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计”这个说法,最早是源自于《南齐书》,而将三十六计整理成书的则是在明清时期。

《水浒传》中虽说讲的是梁山108将的故事,梁山众人在“替天行道”、和官府斗智斗勇的过程中,自然也会用到很多计谋,这些计谋也有我们常说的“三十六计”。

水浒三十六计(水浒传也是本兵法)(1)

梁山三十六计之瞒天过海

智取生辰纲就是采用了瞒天过海的计策。

杨志押解生辰纲到了黄泥岗,晁盖等人用蒙汗药将众人迷倒,尽管杨志一路上十分警惕,还是被晁盖等人的瞒天过海之计给骗过了!一群人用贩枣商人的身份掩盖自己“强人”的身份,将生辰纲给截取了!

水浒三十六计(水浒传也是本兵法)(2)

梁山三十六计之声东击西

声东击西是一种让对方产生错觉,从而出奇制胜的一种战术!原典云“敌志乱萃,不虞,坤下兑上 之象,利其不自主而取之。”就是说让敌人情志混乱,并且身心疲惫,我方则利用此,出其不意的一举致胜。花荣就使用过声东击西之计,大败秦明!

宋江杀了阎婆惜之后,逃到了清风寨投奔花荣,后来被知寨刘高之妻陷害入狱,花荣为救宋江,也被黄信擒拿,宋江、花荣在被押解途中,被青风山的王英等人解救。随后,秦明来征伐清风山。花荣献计,“先使小喽罗或在东,或在西,引诱的秦明人困马乏,策立不定。预先又把这土布袋填住两溪的水,等候夜深,却把人马逼赶溪里去,上面却放下水来。那急流的水都结果了军马”。

水浒三十六计(水浒传也是本兵法)(3)

梁山三十六计之走为上

“三十六计,走为上计”是脍炙人口的俗语,更是三十六计中的最后一计。

水浒108好汉中虽然大部分的好汉结局都不是很好,但是有很多人的结局还是不错的,就比如说入云龙公孙胜和浪子燕青!

这两人深得三十六计最后一计“走为上”的真谛,在大胜之后,没有被胜利冲昏头脑,最后毅然决然的远离这个火坑。

再有就是柴进,柴进在听说了阮小七因为穿了方腊的龙衣玉带,而被贬谪。柴进便想,他当初还是方腊的驸马,恐怕这个事情被奸佞之臣利用,所以干脆自己辞了官,回家做富家翁!

水浒三十六计之走为上,报名必备之精品锦囊!

水浒三十六计(水浒传也是本兵法)(4)

梁山三十六计之美人计

梁山三十六计中最神奇的便是美人计,因为梁山上的好汉对女子的态度始终是将之看成是“洪水猛兽”。

梁山上美人计有两处,失败一处,成功一处。

失败的那处,便是武松从阳谷县被发配到孟州的过程中,进了孙二娘开的黑店,孙二娘用美人计将两个公人迷倒,武松却是没有中计,两人不打不相识,孙二娘两口子,最后成了武松的救命恩人,几人最后也一同在二龙山落草!

成功的那处,主人公还是武松。武松到了孟州之后,受到了施恩的照顾,为了报答施恩,于是帮施恩夺回了快活林,但却因此而得罪了蒋门神一伙儿人!蒋门神伙同张团练、张都监,将武松诓骗到张都监家,并且将玉兰唤出来,麻痹武松。武松不知是计,还以为真的能够抱得美人归。当天夜里,武松便被陷害入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