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巯咪唑是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的药物,如果出现了甲巯咪唑过敏,又对换药有所顾忌,此时可以考虑脱敏治疗。

病例介绍

患者年龄:5岁

患者性别:女

心悸、突眼一月余。

心率190 次/分,呼吸30 次/分,血压145/108,躁动、出汗、怕热、震颤、关节痛、肌痛。

查体:眼球突出( 图 ),甲状腺肿大和甲状腺杂音。

实验室检查:检测不到促甲状腺激素 (TSH) (0.4–4.2 μU/mL),总 T3为464 ng/dL (82–179 ng/dL),游离 T4 > 6.0 ng/dL (0.6–1.5 ng/dL) ,TSH 受体抗体 39.0 IU/L (</=1.75 IU/L),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 11.5 IU/mL (0.0-9.0 IU/mL),甲状腺球蛋白抗体 <0.9 IU/mL (0.0-4.0)。

临床诊断:格雷夫斯病

在他巴唑2.5周后,出现广泛荨麻疹( 图)和关节痛。

吃甲巯咪唑感觉更严重了(甲巯咪唑脱敏治疗)(1)

停用甲巯咪唑后,皮疹逐渐消失,但甲状腺毒症需要住院治疗。

考虑到年龄、腺体充血,手术难度较大;此外,甲状腺切除术前保持甲状腺功能正常,所以目前不能手术。讨论换用丙硫氧嘧啶,但考虑到肝毒性和交叉反应的风险相对较高,也不予采纳。因此,采用甲巯咪唑脱敏。

甲巯咪唑脱敏过程为:在为期 3 天的择期住院期间采用了使用泼尼松(1 mg/kg/d)和西替利嗪(5 mg/d)的方案,持续使用泼尼松 7 天,西替利嗪继续使用。甲巯咪唑以每天 2.5 mg(0.15 mg/kg/d)重新开始使用,并逐渐增加至每天 15 mg(0.8 mg/kg/d)的最终剂量。患者耐受该方案并出院。

服用 0.8 mg/kg/d 甲巯咪唑 10 个月后,甲状腺功能实验室检查恢复正常(TSH 4.61 μU/mL [0.700-5.970] 和游离 T4 1.19 ng/dL [0.85-1.75]),甲巯咪唑剂量降至 0.4 mg/kg/d。脱敏后 11 个月(剂量减少后 1 个月)出现广泛的荨麻疹皮疹,接受 1 mg/kg/d泼尼松治疗 5 天,然后继续使用甲巯咪唑,随后皮疹消退。在使用 17 个月后停止西替利嗪。患儿目前5 岁,继续服用甲巯咪唑,没有再次出现过敏。

吃甲巯咪唑感觉更严重了(甲巯咪唑脱敏治疗)(2)

2021-11-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