”后,迅速把微信微博头像、封面都改成纯黑或纯白,而昵称和签名就只用一个“.”代替。
还要把星标置顶特别关注全部取消,再设置成消息不提醒,才终于舒一口恶气,开始找朋友吐槽。
每次都是看似两人已经重归于好了,实则是一边发泄自己气到炸肺的情绪,一边暗示他,我可没那么好脾气,你快来哄我。
我发现,原来大家都在采取这种”环保式生气“的方法。
为什么大家都开始采用这种方法,因为这是唯一不伤及旁人,又不会非常折腾自己,同时可以发泄一下的好方法了。
摔手机舍不得,把手机摔床上已经是最高级的操作了。摔盘子就跟别想了,折腾的还是自己啊!骂了人冷静之后还要去道歉。
看来90后的我们都喜欢一个人安安静静生闷气,每天都演好一个没有情绪的成年人。
▲▲▲
除了社交平台的一顿操作,当代成年人发泄情绪时最喜欢用"大吃大喝","买买买"来麻痹与补偿自己:“我都这么惨了,还管这么多干嘛,还不能好好的放纵一次吗? ”
生气的时候,往往也是自己冲动的时候,但你会觉得这种冲动是可以接受的,深夜点一堆烧烤配啤酒。下半夜汽水奶茶都要安排上。
吃饱喝足了,打开某宝把以前放在购物车舍不得买的东西,通通买干净,好像这样才能整个人放松下去。
每次生气除了愤怒上头精力充沛,就是自怨自艾。
不知道有没有人和我一样,每次生气的时候脑海中上演小剧场,觉得自己是全世界最可怜的人,无人关心的那种。
所以如果此时有人走进我的世界来,跟我说一些话,效果立竿见影的好。
同事在工作上受气了,跑去去纹了很酷的纹身,也有换了个发型,打了耳洞,生气后干的事情变得更酷了....还有放下工作,去打一夜游戏,就像上学时一样。不开心就在游戏里和别人对骂。
说回来,久而久之,成年人们都学会默默消化情绪。
"在成年人的世界里比起撕开伤口呼朋引伴获取同情,那些察觉到我们释放出的微弱信号,主动伸手拉一把的人所给的安慰才是真的有效又珍贵。"
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