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肉叔写了《虎啸龙吟》(←戳蓝字回顾)。

好多留言都奔着一个“冻龄帅大叔”而来。

男主吴秀波有对手才能彼此激发出火花。真正棋逢对手,看得酣畅淋漓。@锦瑟

虎啸龙吟不值得看吗 如果没有这个帅大叔(1)

的确,如果没有他,《虎啸龙吟》只剩虎啸,不见龙吟。

王洛勇

看这张剧照,猜猜王洛勇多大了。

虎啸龙吟不值得看吗 如果没有这个帅大叔(2)

怎么看都不过四十来岁?

其实人家1958年的,今年满六十,可以说非常冻龄了。

他演诸葛亮,论颜值论气质,没话说。

作为剧中唯一能制住司马懿的大神,海报上尽管吴秀波是主角,可王洛勇占据了同等大小的半壁江山。

但也很可能,要不是这部剧,你也跟开头那位同学一样,还喊不全他的大名。

不奇怪。

因为在此之前王洛勇演的戏,都离普通观众……有点远。

年轻的王洛勇曾在百老汇主演了5年音乐剧,两千多场,平均每天一场。他也是少有能登上百老汇舞台的亚洲人。

虎啸龙吟不值得看吗 如果没有这个帅大叔(3)

除了是音乐剧咖,他也是话剧咖,和袁泉在国家大剧院演话剧《简·爱》。

他演罗切斯特先生,袁泉演简·爱。

虎啸龙吟不值得看吗 如果没有这个帅大叔(4)

在美国待了十几年,王洛勇忽然作出一个决定,回国。

为什么放弃风光的百老汇?

要知道,王洛勇已经从只会说“yes"和“no”,到被《纽约时报》评价“他清晰的英文吐字,让所有母语演出的美国专业演员感到羞愧”。

可不得不承认,西方对东方的偏见难以消除。

百老汇每12年才推一出亚洲戏;中国角色往往被脸谱化成丑角:

我在美国这么多年,没怎么演过正派人物:胆小如鼠的中国人,愚昧无知的中国人,无法无天的中国人,自扫门前雪的中国人……

所以他回到母校上海戏剧学院做老师,为的是把自己学到的本事带回中国。第一届学生里,就有胡歌。

虎啸龙吟不值得看吗 如果没有这个帅大叔(5)

胡歌还爆过王洛勇在戏剧学院的糗事:

排话剧时,有句台词是“既然你没和我上过床,那我怎么知道你乳房上有颗痣呢?”

但那时候思想保守,所以导演在排练时让王洛勇改成:“既然你没和我上过床,那我怎么知道你这儿有颗痣呢?”

后来王洛勇又被通知换回原来的台词,他有些乱了,最后说出的台词成了——

“既然你没和我上过床,那我怎么知道你这儿有颗乳房呢?”

虎啸龙吟不值得看吗 如果没有这个帅大叔(6)

在上戏教书之外,王洛勇也接过不少角色:焦裕禄、杨靖宇、王稼祥、郭靖。

大概是被西方对东方的偏见刺激,他演的无一例外是英雄。

英雄难演啊,一不小心就会高大全,完美得不近人情。

但《虎啸龙吟》里年近六十的王洛勇,无疑悟到了“英雄”的高阶演法。

他的诸葛亮,让人心疼。

《三国志》《三国演义》等文学作品中,诸葛亮已经近乎神化,所以王洛勇回到起点——看诸葛亮怎么形容自己。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之间,先帝不以臣卑鄙……

诸葛亮是一介布衣,有大智慧却不贪,一心想的也只有兴复汉室。

虎啸龙吟不值得看吗 如果没有这个帅大叔(7)

所以王洛勇的诸葛亮,不再是“智多而近妖”的神,而是个普通人。

他说,“一个人如果不觉得自己伟大,别人觉得他伟大,这就对了,要是他自己也觉得伟大就有病了。”

套句流行的话说,“伟大而不自知”,即使料事如神,也会在上方谷之战苦等不到司马懿而焦灼。

戏,全在扇子上。

虎啸龙吟不值得看吗 如果没有这个帅大叔(8)

更多的时候,诸葛亮是含辛茹苦的父亲。

自己儿子出生,他喜不自胜。

虎啸龙吟不值得看吗 如果没有这个帅大叔(9)

刘禅更是他没有血缘关系的“儿子”。第一次出征时,刘禅哭哭啼啼给他送行。

诸葛亮先安抚:朝中这么多忠臣良将,别担心。说完微微一颔首,像要出远门的父亲安慰孩子。

虎啸龙吟不值得看吗 如果没有这个帅大叔(10)

再严厉:脸色凝重,叮嘱他每日功课不得荒废。

虎啸龙吟不值得看吗 如果没有这个帅大叔(11)

最后是提醒:一侧头注意到刘禅身边的奸臣,苦口婆心地训诫刘禅“亲贤臣,远小人”。

可以说既是严父又是慈母了。

虎啸龙吟不值得看吗 如果没有这个帅大叔(12)

刘禅赶紧闭着眼流畅地背《出师表》,让他宽心。

诸葛亮的脸上,既欣慰,又有些羞赧。

虎啸龙吟不值得看吗 如果没有这个帅大叔(13)

表演极其克制,但每一个眼神里,都是丰沛的情感。

把英雄演成凡人,这份烟火气,反倒更让人触动。

演好自己的部分还不够,王洛勇还会给剧组提点子。

拍到空城计这幕时,剧组停工了。剧本原来写到在空城外,司马懿听到琴声,就被吓退。

虎啸龙吟不值得看吗 如果没有这个帅大叔(14)

但司马懿为什么要走?走是结果,可理由必须令所有人信服。所以剧组停工聚在一起,找“理由”。

有人说闻琴丧胆,有人说司马懿同情心发作,都经不起推敲。

王洛勇想到了西方戏剧:让司马懿的第一自我和第二自我对话。

虎啸龙吟不值得看吗 如果没有这个帅大叔(15)

于是,《虎啸龙吟》对空城计的改编,成了全剧的神来之笔:

司马懿在诸葛亮的琴声中,走入幻境。

幻境中,年轻的司马懿一心想杀了诸葛亮,青史留名。

而年老的司马懿,劝他韬光养晦——杀了诸葛亮,大魏就会将司马懿鸟尽弓藏。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他就是那只螳螂。

虎啸龙吟不值得看吗 如果没有这个帅大叔(16)

原本我们以为,空城计是诸葛亮的一场豪赌。

但在这里有了新的解读:司马懿和诸葛亮之间的博弈。

剧中还有一幕受到不少争议:司马懿穿女装诵《出师表》气诸葛亮。

虎啸龙吟不值得看吗 如果没有这个帅大叔(17)

不少观众抗议,诸葛亮气量怎么会这么小,还被气到吐血?

其实刚好相反。这个桥段在京剧川剧秦腔中,叫《胭粉计》。

只有心地至纯至明的人,听到自己的诺言还没兑现时才会情急、会焦虑。

王洛勇显然get到了这一点,所以你看他的表情,才不是气,而是震动和悲哀。

彼,深知我也

虎啸龙吟不值得看吗 如果没有这个帅大叔(18)

司马懿懂他,所以能准确地戳中他的软肋。

虎啸龙吟不值得看吗 如果没有这个帅大叔(19)

他心里何尝不时刻记着《出师表》里自己的诺言,司马懿在对面大声念《出师表》,他的嘴唇也轻轻阖动,记起自己毕其一生没能实现的抱负。

虎啸龙吟不值得看吗 如果没有这个帅大叔(20)

所以他一时悲痛攻心,咳出血时,诸葛亮强撑着摆手,不让众人扶他。

他不愿让魏军看出自己已油尽灯枯。

虎啸龙吟不值得看吗 如果没有这个帅大叔(21)

整段戏他只说了一句台词,却用眼神和动作演出了一个绝望和倔强的诸葛亮。

这种忍辱负重、苦心孤诣,一直延续到了诸葛亮晚年,人生的最后一刻。

体力衰竭,在帐中,他连步伐都不太利索。

可一出军帐,面对三军将士,他又强撑出身体还康健的样子,不想让士气低落。

虎啸龙吟不值得看吗 如果没有这个帅大叔(22)

虎啸龙吟不值得看吗 如果没有这个帅大叔(23)

练兵时,他连脚都没法自己抬起来。

将士想扶他,扇子一挥,坚决地拒绝,自己拼命踩上阶梯时,连拳头都在发抖。

虎啸龙吟不值得看吗 如果没有这个帅大叔(24)

虎啸龙吟不值得看吗 如果没有这个帅大叔(25)

王洛勇真正演出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从眼神到肢体语言,每一个细节,无一处闲笔。

在王洛勇的演绎下,和凡人无异,叫人心疼的诸葛亮,才是真英雄。

虎啸龙吟不值得看吗 如果没有这个帅大叔(26)

他未必会是乱世枭雄,却一定是治世贤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