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木鼓资料 敲响300多年历史的独木神鼓(1)

伴随着领头鼓、锣的节奏,神鼓祭祭祀舞队围寨心神柱缓缓起舞

云南省普洱市的澜沧是全国唯一的拉祜族自治县。南波迪村民小组则是位于糥福乡一个偏僻的小山村,村中保存一面300多年历史的,由一棵巨大的古树制成的木古,每年春节等重要节日,依照传统,由村中长老率领村民进行拉祜神鼓祭祀,长久以来,拉祜神鼓舞是当地最具有代表性,在重要节日和祭祀活动时跳的一种祭祀舞蹈。

神鼓敬奉在寨头的佛堂中,由村中长老管理,平时禁止任何人员敲神鼓。神鼓长约2米,鼓面直径90厘米,用三合树木凿制而成。两端用牛皮绷蒙。鼓身上都刻有命运花、过年花、谷花的图纹。大鼓用栗树制成的架子固定,支架上装饰着象征人丁繁殖、五谷丰登的花样形状的饰物,还有象征太阳、月亮的饰物。每到火把节、新米节、春节等传统节日,他们便会鼓起神舞,举行庄严隆重的祭祀活动,跳神鼓舞和芦笙舞,以此祈求神灵的保佑,幸福吉祥、人丁兴旺、五谷丰收。敲神鼓前都必须经过点腊、烧香、撒米花、礼拜四道祭祀程序,否则不得敲响神鼓和跳神鼓舞。

独木鼓资料 敲响300多年历史的独木神鼓(2)

每逢重大节目需祭神鼓头日,由村中长老召集村了,协商相关事由。

独木鼓资料 敲响300多年历史的独木神鼓(3)

独木鼓资料 敲响300多年历史的独木神鼓(4)

协商完成后,村民根据各自和任务,回家进行祭祀神鼓活动期间所需,准备相应的物品。

独木鼓资料 敲响300多年历史的独木神鼓(5)

准备神鼓祭祀舞用品过程中忙禄的一家。

独木鼓资料 敲响300多年历史的独木神鼓(6)

决定当日晚上,长老和他的妻子,一同在家中准备准备祀品。

独木鼓资料 敲响300多年历史的独木神鼓(7)

独木鼓资料 敲响300多年历史的独木神鼓(8)

第二天清晨,继续准备神鼓祭舞用品。

独木鼓资料 敲响300多年历史的独木神鼓(9)

晨曦中,长老召集身着民族盛装的村民,吹响芦笙,各自沿村中的小道,前往寨前佛堂路口集中。

独木鼓资料 敲响300多年历史的独木神鼓(10)

独木鼓资料 敲响300多年历史的独木神鼓(11)

身着盛装前往村寨前佛堂的村民。

独木鼓资料 敲响300多年历史的独木神鼓(12)

人员到齐后,由长老吹响芦笙,率领队伍,跳起祭祀舞步。

独木鼓资料 敲响300多年历史的独木神鼓(13)

通过佛堂前的木门,进入保存贡奉神鼓的佛堂。

独木鼓资料 敲响300多年历史的独木神鼓(14)

独木鼓资料 敲响300多年历史的独木神鼓(15)

向神鼓叙述本次祭祀的原由。

独木鼓资料 敲响300多年历史的独木神鼓(16)

鼓舞开始前,向各相应神灵表示谢意。

独木鼓资料 敲响300多年历史的独木神鼓(17)

鼓手敲响芒锣,随着锣声的节奏,鼓手跳起了祭祀鼓舞。

独木鼓资料 敲响300多年历史的独木神鼓(18)

祭祀鼓舞,鼓手分别按照单人、双人、多人顺序,分别由长老和男女鼓手进行。

独木鼓资料 敲响300多年历史的独木神鼓(19)

独木鼓资料 敲响300多年历史的独木神鼓(20)

阵阵锣声的与鼓手敲响的鼓声中,神鼓祭舞依次展开。

独木鼓资料 敲响300多年历史的独木神鼓(21)

鼓手的敲击鼓点频次和舞步,随着芒锣的节奏不断变化。

独木鼓资料 敲响300多年历史的独木神鼓(22)

独木鼓资料 敲响300多年历史的独木神鼓(23)

佛堂神鼓祭祀结束,再由长老吹响芦笙,率全体参与的村民,到寨心进行另外的进程。

独木鼓资料 敲响300多年历史的独木神鼓(24)

独木鼓资料 敲响300多年历史的独木神鼓(25)

寨心神柱是拉祜村民图腾的神圣象征。围绕神柱,是神鼓祭舞的另一个重要过程。

独木鼓资料 敲响300多年历史的独木神鼓(26)

祀舞的队伍伴随着象脚鼓、芦笙、锣的音乐节奏展开,伴随舞蹈舞步,长老和村民不断诉说自己的心愿和祈求。

独木鼓资料 敲响300多年历史的独木神鼓(27)

祈求神灵的保佑,幸福吉祥、人丁兴旺、五谷丰收。

独木鼓资料 敲响300多年历史的独木神鼓(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