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琅琊榜中,梅岭赤焰军被自己人屠杀殆尽,到底冤不冤?我觉得其实不冤,为什么呢?且听我一一道来。

琅琊榜是近几年来难得的高分良心国产剧,它是一部古装权谋剧。多刷几遍后,你会发现这里面的权谋比起古代中国真实的权谋争斗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琅琊榜更像一篇满足快意恩仇,翻云覆雨的爽文。

琅琊榜梁帝最害怕的人(风云琅琊榜梁帝萧选)(1)

琅琊榜故事的起因是处在乱世中的大梁皇帝萧选为了稳固皇权将国家的最强军队-赤焰军尽数屠戮在梅岭,然后借此机会彻底剿灭朝堂的祁王集团。那么问题来了:团灭赤焰军算不算最低级的愚蠢政治处理手段?

赤焰军,匡护大梁北境的雄师,其主帅是梁帝的亲信,帮助萧选力克众敌,走向至尊之位的林燮。登基后的萧选和历史上的明君别无二致,励精图治,保境安民,他、林燮、言阙三人的革命友谊得以升华。对内,打击世族豪强,防止土地兼并,对外,委托林燮训练赤焰军,震慑滑族,防止大渝人的南侵。为了加强执政团体的凝聚力,他们通过婚姻来巩固,萧选娶了林燮的妹妹林月瑶,林燮娶了萧选的妹妹晋阳长公主。所以,林燮摇身一变,成了皇亲国戚,同时,林燮本人是有政治理想的世家子弟,他想要一个锦绣万里、国泰民安的大梁帝国。这一切似乎很美好,但随着一个人的慢慢长大,梁帝的执政团体出现了裂痕,这个人就是皇长子,受封祁王的萧景禹,这个皇子或许受教于大儒黎崇,受影响于林燮,他的政治理想比林燮有过之而无不及。

琅琊榜梁帝最害怕的人(风云琅琊榜梁帝萧选)(2)

祁王的贤德故事里并没有多提,但从众人的推崇中可见一斑,礼贤下士、推崇文治,崇尚清明、纯粹的政治风气。虽然身处乱世,但不改衷肠,可敬可佩。特别是朝中大臣以祁王马首是瞻,革新弊政,激浊扬清,在军中,赤焰军一家独大,这支军队就快成为林燮的私家军了,大家还记得赤焰军每个军士都有一个赤焰手环,也就是说赤焰军内部非常严密,已经是针插不进,水泼不进了。这支军队战力超常,和主帅林燮的治军严格密不可分,也说明这支军队对主帅林燮是绝对效忠,而不是皇帝。这在等级森严、皇权至上的古代,这太可怕了,又特别是在乱世,谁握有这支军队,就等于随时可以发动军事政变,决定龙椅上那个人的去留。

琅琊榜梁帝最害怕的人(风云琅琊榜梁帝萧选)(3)

其实,就算赤焰军问题尾大不掉,也只是军队问题,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因为在乱世,军队的超常战力并不是一直都能保持的。真正让皇帝夜不能寐的是军队和政治的结合,而这个局面恰好就落在萧选面前,当然这种局面也是他自己一手造成的。自己的亲信、妹夫林燮握有最强战队,这支军队或许压根不会遵从君命,他们只对主帅的将令俯首帖耳,更要命的是朝堂上呼风唤雨那个人是主帅林燮的外甥,自己的皇长子。无情最是帝王家,萧选面临的局面,可以说如履薄冰,战战兢兢,因为一旦自己的政令不合祁王胃口,他一旦有了提前登基的野心,不需要他谋划什么,只需要一封书信,这几万赤焰军就能迅速从北境返回金陵城,接管京畿防卫,控制宫城,然后剑指朝阳殿。肯定无数个夜晚,萧选心里是很焦灼的,他也为自己的前途命运担忧。

琅琊榜梁帝最害怕的人(风云琅琊榜梁帝萧选)(4)

历史上的岳家军,其实问题和赤焰军差不多,但岳飞本人并没有过多过深涉及政治问题,结局却令人唏嘘,罪名还成了一个历史典故:莫须有。再想想赤焰军和祁王,梅岭的故事也就顺理成章了,赤焰军的剿灭势在必行。既然林燮和祁王的关系如此亲密,那么是否可以仿岳家军例,只处理主帅,不过问军队,行吗?不行,因为赤焰军已然成了一支私军,虽然固守北境,但皇帝的诏令估计是很难在军中传达了,所以赤焰军必须被灭掉。当然,除了被集体绞杀还有没有其他手段化解林燮的军权呢?有,肯定有,那就是拆分,把赤焰军打散拆分,这样可以温和一点对待国家的国防力量,毕竟这是乱世,军队的强弱才是国家说话是否有底气的最强力保证。那么这种手段,萧选想过没有?答案是他想过,还实施过,但失败了。大家还记得最后梁帝和梅长苏的对话吗?梁帝说林燮目中无人,对自己派去的人熟视无睹,而对祁王派去的人信任有加,还说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也许就是这种行为,这一席话,使梁帝萧选下了彻底绞杀赤焰军的最终决定。赤焰军,必须人和建制同时消失。

林燮和祁王的结合其实就是军事贵族集团,这个集团有自己的政治理想,那就是创造一个繁华的大梁盛世,林燮的赤焰军负责防守以军武立国的大渝,保证有一个相对和平的外部环境,祁王的朝堂集团对内进行政治改革,包括废除横行无忌的特务组织-悬镜司,法度、制度归于一统,限制君主权利。这在乱世中,到底行得通不?我认为是行不通的,乱世,不但世道乱,人心也乱,这就需要通过强力手段来控制人心,这些手段可以是明面上的,也可以是暗地里的。很显然,这个军事贵族集团把梁帝萧选排除在外了,甚至说,他们最终的目标就是萧选本人。

琅琊榜梁帝最害怕的人(风云琅琊榜梁帝萧选)(5)

政治无对错,军队无过错,赤焰军几万人马葬身梅岭确实令人惋惜,如果不是最后一役赤焰军把大渝的皇属军团斩落马下,也许大梁早就因为抵挡不住大渝的进攻而四分五裂,改朝换代了。因此,赤焰军祁王案后,梁帝萧选也是大受刺激,改革派大臣或驱或杀,剩下一帮和稀泥、蝇营狗苟的两面派大臣,为了维持自己的巍巍皇权,他主张平衡权术,从而引发太子和誉王长达十多年的党争,在昏昏耗耗中支撑国力衰退的国家,而这一局面从梅长苏的进军金陵而被打破,因为他扶持的是有改革血脉的靖王萧景琰。

琅琊榜梁帝最害怕的人(风云琅琊榜梁帝萧选)(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