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环宇通史
编辑|环宇通史
前言拿撒勒人耶稣是基督教的核心人物,是世界历史上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基督徒相信他是上帝的儿子和应许的弥赛亚,耶稣的生活和教义继续在全世界数百万人中引起共鸣。及后来的影响。
耶稣基督的出生和早年在基督教传统中具有重要意义,是他的生活和传教故事的基础。虽然现有的历史资料有限,但《新约》中的记载使人们对这些成长的岁月有了深入了解。
那么耶稣的主要贡献有哪些呢?
耶稣的出生和早年
耶稣出生在犹太地区的一个小镇伯利恒,在希律大帝统治时期,大约在公元前4至6年。根据《马太福音》和《路加福音》中的新约记载,耶稣的出生有很多不寻常的事件,包括玛吉人的来访和天使对牧羊人的宣告。他是由年轻的处女马利亚和作为他地上父亲的木匠约瑟夫所生。
耶稣的出生伴随着几个重要事件。根据《路加福音》,一位天使向附近田野里的牧羊人出现,宣布弥赛亚的诞生,并引导他们去寻找新生的孩子。牧羊人匆匆赶到伯利恒,发现马利亚、约瑟夫和躺在马槽里的婴儿,就像天使告诉他们的那样。
在耶稣出生前后,智者,通常被称为玛吉,在一颗星的指引下,从东方来到了耶路撒冷。他们寻找新生的犹太人之王,并向希律王打听他的下落。希律王对这一消息感到威胁,要求玛吉人在找到孩子后通知他,以便他也能敬拜他。
顺着星星的方向,法师们来到了伯利恒,并向耶稣赠送了黄金、乳香和没药的礼物。然而,他们在梦中被警告不要回到希律王身边,于是从另一条路线离开,回到自己的国家。
为了保护耶稣免遭希律王的愤怒,一位天使在梦中向约瑟显现,指示他把马利亚和孩子带到埃及。他们在那里一直待到希律王死后,实现了弥赛亚将从埃及被召唤出来的预言。希律王去世后,约瑟夫、马利亚和耶稣回到了他们在加利利的家乡拿撒勒。
关于耶稣的童年和早年,人们知道的不多。福音书确实提到了他童年时期的一个重要事件--在他12岁的时候去耶路撒冷的圣殿。约瑟夫和马利亚,以及他们的大家庭,每年都会为逾越节的盛宴到耶路撒冷朝圣。
在他们的回程中,耶稣在他们不知情的情况下留在了耶路撒冷。当他的父母意识到他的失踪时,他们寻找他,最后在圣殿里发现了他,并与教师讨论,向他们提问。他对担心他的父母的回答是:"难道你们不知道我必须在我父的家里吗?"
这件事是耶稣童年时期唯一被记录下来的事件,让我们看到了他早期对自己与上帝之间独特关系的理解。这件事之后,耶稣与他的父母回到了拿撒勒,在那里他继续成长和发展。关于耶稣早年的有限信息给人们留下了许多猜测和想象的空间。
然而,基督教的传统强调了这样一个信念:耶稣作为上帝的儿子,从他受孕开始就拥有独特的神性。虽然他的童年在很大程度上没有记录,但人们相信他经历了人类发展的正常方面,在身体上、心理上和精神上不断成长。耶稣的出生和早年在基督教信仰中具有重要的神学和象征意义。
他在伯利恒出生,牧羊人和麦琪人的拜访,以及他在拿撒勒的成长,都表明耶稣是预言的实现者,是人们期待已久的弥赛亚。耶稣在卑微的环境中诞生,强调了上帝愿意作为一个脆弱和卑微的人进入世界,体现对所有人的爱和救赎。他早年的经历为他后来的事工打下了基础,表明耶稣来到这里是为了认同
耶稣洗礼和他事工的开始
耶稣受洗和他开始传教是耶稣基督生命中的关键事件,因为它们标志着他的公共使命的开始。这些事件在《新约》福音书中都有描述,在基督教传统中具有重要的神学和象征意义。
耶稣的洗礼发生在约旦河,他在那里接受了施洗者约翰的洗礼。约翰的任务是呼唤人们悔改,为弥赛亚的到来做准备。认识到耶稣的神性,约翰起初对给他施洗犹豫不决,他说:"我需要接受你的洗礼,而你却来找我?(马太福音3:14)。然而,耶稣坚持,他解释说这是实现所有公义的必要条件。
耶稣的公开传教大约在30岁时开始,当时他在约旦河接受了施洗者约翰的洗礼。这次洗礼标志着他的使命的开始,并伴随着神圣的肯定,来自天上的声音宣布:"这是我的爱子,我所喜悦的"。
受洗之后,耶稣被圣灵引领到旷野,在那里他经历了四十天的禁食和试探期。马太福音》、《马可福音》和《路加福音》中描述了这一考验的情况。在这期间,耶稣受到撒旦的各种诱惑,包括把石头变成面包的诱惑,寻求地上的权力和权威,以及测试上帝的忠诚。然而,耶稣抵制了每一个试探,表明他完全顺从了上帝的旨意。
在战胜了诱惑之后,耶稣从旷野返回,开始了他的公开传教。他的事工可以有三个主要方面的特点:教导、医治和宣扬神的国度。
教导在耶稣的事工中起着核心作用。他说话很有权威性,经常提到希伯来圣经,并对律法进行了激进的解释。他的教导强调爱、同情、谦卑、宽恕,以及与上帝建立个人关系的必要性。马太福音》中的《登山宝训》是耶稣教义中最重要和最全面的集合之一。它涵盖了广泛的主题,包括披头士、主祷文、道德教义以及关于过公义和忠诚生活的指示。
除了他的教诲之外,耶稣还从事医治的事工,给许多人带来了身体和精神上的恢复。他在医治各种疾病和残疾方面显示出神奇的力量,使盲人恢复视力,聋人恢复听力,瘸子恢复行动能力,并使那些受麻风病困扰的人得到洁净。耶稣的医治不仅仅是身体上的行为,还象征着他有能力带来精神上的医治和救赎。耶稣的教诲和寓言
耶稣的教诲的特点是简单、深刻的智慧,并使用比喻来传达属灵的真理。他教导爱、怜悯、宽恕,以及与上帝建立个人关系的重要性。他在《马太福音》中的《登山宝训》是历史上最著名和最有影响的论述之一,其中包括 "披头士 "和其他道德教义。
耶稣经常使用比喻--带有道德或精神教训的简短故事来说明他的教义。这些比喻,如《好撒玛利亚人》、《浪子》和《撒种的比喻》,至今仍在激励和挑战听众。通过他的比喻,耶稣旨在吸引他的听众,引发思考,并以一种可亲近的方式传达深刻的精神真理。
在教导和医治的同时,耶稣宣告了神的国度的到来。他宣布期待已久的神的统治已经临近,并呼吁人们悔改和信仰。耶稣用比喻--带有道德和精神教训的故事--来说明天国的性质,并以易懂的方式传达深刻的真理。撒种的比喻、浪子的比喻和好撒玛利亚人的比喻只是耶稣关于天国的深刻教导的几个例子。
随着耶稣事工的发展,他吸引了各种各样的追随者,包括成为他最亲密伙伴的门徒。他召集了十二个门徒,被称为使徒,他特别选择这些人作为他事工的见证人,并传播他的信息。他四处游历,在加利利地区和其他地区传道和行神迹,引起人们的钦佩和反对。
奇迹和医治事工
耶稣事奉的一个突出方面是他行神迹和医治病人的能力。福音书记述了许多事例,耶稣在这些事例中展示了战胜自然、疾病、甚至死亡本身的能力。他在迦拿的婚礼上把水变成了酒,用几个饼和几条鱼喂饱了成千上万的人,在水上行走,平息风暴,使死人复活,以及其他非凡的行为。
耶稣的神迹不仅显示了他的神圣权威,而且还显示了他对有需要的人的同情和关怀。他治愈了盲人、瘸子、麻风病人和那些被各种疾病折磨的人,使他们恢复了健康和完整。这些医治行为不仅仅是身体上的,也象征着他有能力带来精神上的恢复和转变。
耶稣与宗教当局的冲突
耶稣与他那个时代的宗教权威之间的冲突在塑造他的生活叙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并最终导致他被捕、受审和被钉死。新约》福音书详细描述了这种紧张关系,强调了对法律、宗教习俗的不同解释,以及耶稣对其自身权威和身份的主张。
耶稣和宗教当局之间冲突的主要来源之一是他的教导和行动,这些教导和行动挑战了传统的宗教习俗和犹太领袖的解释,包括法利赛人、撒都该人和文士。耶稣的教导强调爱、怜悯和与上帝的个人关系,与宗教机构经常采取的律法主义和仪式主义做法形成鲜明对比。
耶稣对自己的主张也引起了宗教当局的反对。他称自己是上帝的儿子,是弥赛亚,甚至发表声明将自己与上帝等同。这些说法被认为是亵渎神明,并挑战了宗教领袖对一神论的理解和他们自己的权威。在他们眼里,耶稣的言行被认为是在破坏他们的地位,挑战他们的权力。
此外,耶稣在群众中的受欢迎程度也威胁着宗教领袖的权威和影响力。他的教义和神迹吸引了大量群众,使许多人跟随他,聆听他的教诲,而不是遵守既定宗教机构的教义。这种忠诚度和注意力的转变威胁着宗教当局对人民的控制和他们作为宗教领袖的地位。
随着耶稣的事工不断取得进展,宗教当局越来越多地寻找机会来诋毁和破坏他。他们与耶稣进行辩论,试图用有关法律和宗教习俗解释的问题来困住他。他们批评他与罪人、税吏和其他边缘群体的关系,认为这违反了宗教纯洁性和社会规范。
结尾
由于当时的政治局势,宗教领袖没有权力执行死刑。因此,他们把耶稣交给了罗马总督本丢-彼拉多,指责他自称是犹太人的国王,是对罗马的叛逆。
彼拉多发现对耶稣的指控没有任何依据,因此犹豫不决,但最终屈服于群众的压力,下令将他钉死在十字架上。
参考文献
【1】《耶稣基督》瓦爾特· 卡斯培 原道出版有限公司2015
【2】《耶稣传》华文出版社出版 张小稳 2012
【3】《圣经(天主教思高版)》南京爱德出版社出版 天主 19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