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眼睛闭着,看起来就像睡着了。”一具男性尸体刚刚从水里打捞起来。

心猛地一沉。作为上海市公安局边防港航分局刑侦支队副支队长,冯逸璇无法忘记第一次近距离接触水上浮尸时的心情。

女主沉入水里的瞬间(第一次看到水中的尸体)(1)

每年经过冯逸璇调查的水上尸体有数十具。有的因为高温加上海水浸泡,腐烂速度非常快,有的伴有很浓重腐臭味道,有的肢体残缺还需要十分细致的处理……

那些经过水浸泡的一张张面孔常常是灰白色的。而冯逸璇能做的,就是替死者还原生前的最后一段路,尽量帮助他们“叶落归根”。

他为什么要跳江?一张便利店小票成关键线索

2018年的一天,天色渐晚,上海黄浦江江畔,一个黑影突然跳入水中,不到一分钟便消失在江面之上。

第二天一早,民警在江面巡逻时发现了一具尸体:“年轻男性、衣着完整、面目灰白没有任何血色,手脚皮肤被江水浸泡已经变得皱皱巴巴。”

尸体被打捞上岸后,运往法医码头进行尸检,冯逸璇时任外滩水上派出所副所长,早已等候在那里。

一些尸体因在水中浸泡时间长,常伴有强烈的刺鼻气味,所以水警们特别定制了水中尸体运送设施,将尸体包裹好后运送到水警专用的法医码头。

女主沉入水里的瞬间(第一次看到水中的尸体)(2)

冯逸璇经过对尸体仔细地检查,并结合警方调取的监控信息,基本排除了他杀嫌疑。

而案件却陷入了僵局。

他是谁?为什么要跳江?男子身上也没有任何可以证明身份的物品……

冯逸璇通过监控视频发现,死者生前曾独自一人走到外滩步道,放下随身携带的双肩包后纵身跃入江中。

双肩包里会不会有线索?

侧袋中一张印着店名和会员码的便利店小票走进了她的视线。

“我预感这将是一条有价值的线索。”

这是个分店不多的便利店,她立刻联系了离事发地最近的一家,但未能查找到死者信息。

女主沉入水里的瞬间(第一次看到水中的尸体)(3)

冯逸璇(左一)

“我都记不清到底打了多少个电话。”四个小时过去,冯逸璇终于辗转通过总店查到了他办理会员卡时留的号码。

电话通了,是一个女孩的声音。

“是他,是我男朋友。”女孩得知消息后放声痛哭。

原来这名男子没有固定工作,在上海居无定所,又因与女朋友的交往遭到了父母的反对,种种打击之下才选择以这种方式结束了生命。

“把每一具尸体的情况弄明白,是我们的职责,也是对生命的尊重。”在冯逸璇看来,对每一件非正常死亡案件都要像对待命案一样严谨。

“外滩真美,我想把它当作我生命的最后一站。”

每年一到高考期间,冯逸璇都会回想起那件事。

“还好救下来了……”2020年6月,一个学生模样的女孩在清晨跳入黄浦江。民警恰好巡逻至此,听到周围群众呼救,迅速将她救起。

“我去看看吧。”职业敏感性告诉冯逸璇,这是个不简单的案件。

“我帮她洗了澡,换了干净衣服,但自始至终,她一句话都没有说。”

回到派出所,女孩仍旧一言不发,任凭怎么劝说,得到的只有沉默。

这时女孩的手机响了,引起了冯逸璇的注意。

“你不想接电话吗,我来帮你接行吗?”冯逸璇紧接着问到。

女孩抬头看了她一眼,略带迟疑地将手机接了过来。

电话是女孩班主任打来的。经过简单沟通,原来这个女孩一路从江西来到上海。即将参加高考的她,可能因为压力过大又无法排解,这才产生了轻生的念头。

“我可以看看你的手机吗?”挂了电话,冯逸璇轻声询问。女孩点了点头,同意了。

“睡不着,还是睡不着,明天怎么办?”

“为什么总是睡不着?”

“睡不着,害怕。”

……

手机里是她每天晚上用社交软件给自己发的信息,字里行间充斥着焦虑。

“半夜给自己发消息,是睡不着对吗?”过了许久,女孩扯着衣袖,点了点头。

找到突破口,冯逸璇的心里多了点底气,语气也轻松起来。她跟女孩讲了自己和身边人曾有过的失眠经历,还分享了许多“专治睡不着”的小方法。一旁的年轻民警也过来搭话,开上几个玩笑,紧张沉默的女孩脸上开始有了笑容。

“睡不着也不用怕,放轻松才能睡着。父母、老师、医生都可以帮你,不要给自己那么大压力。”

面对冯逸璇的温和安慰和耐心开导,女孩终于放下了戒备,“马上要高考了,我却一直睡不着,实在没办法,就想放弃算了。我没来过上海,想来看看。”

“东方明珠、迪士尼乐园……没钱买门票就在门口转一圈,外滩真美,我想把它当作我生命的最后一站。”

“把人救起来很重要,但之后如果能给予他们一些回到人生正轨的希望,可能是更有意义的事。”冯逸璇说。

纵身一跃,他直播跳黄浦江

因为听过不少伤心事,见过众多人间悲,在冯逸璇看来,警察的工作“既要救人也要救心”。

但也偶有例外。

去年一个周五的下班高峰时段,外滩边像往常一样熙熙攘攘。一名男主播在外滩北京路观景平台上架起直播设备,稀松平常没有人在意。

突然,他爬上了江边一米多高的护栏,脚下就是深不可测的江水。

人群迅速涌了上来,线上直播间也炸开了锅。主播企图用“纵身一跃”向“黑粉”证明自己的勇气,再顺便圈上一波“新粉”。不顾围观群众劝说,男子纵身一跃,跳入黄浦江。

民警迅速赶往现场,只见黑暗中一个人影在水面上下浮动,民警立即出动救生艇、绑好救援绳,几分钟就将男子救起并送医检查,所幸平安无事。

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直播跳江在全国属首例,警方如何定性和处置成了难题。

此时,办案民警之间的意见就出现了分歧。

女主沉入水里的瞬间(第一次看到水中的尸体)(4)

但在冯逸璇看来:“如果是生活中遇到困难一时冲动选择轻生的,我们要‘救人救心’,可以不予处置。但这名男子存在主观故意,是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

最终,这起备受关注的全国首例“直播跳江”案件,男子因扰乱公共场所秩序,被处行政拘留五天。

实际上,对上海水域所有外籍船舶上治安、刑事案件的处置,都属于上海边防港航公安的职责范围。一江、一河、一港、一桥,从警十二年来,它们都深深印刻在了冯逸璇的记忆深处。

半年多前,冯逸璇转战刑侦队伍,带领上海公安水上法医团队开展尸调工作,为每一具水中尸体的“生命之书”写下“句号”。

“我们希望(轻生)这样的事情越来越少,最好一次也别再发生。”

与死亡打交道,总有人问她怕不怕。冯逸璇的回答是:“我师父以前讲过,相信光,相信正义,就没什么好怕的。”

作为一名水警,她眼看一些人洗掉满身困顿重回生活正轨,也帮一些人完成了生命的最后总结。“有些事情的价值,可能没办法用任何一种标准去衡量,但这份工作常常让你有一种强烈的感受,觉得自己不枉此生。”

推荐:上海长安网

来源: 蚌埠检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