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少儿电影《飘扬的红领巾》那段历史背后是“三个中国第一”

贾葆臻

《飘扬的红领巾》由于立清、 潘辰等执导,胡安、李达等主演,这部影片是2003年在中国大陆上映的剧情电影。影片描述了二十世纪20年代,省港大罢工的孩子们与资本家等恶势力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 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在革命斗争中接受考验的故事。

《飘扬的红领巾》这部电影,讲的是省港大罢工那段历史的故事,在那个黑暗时期,各个帝国主义势力在中国大地上称王称霸,广大劳动工人生活在水深过热之中,资本家的打手用残忍的手段管理童工,甚至残害孩子们的生命。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工人兄弟们举行了省港大罢工。

工人们的革命热情也感染了孩子们,在党、团组织领导下,成立了童子团,一同参加了罢工活动。但是,后来国民党反动派背叛革命,发动反革命政变,举起了屠刀,残酷屠杀共产党员和参加罢工的人们。很多革命人士被投入了监狱,还有的被秘密杀害。童子团也转移地下活动,他们的老师被抓去送往监狱,严刑拷打。

《飘扬的红领巾》揭开那段尘封的历史。1925年6月省港大罢工爆发,大批罢工工人从香港回到广州,这些工人们的孩子没人照管。青年团中央经研究决定把这些孩子组织起来,并把这些孩子送到广州平民学校学校。上级经研究决定把组织孩子学习和活动的任务交给龙锦雯、龙业鼐姐弟俩。龙锦雯、龙业鼐把这些工人中带着孩子的200多名工人子弟组织起来,平时开展文化教育和共产主义思想教育,接到上级任务时,再去搜集或传递情报,发送并传递情报或消息。

省港罢工委员会党团书记邓中夏等人,决定把这个工人孩子的组织定名为“广州劳动童子团”。组织形式参照安源儿童团(中国少年先锋队第一个先驱组织)的做法和经验,同时为了使儿童的组织更加旗帜鲜明,也和其他学校所属的童子军等儿童组织有所区别,决定参照当时唯一的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少先队组织少先队员的标志红领巾,因为当时工人子弟的家庭普遍困难,党团经费又不多,买不起大量红布去做成红领巾,经多方筹措后获得了一些红布,团组织经过协商后,只做成一条红领巾,其他布全部做成红领带,这样只授予“劳动童子团员”每人佩戴一条红领带,童子团团长则佩戴一条红领巾。1925年11月7日,广州社会各界热烈庆祝苏联十月革命胜利八周年,在越秀南路的广州工人代表会礼堂里,举行了隆重的红领巾和红领带授予仪式。在雷鸣般的掌声中,时任广东社会主义青年团书记陈延年,给龙业鼐戴上了红领巾,这是中国的第一条红领巾的授予和佩戴。随后,他又把一寸二分宽、二尺四寸长的红领带,颁发给了"劳动童子团"的团员们。中国的第一条红领巾就这样飘扬在龙业鼐胸前,中国的第一条红领巾从此开始了它迎风飘扬的历史,它以鲜红的色彩成为旧中国少年儿童一盏明灯,在红领巾和红领带的召唤下,越来越多的孩子加入儿童团,开始走上革命征程的第一步。龙业鼐是中国的第一个佩戴红领巾童子团团长,广州因此成为中国的第一条红领巾产生、授予和佩戴的历史策源地。

我们永远铭记着时任广东社会主义青年团书记陈延年,在“广州劳动童子团”成立大会上,亲自授予龙业鼐的红领巾,这是中国第一条红领巾的授予和佩戴;永远铭记着广州是中国的第一条红领巾产生、授予和佩戴的历史策源地。这是中国红领巾历史的 “三个第一”。

备注(一):在苏联,红色一种含义:自1789年法国大革命以来,红色被认为是革命的颜色,是人民在争取自由的斗争中流血的颜色。红色旗帜在不同国家被多次使用。红旗是苏联的官方象征,直到1991年解体,并成为整个共产主义的象征。受苏联影响较大的东欧一些国家国旗上也有红色或红星。

备注(二):红领巾最早起源于俄罗斯,它代表红旗的一角,是革命先烈的鲜血染成。在1917年在列宁的带领下,俄罗斯取得了革命的胜利,那时的小孩上主日课的时候都会佩戴红领巾作为识别的标志。

  红领巾起源于俄国十月革命之后,新生的政权在伟大的共产主义思想沐浴下,布尔什维克建立了第一个真正的工人政权。当时,红领巾作为俄国社会非常有影响力的宗教的标志之一,在社会上比较流行,布尔什维克为了扩大自己的群众基础,就把红领巾这一标志当成了少先队的独特标志,并且给他赋予了一种新的含义,就是红领巾是红旗的一角,这也是在后来,红领巾传到各社会主义国家。

为了对下一代进行红色教育,少先队就担起了第一班岗的任务,在当年十月革命胜利之后,列宁同志的夫人克鲁普斯卡娅就建议共青团的同志们给少年队设计一种明显的容易记住的标志,当时一个女工就把自己的红色头巾解下来给一个孩子系在脖子上。并对他说,孩子,不要玷污了他,这是革命的象征。后来,红领巾就在苏联流行开来,以至于后来全世界主要社会主义国家都继承了这一光荣传统。包括中国,古巴,朝鲜,东德,罗马尼亚,蒙古。等东欧社会主义国家。

红领巾的故事儿童剧背景介绍 经典少儿电影飘扬的红领巾那段历史背后是(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