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打妈妈这种行为的确很令人生气。做父亲的,如果你的妻子不敢管教孩子,你必须站出来教训孩子尊敬母亲。现在有家长认为,如果打孩子,会导致孩子有暴力倾向,在外面会去打别人。关于这个问题,我认为应该要一分为二来看待。如果父母只是为了发泄自己的不满、情绪失控地打孩子,这话也许是真的。但如果是用我建议的方式管教孩子,绝对不会让孩子变得暴力。相反,如果对孩子的行为没有适当的管教,孩子反而有可能在溺爱中养成暴力倾向。温和但坚定地管教孩子,是一种有效的工具,可以阻止孩子产生暴力倾向。譬如,你开始训练十个月大的宝宝不要抓你的眼镜时,你对他说“不可以”之后,他还是抓你的眼镜,你就把孩子的手放在你的手心打一下。如果孩子以为这是在玩游戏,也打你一下,这时你该怎么办?请家长们记住,当你说“不可以”的时候,不要像在玩游戏一样,要用坚定的语气说: “不可以,你不可以打妈妈。”然后把孩子的手放在你的手心,再稍微用力打一下,要注视孩子的眼睛。只要孩子想再打你,你就反复做这个动作,让孩子知道不可以打人。其实,孩子都很聪明,他们可以分辨什么是心平气和的打,什么是暴力行为。

儿子打了母亲怎么教育(孩子打母亲该怎么教育)(1)

如果孩子还小的话,首先让他明白打妈妈是错误的;然后,告诉他如果以后在出现类的情况,就要受惩罚了(如罚站或者关禁闭什么的),也就是给孩子定规矩,让规矩教会孩子明白事理。这个只能慢慢引导,孩子主要是一种发泄行为,他主要语言表达不出来,心里又着急,就用打妈妈来发泄一下他的情绪,首先大人不要对着急,给孩子说话的机会,慢慢听,看孩子需要什么,然后妈妈引导孩子,让他把他的意思表达完整。这样时间长了就好了。 一般这样都是事出有因的,说话大声的父母孩子也喜欢大吼大叫,喜欢阅读的父母孩子也有自己阅读的习惯,孩子是白纸家长要从自己身上找问题,要不是他见到他怎么会模仿啊,注意言行身教。

儿子打了母亲怎么教育(孩子打母亲该怎么教育)(2)

孩子生气打妈妈如果孩子还小打下妈妈,可以说是孩子任性,但是青少年或成年后还打妈妈的话,就不应该了,一定要阻止孩子打妈妈,毕竟妈妈是生下孩子的,没有妈妈哪来的自己,做父母的是不是该反思一下了,想想他为什么会这么的狠心对自己的亲生父母狠下罪恶的黑手!~ 这绝对不是天生的或是什么样的理论,这和他从小的教育,长大接触的人和事物是直接联系这的!

我认为最好是能够走进他的心理,处理事情要找到根的所在,这样才能改变他心理的阴影恶魔,这样要是不行也只好寻求法律来保护自己,也是保护他!也许天下所有的父母决不忍心对自己的孩子这样,不过可以试想,如果现在不去制止他,那他现在既然能够对自己的父母下手,那将来呢,在家父母可以不和他计较,可等到了外面决不排除爆死接头的后果!!!往这样的父母三思而后行,当然如果能够正面解决的话那是最好!

儿子打了母亲怎么教育(孩子打母亲该怎么教育)(3)

平时太过迁就孩子就会让他为所欲为父亲应该采取强硬态度让孩子真正懂得对父母的尊重,大家都在说这个年龄是叛逆期,但其实是给孩子和家长自己留下的一个可以叛逆的合理理由,父母过于看重自己的权威,但其实没有一个好榜样;孩子过于体贴自己的感受,很容易从同龄人那里找到支持和对付父母的方法,如果今天是第一次打他妈,那是他向你们示威,警告你们他不好惹,但站在你们父母的立场也觉得不可以随便妥协,否则还有下次,关系弄成这样,你们都必须要好好省察自己了。

儿子打了母亲怎么教育(孩子打母亲该怎么教育)(4)

在现实生活中,父母经常会把自己孩子的短处和别人孩子的长处相比,甚至把别人的孩子过度地美化和夸张,本想给自己的孩子树立榜样,其实却给孩子带来巨大的伤害,甚至会因此影响孩子的一生。每一个孩子都有他的长处和优点,虽然孩子的天资有别,学习事物有快有慢,学习成绩也有高有低,但判断一个孩子的好坏,不能只取决于一个方面。作为家长,不能只凭长相、成绩等某个方面就认定自己的孩子不如别人、没有出息,而是应该善于发现他们的优点,发现他们与众不同的地方,要始终相信自己的孩子是优秀的,要把赞美留给自己的孩子,让他们在你的赞美声中继续发扬自己的优点和长处。

儿子打了母亲怎么教育(孩子打母亲该怎么教育)(5)

教育是个非常复杂的过程,涉及到许许多多外部因素。比如说15岁的男孩打妈妈,这可能是孩子的父母之间出了问题。解铃还需系铃人,如果不能解决父母之间的问题,这孩子就教不好了。孩子为什么任性呢?实话说,是大人教的。您想想,有多少父母和祖辈,孩子刚一哭闹耍性子,就心软了,就“投降”了,就百依百顺了。等到孩子已经“掌握”了任性这个要挟大人的“法宝”,知道任性可以“摆布”大人达到自己的目的,无休止地恶性发展下去时,家长才挠头,才想到要治治了,这时的确难办了。因为大人已经教会了他任性。

说理引导孩子有些要求是无理的或不能满足的,您应赶紧利用童话、故事等方式,给孩子讲清道理,这常常可以避免孩子犯拧。但一定要及时,别等孩子拧劲上来了再去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