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日本著名小说家芥川龙之介曾经说过:“人生往往是复杂的,使复杂的人生简单化除了暴力就别无他法。
暴力作为一种致使或可能致使心理和身体等受危害的象征性或鲜明的行为,自诞生之日起,便贯穿于自然万物之中。
作为一种明显具有破坏性含义的词语,虽然这种行为也有褒义和贬义两种用法,但纵观人类发展史,“暴力”多还是用于一种恶劣、恶毒的事件或情节的发生。
而如果将暴力代入到学生这一弱势群体中,便是大众今天所熟知也可能亲身经历过的校园霸凌现象。
当今社会,伴随着科技和时代迅速发展的同时,校园霸凌较为突出,尤以美国的校园霸凌现状最为严重。
其最为著名的便是弗吉尼亚理工学院案、桑迪胡克小学案、科伦拜恩高中案等重大校园枪击案件,凶手大多是正在上学的十几岁学生!
而在真正探明这些少年犯罪者的作案动机后,人们会发现他们或多或少的都是因为校园霸凌现象才会踏上夺人生命的这条不归路,而这当然也和美国的控枪政策有关。
反观中国,虽然我国相较于美国的校园犯罪率要低得多,但近年来的校园霸凌现象致使学生自杀的案件也不在少数。
而引起这些案件发生的最主要原因便是霸凌者和被霸凌者的心理问题。
所以,在当前情况乃至将来发展趋势下,关注和解决校园霸凌心理的形成和预防是非常迫切的。
何为校园霸凌
众所周知,如今的校园恶性事件基本上分为校园霸凌、校园暴力、校园伤害等几大类。
其实大多数人都有这样一个误区,那就是这些事件和校园霸凌都是相同的概念,但从根本上来讲,这几类事件都是有区别的。
要知道“校园霸凌”的基本定义为一个霸凌者或一个霸凌团体对被霸凌者实施了多次的伤害性行为。
这其中,霸凌者所拥有的权力、体力、物力等客观力量要强于被霸凌者。
除此之外,霸凌所划分的范围也是有一个人到集体或团体霸凌的区别的,以及每次发生霸凌时的协助者和旁观者,这既是校园霸凌的具体定义。
而不同于“校园霸凌”,“校园暴力”和“校园伤害”从主观和客观上都有着不小的差别。
首先,“校园暴力”更多的是指代出现在学校内部或者周边,形式多样的特意针对该校学生所进行的致使学生身体受伤、心灵受创、财产受损的暴力行为。
可以看出,与校园霸凌中主要的“人数、行事方法、人格践踏”等含义相比,校园暴力的主要方式则为暴力且单方面的客观行为。
其次,“校园伤害”的本质是指任意个人在不知情或知情的前提下,在主观意志上对受害学生造成了身心损害。
这其中包含了多种诸如意料之外、不可抗力等客观因素所造成的学生死伤事故。所以对于“校园伤害”的准确概括应该是“校园伤害事件”。
而如今针对校园恶性事件的多种多样,社会各界对校园霸凌的具体定义应该有更加清楚的认知。
校园霸凌出现的原因和危害当今社会下,虽然校园霸凌出现的原因较为复杂,但究其根本,还是主要与家庭环境与学生自身心理发展有关。
第一,父母身为孩子的第一监护人、第一位老师,其所作所为都对孩子的成长和性格的养成有着非常巨大的影响,其最普遍的例子就是外人在评价孩子的长相和性格时,都会以孩子父母为前提。
所以,孩子后天的成长与父母和其营造的家庭环境可以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而校园霸凌现象的出现有很大一部分原因,便是不良家庭环境中的各种有害因素所造成的,这其中最主要的便是家庭暴力、原生家庭的缺失、缺少陪伴和关爱等。
也正是因为这些不利原因,使得孩子希望通过霸凌行为来获得心理上的释放或满足,从而使自己获得重视。
第二,青春期作为青少年学生成长所必经的阶段,可以说是其非常重要的“关键期”和“反抗期”。
因为青少年往往受、也更容易受各种新奇事物的吸引,所以使得好奇心处在一个非常活跃的时期。
在这个阶段里,青少年在学校中的表现要么就是爱彰显自己,要么就是爱孤僻自己,而这也就给了校园霸凌的出现制造了机会。
毕竟青少年所处的这个阶段,自制力尚未不足,再加上学习成绩的巨大压力,很容易因此走上付诸暴力的方向。
第三,校园霸凌现象的出现与我国的自身情况和传统文化也有着一定的关系。
“和为贵”、“中庸”作为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思想,深刻影响着中国大众的处事原则和行为规范。
但其中与人友善相处、与人谦和忍让的重要观念却也对校园霸凌现象的出现有着隐形的推动作用。
因为这种思想在霸凌者、被霸凌者和旁观者的心理中,会让他们认为自己的做法是“合理的”,也就等同于变相的认可了校园霸凌行为。
此外,“忍让”思想这一高尚品质也影响着被霸凌者的心理,因为内心错误的认知,使得许多被霸凌学生情愿“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导致在事情最后不了了之的同时,还纵容了霸凌者的不当行为。
校园霸凌的预防
在现阶段的时代发展下,预防校园霸凌现象的出现需要多角度进行切入,首先便是社会环境。
当今的大环境之中,社会作为一个主要组成部分,对学校、家庭的调控和监控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社会应大力宣扬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并在以此提高家庭、学校等有关学生成长环境对其心理健康重视程度的同时,还要建设健全完善的相关法律机制。
对校园霸凌现象实施有震慑力、有警示力的预防行为,这有利于在客观程度上预防校园霸凌现象的发生。
剧照
此外还要呼吁父母及早、及时的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程度,使得能够较早的发现孩子的心理是否出现问题,并及时进行心理医治和疏导。
在源头上降低学生心理的发病率,实现最大程度上控制校园霸凌现象的发生。
其次便是学校管理。
学校作为校园霸凌现象的主要发源地,其制度管理和心理教育是最为关键的预防手段。
学校要在敢于承担责任的同时,不段完善针对校园霸凌现象的制度和管理,以求在预防该现象出现的同时,还要在现象发生后进行及时果断、合理有效的处理,使其在最大程度上改善霸凌学生和被霸凌学生的心理状况。
此外,学校还要加大心理健康教育力度,采用各式各样的教育方式,提高在校学生的心理健康程度和心理受教育水平。
最后还需要家庭的陪伴。
孩子作为家庭中最需要关爱和保护的一方,最最迫切的就是来自于父母的关心和和呵护,而家庭氛围的营造便成为了最主要的地方。
父母应进行亲子教育方面的学习和培养,力求在树立正确价值观念的同时,保证自己的一言一行对引导孩子的心理发展都有着积极作用。
还要在发现孩子有不当心理趋势时,间接的或侧面的对孩子进行以身作则的心理教育和辅导,以此达到较早发现、较早矫正的目的。
总结来说,如今随着时代的高速发展,我国的学生教育在迎来诸多挑战的同时,还面临着一次新时代的变革,一场关于校园霸凌现象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思索和完善。
所以及早、及时的关注校园霸凌现象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对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对学校的教学风气和教学质量、对社会的法制建设和未来发展都是极其有意义和必需的。
而这也就需要社会、家庭、学校等各种环境共同携手,长时间且耐心的为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建设营造一个良好且和谐的氛围。
参考资料:
《校园霸凌心理形成机制及预防研究》2018年7月20日 江界华
《从家庭教育视角分析青少年校园霸凌心理成因及干预对策》2021年4月1日
葛蕴仪
《中小学校园霸凌现象的心理干预措施》2018年9月15日 程淑华
《基于校园霸凌现象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索》2017年4月10日 张颖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