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是生物的本能,是指个体对即将来临的、可能会造成的危险或威胁所产生的紧张、不安、忧虑、烦恼等不愉快的复杂情绪状态。
疫情期间,出现焦虑、恐惧等情绪都是正常的情绪反应,我们不必因为感到“焦虑”而自责,也不需要因为感到“恐惧”而觉得丢人,我们要做的是尊重这些情绪的存在。
要知道,适当的恐惧有其积极的意义,会促使让我们更好地采取行动保护自己,比如我们担心被病毒感染,所以主动戴上口罩。情绪没有对错,有积极和消极之分,学会区分和面对消极情绪,是调整情绪的第一步。
我孤独,我需要支持与陪伴人是社会的动物,闭门不出,就会感到孤独。
人际支持系统将有助于心理健康水平的提升。
尝试着给身边人更多的理解和情感支持,还可以通过视频等方式与亲朋好友互送祝福,有助于家庭成员、亲朋好友恐惧和焦虑等情绪的调整,也有助于自己心理状态的调整。
闲暇之余,我们可以尝试提供倾听、提供帮助,建立心理抗疫同盟,在我们建立人际支持系统的同时,也可以成为他人的有效支持;“利他”有助于我们获得存在感和价值感,进而促进心理健康水平的提升。
我可以做点有意义的事情吗?
对抗失控感、焦虑感的最有建设性的做法是去做更有价值感、更有意义的事情。
当我们能够去帮助他人、关心他人、做建设性的工作的时候,我们对自己会有更多的自我肯定,对自己有更多的自我表扬,从而增强自己的力量,能够增加对环境的控制感。
在疫情防控期间,我们封控管理,减少出行,做好安全防护,给身在疫区的好友表达关心,对身边人多一些鼓励,对奋斗在一线的人们多一些祝福,也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
学习某一个有价值的技术,阅读一本好书等都是有价值的事情。所以,去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并且能让我们感觉到有价值。
我可以不抱怨吗?
疫情期间的特殊管控措施,必然会给原来的生活带来影响,抱怨与指责并不会让我们开心,相反,它会成为放大镜——不断放大我们的消极情绪。
不好的情绪就像病菌一样可以互相传染,抱怨就像苍蝇一样到处传播病菌。不仅会影响我们自己,还会影响他人。
降低抱怨的方法之一是学会换位思考,如果我是他,如果我是医务工作者、如果我是维护秩序的志愿者,如果我是政策制定者,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我会怎么样呢?学会换位思考,将有助于你更好地理解他人,同时,也更容易得到他人的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