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京东金融广告火了之后,腾讯系的微信微医保广告火了一把,不过更尴尬的可能是广告内影射的美团。

故事大概是这样的,一个送外卖的小哥,送外卖到宾馆,发现开门的是妻子,在一顿乌龙之后,发现妻子原来是要给自己的一份惊喜,最后妻子还送了外卖小哥一份非常便宜的百万医疗保险。

美团外卖广告最近半年(又是一条尴尬的广告)(1)

美团外卖广告最近半年(又是一条尴尬的广告)(2)

美团外卖广告最近半年(又是一条尴尬的广告)(3)

美团外卖广告最近半年(又是一条尴尬的广告)(4)

坦白讲,这则广告剧情上确实也尴尬无比,但是演员演技和场景,还是比京东金融讲究一些,看出来也是真用心了。

美团外卖广告最近半年(又是一条尴尬的广告)(5)

美团外卖广告最近半年(又是一条尴尬的广告)(6)

美团外卖广告最近半年(又是一条尴尬的广告)(7)

这则尴尬的广告自然也引起观众的冷嘲热讽。

比如说有人质疑,这些做广告的大厂是不是觉得看广告的是脑残?

还有人直呼,尬的我头皮发麻,这些互联网公司是到底没有审美,还是故意走土味路线?

当然更绝的是,已经有人给接下来的剧情支招,比如说有用户说“我感觉这女的下一集会让他老公去京东金条借款,第三集把他老公杀了,第四集理赔,第五集拿着借款和理赔钱跑路”

还有用户直接把这则广告跟小额借款套一起了,快递小哥掏出两把军刺,顶在床下男人的腰上:“你坏了我的女人!”,“老弟我喝多了…我给你十万……”,“十万?”,“就这么多了,真没钱了……”,“你信用积分多少?”

好了,我们收起笑容,来认真谈一件事情。

从剧情里面的外卖小哥的装束来看,黄色的衣服、黄色的帽子,这无疑就是在影射美团的外卖小哥。

外卖小哥的辛苦我们都看在眼里!笔者认为无论是对于美团的生态,还是我们的生活,外卖小哥都已经成为不可获取一类人!

另外,外卖小哥凭力气挣钱,辛苦归辛苦,也没必要分个三六九等。显然,社会的一些人无论是对这个职业,还是对这类人群,都缺乏起码的尊重。

如果再往深层次研究,为何美团外卖小哥会被外界看成较危险职业,其实在2019年美团年报就已经写的明明白白。

“外卖盈利的改善,一方面归功于配送成本的下降,2019年美团1P模式下每单配送成本约下降了0.30元;订单密度提升推动骑手配送效率的提升,从而带动配送成本的下降”。

大家请注意 “配送效率”四个字,翻译一下可能就是增加骑手运输强度和减少补贴,今年年中的爆款文章《外卖骑手,困在系统里》正是讨论的这件事情。

一招不行,还有后招。美团又在外卖费上动起心思。一篇名为《我被美团会员割了韭菜》的自媒体文章,把美团通过大数据杀熟的问题推上风口浪尖。文章中称,美团外卖开通会员后,同一家店铺,同一配送地址,同一时间点单,会员账号的配送费为6元,而非会员账号仅为2元。

12月18日,美团更是被新华网炮轰吃相难看!新华网评论文章指出,“君子爱财,需取之有道。透支消费者信任无异于杀鸡取卵,漠视消费者权益就等于自毁前程。互联网不能变成收割商家、用户的天罗地网” 。当天,美团股价大跌,市值蒸发近400亿港元。

在最新的3季报中,美团净盈利为69亿元,不过值得关注的是,其中大部分是依靠投资理想赚的58亿,并非是真金白银流入企业,而剔除这部分影响表现就逊色的多!美团如意算盘市场也并不买单,财报出炉之后股价暴跌逾千亿。

君子爱财,需取之有道。靠着这些小伎俩赚的钱,既没有面子,也没有里子,无论是资本,还是用户都不会买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