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学校全景(仲恺农学院办学旧址重现粤北山林)(1)

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在乐昌坪石挂牌。(志愿者供图)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学校全景(仲恺农学院办学旧址重现粤北山林)(2)

抗战时期许多师生经武江在坪石上岸办学。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卜瑜 通讯员陈别(署名除外)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昨天从广东省自然资源厅了解到,由省“三师”(规划师、建筑师、工程师)志愿者团队、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及当地文旅部门组建的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工作组,在乐昌坪石一带调研时,发现了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简称仲恺农学院)抗战时期的办学旧址。这次重大发现将进一步揭开在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之际,广东教育界是如何不屈不挠在粤北山区坚持办学、薪火相传,在抗日战争中作出独特贡献的尘封往事。

现场:88岁老人追忆艰苦办学往事

10月上旬,工作组的调研人员根据乐昌县志及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的相关资料指引,来到了乐昌张溪村委会桂花村。村中88岁老人杨亚安向调研人员回忆了幼年时亲身经历抗战时期仲恺农学院在此办学的往事。

老人说,自己的家里当时迎来了“欧老师”等2名女教师入住。当时,村里一下子涌入了逾200名师生,小山村因为办学一时间书声琅琅,成为抗战烽火中的一方求学净土。

据杨亚安老人指认,村里后山有一片面积近百亩的茂密树林,那里曾是当年的师生教学校舍的遗址。老人说,当时条件艰苦,仲恺农学院的师生们便因陋就简、就地取材,用粤北山区盛产的树皮、茅草、竹子、杂木等现有材料,沿着山坡搭建起了简易的棚屋作为校舍。

可惜的是,因年代久远,这些当年的简易房如今已难寻遗址,仅剩地基。记者从史料记载中还原了当时的艰苦办学环境:这些棚舍都呈长方形,用竹、杉捆搭,四周用竹笪做墙。金字塔形的棚顶盖上杉皮、茅草,用来遮风挡雨。泥泞的地面便用5厘米厚的杉板铺在竹杉架上,尽管在上面走起来“咯吱”作响,但却给了师生们一个相对整洁的教学环境。

考证:港澳师生“穿越火线”投奔粤北教育基地

据史料记载,抗日战争期间,当时的仲恺农工学校遭到日军的霸占、破坏,被迫辗转办学,在战乱中还遗失了仲恺先生血衣等重要物品。1937年9月,学校从原址迁移至佛山南海县西樵山,1938年8月迁至中山县南屏乡,1940年2月又迁至澳门,1940年9月则迁至韶关乐昌西乡桂花村,并在这里坚持办学3年9个月。

据《广东教育史》记载,当时的仲恺农工学校筹备复校工作在香港、澳门和乐昌三地进行。1940年7月间,教职人员在香港和当时的战时广东省会韶关分别刊发了招生广告。滞留在香港的青年约几十人报名,他们凭初中毕业证免试入学。在韶关招收的两个班54名学生主要来自乐昌、南雄、始兴、清远、广州、开平和台山等地。

仲恺农工学校在香港招收的新生及流亡澳门的师生员工越过敌占区封锁线,以分散或小分队的形式步行到惠阳葵涌、淡水、紫金、河源,抵忠信后搭上烧木炭的“野鸡车”,经江西龙南、全南、广东南雄、始兴、韶关等地,最终抵达乐昌。风尘仆仆的师生们抵达粤北山区后,暂时借住民宅,随即开工建造校舍,很快于当年秋末冬初正式上课 。

保全珍贵蚕种

仲恺农工学校共有师生近200人,开设了高级蚕桑科、高级农艺科,不同年级共分6个班上课。课程主要有遗传、育种、蚕桑、生物统计等,还有国文、数学、物理、化学、外语、军事训练和体育等基础课 。

据当时的学生回忆,陈颂硕校长兼授遗传育种课。“他个子矮小,戴深度近视眼镜,颇有学者风度,患有胃病,经常带病上课,又要为学校的经费而奔波劳碌。”

据《仲恺农工学校简史》记载,当时的程树勋老师任蚕桑科主任,他在撤退时不怕笨重,带了3台显微镜,并把“仲恺蚕种”传播到粤北各地 。而欧阳松漪、邓俊英老师为保护“全国仅有的各类珍稀原蚕种和已培育成的优质蚕种”,深入高山洞穴,把洞穴改成保种、育种、冷藏、保护蚕种越冬基地,使各类优良蚕种一百多个品种赖以保存。这也为新中国成立前后育成并推广优质蚕桑品系提供了丰厚的蚕种资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