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王朝苏克萨哈哪集死的(为什么说苏克萨哈成事不足)(1)

第45期话题:为什么说苏克萨哈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同朝议政散会后,康熙备受打击。

他憋了一肚子火,回到后宫大发雷霆,又摔东西又骂人。

他对苏克萨哈失望透顶,骂他“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整个扳倒鳌拜事件中,苏克萨哈在康熙心目中的定位就是这样。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用“成事不足,败事有余”这句俗话,来比喻那种不仅办不成事,反而还捅娄子的人。

那套用在苏克萨哈身上,他没有办成哪些事,又捅了哪些篓子呢?

康熙王朝苏克萨哈哪集死的(为什么说苏克萨哈成事不足)(2)

第一,他没有扳倒鳌拜。

在动手前,他拍着胸脯向康熙保证:

自己搜集多少证据,获得多少支持,手握考生试卷,代表民心所向。

只要自己一出手,必定一举干掉鳌拜。

但是,他没有看准时机,没有去对比对我力量,只凭一腔热血,就想要成事。

结果呢,证据没有鳌拜给的多;获得的支持没有鳌拜多;试卷成了他结党营私的证据。

鳌拜没打倒,自己被整死了。

康熙王朝苏克萨哈哪集死的(为什么说苏克萨哈成事不足)(3)

第二,康熙没能提前亲政。

苏克萨哈为了获得康熙的支持,就以打倒鳌拜后,康熙提前亲政相引诱。

康熙立即像打了鸡血一样兴奋,在苏克萨哈构造的美丽谎言里畅想未来。

梦有多美好,现实就有多残酷。

到了同朝议政的日子,康熙一再给苏克萨哈打辅助,给机会,给台阶,给面子。

无耐苏克萨哈就是带不起来,反而被鳌拜反攻倒算。

苏克萨哈倒了,康熙的提前亲政大梦自然也就破碎了。

苏克萨哈又捅了哪些篓子呢?

第一,激怒了鳌拜。

本来鳌、苏两人就不对付,私下里在较劲。

这下好了,矛盾摆在明面上,逼得鳌拜不得不摊牌了。

针尖对麦芒,彻底激怒了鳌拜,再加上康熙拉偏架,在边上拱火。

鳌拜再好的脾气,也架不住康熙和苏克萨哈这样的“欺负人”啊。

他参奏完苏克萨哈,还怒气冲头,不肯消停。

为了赶快惩治苏克萨哈,居然不顾君臣之礼,上手拉扯康熙的手臂。

鳌拜可是堂堂的辅政大臣,又主管军权。

今天这事,鳌拜被逼的太紧,他们是要对鳌拜下死手。

现在局势逆转,康熙和鳌拜没有缓冲区了,成了面对面的矛盾。

如果处理不好,鳌拜要翻脸的话,那可就覆水难收了。

第二,丢了康熙脸面。

大臣们没一个是傻子,大家都看出来了,今天就是康熙和苏克萨哈要整治鳌拜。

结果偷鸡不成蚀把米,败的是苏克萨哈,丢人的是康熙。

一个皇帝,被鳌拜这样胁迫玩弄,还丧失君臣礼节。

康熙的脸算是丢尽了,作为皇帝的威望也没有了。

大臣们对于今天的事会怎样想?

康熙就是个傀儡啊,以后跟着鳌拜混还是跟着康熙混,不就一目了然了。

此消彼长,今天损失的是皇帝的威望,壮大的是鳌拜的势力。

即使不愿意站在鳌拜旗下的大臣,也不得不委屈求全。

康熙的“一手好牌”,打得稀碎,他能不气急败坏吗?

康熙王朝苏克萨哈哪集死的(为什么说苏克萨哈成事不足)(4)

康熙本来没有必要和鳌拜面对面硬刚,也没有必要提前亲政。

鳌拜再厉害,也只是个臣子,而且孝庄做的了主。

只要按部就班,快快长大,皇权终究会回到康熙手中。

但苏克萨哈的强行出手,破坏了局势的平衡,说不好听点就是“搅屎棍”。

受辱后的康熙,回过神来骂他“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也是实至名归了。

剧情来源:《康熙王朝》第9~10集

图片来源:电视视剧截图,侵权立删

,