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天翼的儿童故事(纪念专写)(1)

拥有藏着秘密的宝葫芦的王葆、机灵勤快的小林、好吃懒做的大林、最不愿意动脑筋的赵大化……这一个个生动活泼的“熊孩子”形象,都出自于童话大王张天翼的笔下。当我们翻开这一部部经典童话,看到这些个鲜活的形象,就好像看到了童年时代的调皮的自己。

张天翼的儿童故事(纪念专写)(2)

张天翼

今天是张天翼老先生逝世37周年的日子,和张天翼并称为中国童话十家之一的《神笔马良》的作者洪汛涛曾在《童话学》一书中对张天翼的作品进行过详实地分析,让我们跟随洪老先生的笔墨一起纪念这位专写“熊孩子”的童话大师——张天翼。

张天翼和他的童话

节选自洪汛涛著《童话学》(修订本)

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

张天翼为少年儿童写作,写过童话,也写过小说、剧本。他是一个多面手。更令人赞佩的是他的这些作品,绝大部分在少年儿童中间受到热烈欢迎,并广为流传。人们常把一些好作品称之为“不朽之作”。张天翼的许多作品,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时代过去了,可是他的作品没有消失,后代的孩子们还是那样爱读,一代一代流传着。所以,我们完全可以用“不朽”这两个字,来称道张天翼的一些好。

要说张天翼的最大成就,那就是他为少年儿童写下了许多成功的童话。张天翼,他是我国一位很重要的童话作家。

张天翼写的童话有:《大林和小林》(长篇)、《秃秃大王》(长篇)、《金鸭帝国》(长篇)、《不动脑筋的故事》(短篇)、《宝葫芦的秘密》(长篇)。其他,还有一些寓言等。张天翼的“四长一短”五篇童话,都是很有名的作品。

如果说,童话历史上,叶圣陶的《稻草人》,为童话的拟人化手法提供了成功的经验,那么张天翼的童话《大林和小林》,是在常人生活中,运用幻想、夸张的手法,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为童话创作提供了很可贵的经验。

张天翼的儿童故事(纪念专写)(3)

《大林小林》中,有一些情节的幻想是很丰富的:

如狐狸绅士平平,他一吃惊,“耳朵竖了起来,帽子就朝天飞去,一直飞到天上,挂在月亮的角尖上了”。

那另一个猎狗绅士皮皮却说:“等到月亮圆起来,就挂不住帽子了。你等半个月不就得了么?”

狐狸绅士的这一惊,真厉害,竟使帽子飞上了天,而且偏偏挂在月亮角尖上,要等月亮变圆以后再落下来。

这幻想情节很是大胆,而且也非常合乎常理。

如巡警把小林他们抓去,带进一个房间,

“那些巡警把小林他们三个绑起来,再把他们的鞋子和袜子都脱去,就开始上‘足刑’了”。

“巡警们就用手在他们脚板上很重地搔着。他们都痒得要命,难过极了,又挣不脱。”

“搔脚板搔了一个钟头。”

天底下哪有“搔脚板”这样的刑罚?可是在孩子们的心目中,他们不懂得“灌辣椒水”“坐老虎凳”这一些,却领受过搔脚板的难受。这是孩子心目中最难受的刑罚,一动不能动,搔一个钟头,可真是受不了的!

张天翼的儿童故事(纪念专写)(4)

这个作品里的人物,完全是用童话的夸张来塑造的。

如写大林,他做了富翁的儿子,越长越胖了。

“一天一天胖下去,不知道要胖到什么地步为止。”

“身体不知道有多么重,三千个人也拖他不动。”

如写那个国王,“年纪很老了,很长很长的白胡子拖到了地上,走路走得一不留心,他就会绊住自己的胡子摔跤。这时候国王手里拿一支蜡烛,慢慢地走到城门口,啪嗒就摔了一跤,蜡烛也熄了。‘哎哟!’国王哭起来。”

生活中,像大林这样胖的人是没有的,三千人拖不动,该有多少斤了?不能笑,也不能说话,一个人还能活吗?

真实生活中是绝对找不到这样的胖人的。国王哪有自己来开门的,哪有这样爱哭的,又哪有这样拖地的长胡子?在生活中也绝然没有这样的国王的。这样的人物,才是童话中的人物。

这个长长的童话,出现了众多的人物,但都环绕着大林、小林这两个主要人物转。故事,牵扯着许多纷繁的情节,却始终就大林和小林这两条主线双向交替发展着。这是儿童文学作品的特点,既简又不单调,既繁而又有条理。小读者读了很能理会。

这些都是《大林和小林》的成功之处,也是《大林和小林》在童话创作史上具有显要地位的原委所在。《大林和小林》将和张天翼的名字永远载于童话史册。

张天翼的儿童故事(纪念专写)(5)

1953年,他写出了《不动脑筋的故事》。这个童话写一个叫赵大化的孩子,老是怪别人对他帮助不够。他说要帮助,就是什么事都得替他想好、做好。他自己可从来不动脑筋。这一来,他的脑筋越来越不听使唤了,越来越迷糊了。

这是一篇很短的童话,但是作者把赵大化这个不动脑筋的孩子,写得淋漓尽致,可以说入木三分。作者把一些孩子们迷糊的细节,全集中于赵大化一身。赵大化是一个不肯动脑筋孩子的典型。这篇作品是成功的作品,一发表,就在少年儿童中间哗然传开。孩子们尽管觉得赵大化的所作所为令人捧腹大笑,但谁都认为不动脑筋是不对的,谁也不愿做赵大化。学校里一些粗心的学生被同学们称作赵大化,便感到不光彩。

这篇童话,通篇没有一点魔法和神异,赵大化是个普通的孩子,作品里所有的人物:赵大化、他妹妹、他妈妈、他的同学们、医生、老奶奶,都是我们生活中能见到的,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但是,这个童话,运用了极度的夸张手法,就把这样一个平常的题材写成了一个很有兴味的童话。

这个童话,充满笑料,但不是庸俗的噱头,因为这些情节,来之于生活,这是一个洋溢着生活情趣的童话。

这个童话,是很成功的短篇童话,是一篇短童话的典范之作。虽然,作品字数不多,但在童话界所起的影响是巨大的。

张天翼的作品,文字语言是极好的。它明快、活泼、俏皮、幽默、诙谐、辛辣、跳跃,是童话的文字语言。在童话作家中是独异的一家。有人说他“失之油滑”,作为童话来说,应允许油滑,只要油滑得得体,油滑得合格,油滑是好事。

当然张天翼能写出这么一些好童话,主要的原因,在于他爱孩子,熟悉孩子。不然,他是无论如何也写不出这样一手漂亮的童话来的。

张天翼的这些童话珍品,将会同童话这一样式一般,有永远的生命力,可以一代一代地流传下去。

张天翼去世了,但他的童话是永存的,永远活在孩子们的生活中间。

张天翼的儿童故事(纪念专写)(6)

《大林和小林》

中国童话十家赏析本张天翼 著

洪汛涛主编、赏析长江文艺出版社

张天翼的儿童故事(纪念专写)(7)

《宝葫芦的秘密》

张天翼 著

长江文艺出版社

张天翼的儿童故事(纪念专写)(8)

张天翼的儿童故事(纪念专写)(9)

张天翼的儿童故事(纪念专写)(10)

图文编辑:胡冰倩

责任编辑:夏 萍审 核:阳继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