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病症又称为疑病性神经症,表现为患者担心或深信自己患有一种或几种身体/精神疾病而反复求医,即使反复进行医学检查证明并无此病或医生反复给予医学解释但仍不能消除患者顾虑,多伴有焦虑抑郁等症状 ,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如何调理疑病心理?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如何调理疑病心理(疑病症的心理治疗)

如何调理疑病心理

疑病症又称为疑病性神经症,表现为患者担心或深信自己患有一种或几种身体/精神疾病而反复求医,即使反复进行医学检查证明并无此病或医生反复给予医学解释但仍不能消除患者顾虑,多伴有焦虑抑郁等症状。

鉴别,首先需要和内脏性幻觉相区别,疑病症患者主诉躯体某部位不适所以反复求医,属于神经症范畴,而某些精神疾病患者存在内脏性幻觉时候也会主诉某内脏器官异常,但内脏性幻觉患者虽然坚信自己内脏出了大问题比如胃有了大窟窿,肠子断了等但并没有相应的疼痛等不适反应,而疑病症患者经常主诉某部位疼痛或其他形式的不适感觉。第二个需要鉴别的是某些焦虑症或抑郁症也有躯体不适的症状。

病因,疑病症的病因尚不明确,目前主流的观点是可能与遗传,性格以及社会环境等有关,比如性格敏感多疑自卑等特点的人罹患疑病的几率相对较高,

治疗,疑病症的心理治疗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同理心,心理学称之为共情,就是要理解患者的痛苦,虽然他担心的躯体疾病是不存在的,但因为担心而产生的痛苦是存在的。

2.疑病症患者注意力高度集中在了他臆想出来的“疾病”上而不能自拔,作为心理医生的工作之一是降低这种过度关注的水平,采用一些方法分散患者注意力,引导患者把注意力由“疾病”逐渐转移到其他方面。

3.在治疗过程中,要重点和患者探讨其痛苦等情绪而不是探讨是否真有躯体疾病---如果有人企图刚开始就想证明患者“没病”那注定失败告终。

4.建立自信,由于此类患者性格多有自卑等特点,所以协助患者逐步建立自信是治本策略之一。

5.创造一些“反证”的机会,某些患者深信自己罹患某绝症,我们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创造一些具有反证作用的机会,比如某疾病如不治疗则必然高烧,我们可以给患者一些“药物”,待到一定时间向患者说明那些所谓的药物其实只是糖丸,也就是并没有治疗,但患者没有出现高烧症状,多次此类反证可以使患者一定程度上对自己的病理性判断产生怀疑,从而加快疑病症治疗的进程。

6.家属配合。家属也要对患者因担心或深信罹患躯体疾病而产生的痛苦情绪予以理解,不去争辩是否有病,维持患者心态的平和对治疗尤为重要。

7.耐心。疑病症的治疗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相当长的一个过程,所以无论心理医生还是家属,都要有足够的耐心陪伴患者战胜病魔。

8.风险管控,如果患者的情绪严重低落甚至有了自杀倾向,或即使无自杀倾向但经心理疏导效果不佳,则要及时转介到有关医疗机构进行药物治疗,以免酿成不良后果。

总之,疑病症的治疗虽然需要相对比较长的时间,但此类疾病是可防可控可治的,只要患者和家属有信心,积极配合治疗,一般会取得良好的疗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