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灭亡的过程是怎样的(从现代人的角度考虑)(1)

说起秦朝灭亡的原因,大家第一个想起的应该就是有名的《过秦论》,不论是贾谊、司马迁还是班固,都认为秦朝灭亡的主要原因是秦始皇和秦二世的荒淫无道,但真的是个人原因吗?但我觉得未必如此。正所谓历史是由人民创造的,而并不是某个人创造的。

政治上,秦朝的制度是一个完全的个人集权的制度。只有一个人说了算,这在以前是没有的,夏商周都是分封,天子完全管不到诸侯,因此诸侯也不必拿天子当回事,这反倒使国祚长久,东周都那么弱了,还是延续了好几百年,当然没权力也就没存在感。各国诸侯也受到宗室的制约,比如晋国有六卿,鲁国有三桓,郑国有七穆。秦朝却是前所未有的“一言堂”,秦始皇是独一无二的存在,这就造成几个问题:一是个人太容易犯错了,还导致自以为是,没有人敢纠正;二是权力太大,导致觊觎的人非常多,例如胡亥、赵高等等;三是控制范围有限,例如章邯等人,听话的时候是挺好用的,但如果有了疑心,就很难控制了。政治制度导致的这些问题是必然的,即使没有胡亥,也会有其他人葬送秦朝的江山。

经济上,不懂得休养生息,而是一味的劳民伤财。这一点其实和后世的隋朝很像,刚刚建国,非要好大喜功,不是做大工程(秦朝是修建阿房宫、骊山陵墓等;隋朝是挖大运河,营建东都洛阳)就是发动大规模战争(秦朝主要是对匈奴,隋朝主要是对高句丽),这些使得刚刚经受了多年压迫与战争的人民更加反感与怨恨。

历史观上,秦始皇创造了太多的新鲜事物。这些东西都是以前没有的,没有历史规律可循的,步子迈得太大很可能就会扯到蛋。如果秦始皇能够小步快跑,一点一点来,也许就没那么快灭亡了。例如保持分封制,逐步推广郡县制;给大臣以适度的权力,不要将你死后让人家评价你的权力也给剥夺;疆域慢慢扩大,原来不在中原范围内的,可以慢慢扩展,不要过多用兵;继承人问题早早定好,以免后面生乱。

当然,我们说这些也都是“事后诸葛亮”,秦始皇之所以是伟人而不是圣人,就是因为很多事情他也做不到呀。后世的人也是借鉴了秦朝的经验,沿用了好的,摒弃了有问题的,才出现汉朝的盛世。从这一点看,秦朝过早灭亡,对整个民族来讲不一定是个坏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