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第二十三回423(玩味红楼梦23第八回)(1)

窦跃生

你说《红楼梦》到底有多伟大?

说中国第五大发明。你服不服?

造纸、印刷、火药、指南针,之后《红楼梦》能不能排在第五?

开国领袖毛主席这样排次。

调查问卷:

1。你喜欢的人物是?

2。你印象最深的故事情节?

第八回 比通灵金莺微露意 探宝钗黛玉半含酸

这一回的标题采用倒装句。拟写标题的美妙--题好文一半。把标题写好,文章就完成了一半。标题的制作已经决定了故事发展的脉络,打好了腹稿。

题曰:“古鼎新烹凤髓香,那堪翠斝(jiǎ古代青铜制的酒器,圆口,三足)贮琼浆。

莫言绮谷无风韵,试看金娃对玉郎。”

(很多年青的读者,文学知识水平很高,但是很难读懂这些艰涩的文字。尤其是诗词。有些中老年朋友也不喜欢小说中的诗词,囫囵吞枣地乌拉过去。结果把最精彩的部分忽略了。我们还是翻译成白话为妙。古老的青铜鼎新鲜地烹饪出珍奇的美味,小小的玉杯哪里能够盛得下琼浆玉液的奇香。不要说身穿绫罗绸缎的贵族女子没有风韵,请看一看金美女相对玉帅哥的情缘。)

话说凤姐和宝玉回家,见过众人。(承上启下的过度)宝玉先去对奶奶说明秦钟要上私立学校的事情,自己也有了伴读的朋友,提高学习兴趣,又实实在在地称赞秦钟人品举动很让人同情喜爱。凤姐也在一旁帮着说,过些日子他还要来拜见老祖宗等等的话。说得贾母高兴起来。凤姐又趁势请贾母后天过去看戏。贾母虽然年纪大了,却很有兴头,到了后天,又有尤氏来请,就携带了王夫人、林黛玉、宝玉等人过去看戏。到了晌午(和南阳方言吻合,中午),贾母就回来休息了。王夫人本来好清静,看到贾母回来,也就回来了。然后凤姐坐了首席,尽情地欢闹到晚上没有话题。

再来说说宝玉因为送贾母回来,等到贾母睡了午觉,有意还去看戏寻找快乐,又怕打扰秦可卿等人不方便。就想起这些天宝钗在家里养病,没有去亲自问候,想去看望她。如果从上房后角门过去,又怕遇见别的事缠绕,或者正好遇见他父亲(宝玉非常害怕爸爸的严厉),更加不妙,宁可绕远路算了。当时一群嬷嬷丫环伺候他换衣服,见他不换,仍然出了二门去了。嬷嬷丫环们只好跟着出来,还以为他去那边府里看戏。谁知到了穿堂,就往东向北,绕过正厅后面过去。偏偏头碰头遇见了门下清客相公(贵族家里养的文人,写作应用文书,进行文化探讨。也有养的演员,僧尼等等)詹光(谐音沾光,人物名字的艺术,有特色)、单聘仁(专骗人)两个人走来。一见了宝玉,就都笑着赶上来,一个抱住腰,一个拉着手,都说,我的菩萨哥儿(说话符合人物性格,有巴结之嫌疑),我说做了个好梦呢,好容易遇见了你。说着,请了安,又问好,唠叨半天,这才走开。这老嬷嬷又叫住,你二位爷是从老爷跟前来的不是?他二人点头说,老爷在梦坡斋(表达他对宋代文化名人苏东坡的景仰之情,做梦遇到苏东坡)小书房里睡午觉呢,不碍事的(他们知道宝玉从这里走,是害怕碰到他爸爸)。一面说,一面走了。说得宝玉也笑了(听说爸爸在那边睡午觉,就放心了)。于是转弯向北,跑到梨香院来。正好银库房的总领名叫吴心登和仓上的头目名叫戴良,还有几个管事的头目,共有七八个人,从账房里出来,一见了宝玉,赶来都一齐垂手站住(奴仆对主子的礼节)。只有一个买办名叫钱华的,因为他好多天没有见到宝玉,忙上来打千儿(施礼)请安。宝玉忙含笑扶他起来。大家都是笑着说,前几天在一个地方看见二爷写的斗方儿(一尺见方的书法),书法越来越好了,啥时候赏我们几张贴贴(恭维、套近乎,打发主子心里高兴)。宝玉笑着说,在哪里看见了?大家都说,好几个地方都有,都称赞得了不得 ,还向我们要呢。宝玉笑着说,不值什么,你们说给我的小跟班就好了(宝玉果然中了他们的圈套,被恭维得飘飘然)。一面说,一面向前走。大家等到他过去,这才都各自散了。

红楼梦第二十三回423(玩味红楼梦23第八回)(2)

闲话少说,就说说宝玉来到梨香院中,先进入薛姨妈的房间,见到姨妈整理针线给丫环们呢。宝玉连忙请了安。姨妈忙一把拉着他,抱到怀里(一个动作,足见亲热的诚意,足见姨妈非常疼爱宝玉,足见姨妈的慈祥和八面玲珑。宝钗继承了妈妈的这份优秀遗传基因。她的心理,自己家里的男孩--薛蟠调皮捣蛋,惹事生非。宝玉心底善良,乖巧伶俐。理想的女婿人选),笑着说,这么冷的天,我的儿(三个字,透露出姨妈的语言艺术。把宝玉当成自己的儿子看待,话不多暖人心肠),难为你想着来。快上炕上来坐着吧。让人倒了滚滚的茶来(言语和行动都充满了疼爱。也是我们长辈人在待人接物方面学习的楷模。不要老是扳着脸子寻找小辈人的毛病,要学会赏识教育和亲情灌溉。过去,读《红楼梦》也没有在意薛姨妈这个人物有什么特别。因为她是个配角。这次玩味,倒是让人对姨妈这一形象,产生敬意。对宝玉的亲,亲热地自然。而不像有人,娃啊,乖啊,心肝宝贝儿,亲热得假气、虚伪)。宝玉问,哥哥不在家(这宝玉也是聪慧可爱的,既然姨妈称呼自己是“我的儿”,他就称呼表哥是哥哥。话语中流露的情感是,我们是亲亲的一家人。预示了将来当女婿)?姨妈叹气说,他是没有笼头的马,天天逛不够,哪里肯在家一天(口气马上转换。这里写出两个孩子性格的对比)!宝玉说,姐姐可大安了?姨妈说,是啊,你前几天还想着,打发人看她。她在里间呢,你去看她。里间比这里暖和,那里坐着,我收拾收拾就进来和你说话儿(感情的细腻,是长篇小说的优势。从细微处彰显人物性格。姨妈好慈祥啊。选择丈母娘就选薛家姨妈这样的。在作者笔下,姨妈就是“国民丈母娘”形象)。

红楼梦第二十三回423(玩味红楼梦23第八回)(3)

宝玉听说,忙下了炕,来到里间门前,只见吊着半旧的红绸软帘(宝钗总是和半旧联系着,是不事张扬的体现)。宝玉掀帘子,一迈步进去,先就看见宝钗坐在炕上做针线(典型的淑女,不读书,做女红 gōng,就是好女孩。女子无才便是德)。头上绾着细黑油光的发髻,蜜合色(蜜合色为古代染料颜色的一种,清代李斗《扬州画舫录》中有这样的记载:"浅黄白色曰蜜合",因此此色应当为现今的略带黄味之本白色。也有认为是近似为桔黄色)棉袄,玫瑰紫(就是紫罗兰的那个颜色)二色金银鼠坎肩(和南阳方言相同,马甲)褂子,葱黄绫绵裙,一色半新不旧,看去不觉奢华(宝钗的一切服饰都是半旧的,颜色温和并且是复杂色多。跟人物性格相符。不事张扬,温良含蓄)。嘴唇不涂口红自然红润,眉毛不画自然翠,脸庞像银盆,眼睛如水杏(肖像描写:四句话,嘴唇、眉毛、脸庞、眼睛,五官形状和颜色,描画出一副富贵美女图,表现了作者的审美观。天然去雕饰,清水出芙蓉。天生丽质)。罕言寡语,人谓藏愚;安分随时,自云守拙(言谈举止描写:话语不多,别人说把愚笨藏了起来;安分随和,自己说守护着笨拙。言多必失,说话多了,一定会出现过失。没有攻击性,不伤害别人,随机应变。宝钗就是这样的人,所以上上下下都喜欢她。也是当代人理想的儿媳妇楷模)。宝玉一面看,一面嘴里问,姐姐的病情可全好了?宝钗抬头,只见宝玉进来,连忙起身,含笑回答,已经都好了,倒是多谢你惦记挂念着。说着,让他在炕沿上坐了,就让莺儿斟茶来。一面又问老太太姨娘安,别的姐妹们都好。一面看宝玉头上戴着金丝镂空镶嵌着宝石的紫金冠(豪华的头饰),额头上勒着二龙戏珠金抹额,身上穿着秋香色立蟒白色狐腋箭袖(金色和绿色长袍,狐狸腋下的绒毛是最最柔和的,类似马蹄袖作者对服饰文化非常有研究。如果在当今,必定是引领潮流的服装设计师),系着五色蝴蝶结鸾凤穗子丝带,脖子上挂着长命锁、记名符,另外有那一块落草(出生,来到人间)时的宝玉(标准的时尚达人)。

(这一段,主要描写“金玉良缘”的相看两不厌。从容貌肖像、言谈举止、服饰装束、佩饰等等刻画人物。用宝玉的眼光欣赏宝钗,用宝钗的眼光欣赏宝玉。一个是不事张扬,含蓄娴淑。一个是风流倜傥,潇洒富贵。怡红公子通身上下无不名牌精品。铺张了一番后,引出那块灵通宝玉。当然这段描写中运用了许多材料和工艺术语,现代人读起来有些困难,不好理解。但是,通过讲解可以掌握古典文化,颇有玩味的趣味哦)。

红楼梦第二十三回423(玩味红楼梦23第八回)(4)

宝钗就笑着说,成天说你的这玉,到底没有仔细地欣赏,我今天倒要看看。说着,就挪到近前来(姨妈家的表姐主动靠近表弟)。宝玉也凑了上去,从脖子上摘了下来,递到宝钗手里。宝钗捧在手掌上,只见像鸟蛋一样大小,灿烂像明亮的霞光,晶莹润泽如酥油,五色花纹缠护着(这块玉是独山玉。中国四大名玉中只有独山玉是五彩、晶莹。和田玉,白,羊脂玉。岫玉,不五彩。绿松石,不五彩,不晶莹)。这就是大荒山中青埂峰下的那块顽皮玉石的虚幻的形象。后来有人写诗词讽刺嘲笑说:

“女娲炼石已荒唐,又向荒唐演大荒。

失去幽灵真境界,幻来新就臭皮囊。

好知运败金无彩,堪叹时乖玉不光。

白骨如山忘姓氏,无非公子与红妆。”

(女娲炼石补天已经够荒唐可笑了,又向荒唐演绎大荒的可笑故事。失去在幽静灵秀境界的本来面目,虚幻出人间的臭皮囊。明白了运势败落金子也没有光彩,更可叹息风光不在玉也没有光泽。白骨像山岗一样谁还能够记得他们的姓名,无非是公子和小姐。这首诗就像梦幻一样,读起来觉得不知所云。是讲解贾宝玉的出身背景。有一个古老的神话,一个名叫女娲的仙女把石头炼成五彩的石,把天上的窟窿补住了。这只是一个荒唐的神话故事而已。而贾宝玉所佩戴的宝玉和他本人前生前世的故事,也很荒诞无稽。女娲补天剩下一块无用的石头,就变成了贾宝玉,托生到红尘人世间,成了一个无用的人。贾宝玉和薛宝钗本来该是一段美好的“金玉良缘”,可惜家运败落,并没有好日子的真正的爱情。想象人间的事情,历史长河中,那些世世代代死去的人,白骨像是高山一样,谁还能够记得他们的姓名?风光一时帝王将相也早被遗忘。人们记得的只是落难的公子呀,多情的小姐呀。作者在感叹人生的繁华与悲哀。这样玩味《 红楼梦 》有趣吧)。那块顽劣的石头也曾经记录下他这段幻相,还有癞头僧人所镌刻的篆字说明文,今天也按照故事原型图画出来。但是他的真实物体最小,才能从刚出生的婴儿嘴里含着。现在如果按照它的体积,恐怕上面的字太小,让读者看起来费眼,也不是快乐的事情。所以,现在只能按照它的形状,不过稍微放大一些尺寸,方便读者在灯光下或者微醉状态下阅读。(有一种审美叫做“月下观美人”“灯下赏美玉”)现在注明这个原因,这才没有“刚出生婴儿嘴里有多大,怎么能含着这个又笨又大的物件”等诽谤的话语(要不然,有人会说,假气,胡扯,王八卖东笊篱--鳖编哩。本来就是梦,就是文学虚构,马连七糊--何必认恁真。这一段是插叙,通过一首诗词解释宝玉和宝钗的情缘)。宝钗看完,又重新翻到正面仔细看,嘴里念着,“莫失莫忘,仙寿恒昌(不要失去,不要忘记,像神仙一样的寿命会长久昌盛。有不离不弃的意思)。”念了两遍,就回头向莺儿笑着说,你不去倒茶,也在这里发呆做什么?莺儿嘻嘻笑着说,我听这两句话,很像和姑娘的项圈上的两句话是一对儿(通过丫环的口说出宝玉和宝钗的项圈上面的禅语是一对儿)。宝玉听了,连忙笑着说,原来姐姐那项圈上面也有八个字,我也鉴赏鉴赏。宝钗说,你别听她的话,没有什么字(欲擒故纵的心计,一种向异性散发香气的技巧,表演得如此娴熟。这就是宝钗。鲜花开放,为的是求偶,展示自己鲜艳的颜色、形态和芬芳吸引异性。暗香袭来,更是技高一筹。两个十三四岁的少男少女在情窦初开的时节也是这样,相互吸引)。

红楼梦第二十三回423(玩味红楼梦23第八回)(5)

宝玉笑着央求说,好姐姐,你怎么看我的呢(表弟在撒娇,青春王国的谈情说爱方式)!宝钗被缠不过,这才说,也是个人给了两句吉利话儿,所以錾上了,叫天天戴着;不然,沉甸甸的有什么趣儿。一面说,一面解了排扣,从里面大红袄上(注意,这里温馨提醒,宝钗外面穿着半旧的、颜色中性的衣服,里面却是鲜艳的。体现了人物性格,外在平和,内在鲜亮)把那珠宝晶莹黄灿烂的缨络(项圈饰物)掏了出来。宝玉连忙捧着锁看时,果然一面有四个篆字,两面八个,共成两句吉利话。

(思考题:薛宝钗人物形象,服饰,做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