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流水,这个词最早出现在《列子·汤问》里。高山流水也是中国十大古琴曲之一。《列子·汤问》中记载先秦的琴师伯牙一次在荒山野地弹琴,樵夫钟子期竟能领会这是描绘“峨峨兮若泰山”和“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惊道:“善哉,子之心而与吾心同。”钟子期死后,伯牙痛失知音,摔琴绝弦,终身不弹,故有高山流水之曲。高山流水就用来比喻知己或知音,志同道合的人,也比喻乐曲高妙。

成语里面有高山流水吗(成语中的历史6)(1)

春秋时代,有个人叫俞伯牙,他琴艺高超,精通音律,是当时非常有名的琴师。俞伯牙少年的时候聪颖好学,拜多位高人为师,琴技达到出神入化的水平,但他对自己甚高,总觉得自己还不能惟妙惟肖地表现对各种事物的感受。伯牙的老师知道他的想法后,就带他乘船到东海的蓬莱岛上,让他欣赏大自然的景色,倾听大海的波涛声。伯牙举目眺望,只见波浪汹涌,浪花激溅;海鸟翻飞,鸣声入耳;山林树木,郁郁葱葱,如入仙境一般。一种奇妙的感觉油然而生,耳边仿佛咯起了大自然那和谐动听的音乐。他情不自禁地取琴弹奏,音随意念转动,把大自然的美妙融进了琴声,俞伯牙体验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境界。此曲就是《高山流水》。

成语里面有高山流水吗(成语中的历史6)(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